彭海華
【摘 要】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區(qū)別,很多教師在貫徹落實新的課程標準的同時,對語文課堂教學產(chǎn)生了不少的困惑,教學行為也隨之與新課程的要求產(chǎn)生偏差。文章探討了教師如何在新課改下的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愿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有效教學 基本點 關鍵
總結(jié)各國的教育改革,我們發(fā)現(xiàn)課程改革大都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目前,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主要趨勢是課程的多樣化、綜合化、實用化、現(xiàn)代化、個性化等。下面我就自己對新課改下語文課堂如何更好地進行有效教學展開探討,與大家一起來分享,期望得到大家的指導與批評。
一、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基本點
新課程下的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窗口和平臺,不能再將它視為語文學習的全部或大部時空。以生活語文學習的大背景、大舞臺來觀照課堂,它只是一個窗口、一個平臺,課堂之于生活,就如碼頭之于江河,亭臺至于秀山。
但是就小學生學習的特定狀況來看,課堂還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學習途徑。課堂是啟動學生在生活中積累、運用語文的動力場;課堂是教會學生識字、讀書、說話、作文的教練場;課堂是溝通課本與生活世界、鏈接課內(nèi)外學習的窗口;課堂是展示生活觀察、語文感悟、創(chuàng)造成就的平臺。
有效課堂是有效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角度,它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有效課堂對于有效教學來說,它是指在“課堂”這個特定的時空,教學是否具有有效性、高效性。
判斷一堂課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考察的維度是多方面的,但我們主張將觀點集中于“課堂”這個“動態(tài)定格”,排除隱含在背后的相關因素。
衡量任何一堂課是否是“有效課堂”,其核心五度是:情境誘人度、活動刺激度、自主參與度、訓練扎實度、建構(gòu)生成度。
(一)情境誘人度
簡單地說,情境誘人度就是我們在設計一堂課的時候,該怎么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才能更加有效。我們所設計的一堂課的情境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堂課的有效性。當你創(chuàng)設的情境很合理、很有吸引力、很有滲透力的時候,你就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無意中融入到你的情境當中去,自然而然地燃起對學習的興趣,這樣就能達到有效課堂的一部分。
(二)活動刺激度
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應該合理地安排一些活動,比如說游戲活動、實驗活動等等。在課堂當中有效地穿插一些活動,可以大大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能更好地刺激學生的思維,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三)自主參與度
“想辦法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習上真正的主人”,這句話應該是很多教師都想說的,也是我們許多教師都會說的。我們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而教師可以適當?shù)爻洚斠幌屡浣恰?/p>
(四)訓練扎實度
判斷一節(jié)課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可以通過學生做習題反饋出來。因為習題是檢驗學生掌握該節(jié)課知識程度的手段,缺少了訓練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就是不完整的,就是有始無終的。適量的練習對于一節(jié)課來說很有必要,不可缺少。
(五)建構(gòu)生成度
這一維度主要通過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來考察。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知識與能力、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情感熏陶以及學生的價值觀。
二、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關鍵
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領域究竟有哪些呢?我們可以把這些關鍵內(nèi)容劃分為四個板塊:識字類教學、閱讀類教學、寫作類教學、綜合類教學。
(一)識字類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獨立掌握漢字的音、形、義的能力。識字能力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記住一定數(shù)量的字;二是學會分析和比較。粗略說來,小學生識字能力主要包括:借助識字工具識字的能力;自覺掌握漢字音、形、義的能力;在識字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自覺積累字的能力。
(二)閱讀教學關鍵是讓學生把文章“讀懂”“讀好”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可以說一個老大難問題了。我覺得上好閱讀課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在平時多注意詞與句的積累,加強對詞與句的理解,讓他們學會運用積累起來的語言來概括和陳述教師在閱讀課中提出的問題,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分析文章的能力。由此可見,知識的積累和語言的積淀對于學生學好閱讀課是最為重要的。
(三)寫作課的有效教學
我認為,在教學作文的時候,首先要教會學生理解題目,理解要求,把題目和要求“吃透”,然后再構(gòu)思。接著就是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引導學生的寫作思維,讓他們產(chǎn)生想寫的欲望。最后就是要學生寫好,提倡學生寫自己最真實的感悟,不寫空話、大話、假話、虛話、套話,心里最想說的話往往更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精神和思想。
(四)綜合課教學的有效性實施
語文綜合課是課本知識的拓展、延伸,通常融合了各科目的一些相關知識。我認為要上好綜合課,首先要設計好這節(jié)課的主題,掌握好整節(jié)課的思路;其次,要善于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知識,在學生的生活中尋找主題;最后,要引導學生學會將課本知識在生活中進行延伸,把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拓展開來。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識,以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徐學瑩.教育學新編[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06.
[2]熊生貴.有效教學 和諧課堂(小學語文)[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