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連花
摘 要:信息技術軟件在物理教學中具有較大的開發(fā)潛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對物理情境的認知,加強學生對科學規(guī)律的理解,有效地啟發(fā)學生思維,激勵學生進行探究和自主學習。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物理教學;自主意識
“物理難教、難學”是教師公認的事實,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授課過程,主導課堂,講桌上滔滔不絕,整個課堂沉悶無趣,學生昏昏欲睡,掌握知識內容少,學得稀里糊涂,為了達到鞏固效果,教師便要求學生課后看書進行彌補,這種“先交教后學”的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極差。
2011年,美國的可汗學院推行了一種“先學后教”課堂模式,即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的具體做法是:晚上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觀看學習視頻,白天課堂上經教師的幫助進行解決疑難問題并完成作業(yè)。隨著教學過程的翻轉,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也就相應發(fā)生了變化,學生課前觀看教學視頻,教師制作時間短小、內容豐富的微課,精美的視頻、實驗、動畫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有效擴大學生的信息量。然后,采取學生自我學習,進行針對性的課前練習,找出不理解、看不懂的知識點。課堂上,教師答疑解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適度的拓展和延伸。最后,再快速進行課堂檢測。這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離不開多媒體信息技術支持,教師必須把制作的微課、檢測題發(fā)送到信息技術網絡平臺供學生共享,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網絡上與學生同步交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鼓勵、表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實驗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一種有效途徑,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對于剛接觸物理的中學生來講,實驗更是必不可缺的輔助手段。由于受實驗器材所限,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能動手操作所有實驗,而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又不能保證全體學生都能觀察到清晰的實驗現(xiàn)象,這時采用實驗錄像將實驗過程錄制下來,通過多媒體進行放大處理,學生觀看錄像學習的效果可謂事半功倍。實驗錄像如果放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浪費了課堂授課時間,若是進行課前“翻轉學習”的話,便解決了這一系列的教學問題,學生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重復的觀看、學習。錄像時,為了達到實驗的最佳效果,教師必須親自實驗錄制,增加可信度,切不可隨意上網下載。
例如,初中物理“比熱容”一節(jié),比熱容概念比較抽象,涉及的物理知識較多,是每位物理教師都感到困難的一堂課,必須通過直觀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才能幫助學生理解,每逢遇到講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都要事先做實驗進行模擬。但實驗中仍存在下列操作困難:兩盞酒精燈的火焰大小難以相同,距燒杯底部的距離難以相同,難以保證相同的熱源;安裝的實驗裝置繁多,操作復雜;燒杯的大小、厚度及溫度計玻璃泡的長短難以相同。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實驗時間,所以授課時往往需要大半節(jié)課的時間來做實驗,處理數(shù)據(jù)引入比熱容概念的時間很少,往往草草了事,還需要再花一節(jié)課進行講解回顧,教學內容顯得松散,不具連續(xù)性。
再如,初中物理“電壓”一課,課本中僅僅出現(xiàn)簡單的類比現(xiàn)象,將電壓類比為水壓,由于想象力受限,學生理解困難。為此,在這里可以制作兩個類比動畫,將電路中的電流類比成可看見的水流,把電源類比為抽水機,開關類比為閥門,燈泡類比為水輪機,抽水機產生水壓,電源產生電壓,當開關閉合時,電流就會從電源的正極經導線、閥門、燈泡流向負極,這樣,利用動畫模擬把看不見的抽象內容過渡到直觀現(xiàn)象,讓學生領悟現(xiàn)象的本質。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使學生學習主動化,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具有課外拓展學習研究的時間和能力。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