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在西非內陸尼日爾農村,“乞丐二妻”的“齊人之?!保坏嬖?,而且很普遍。
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有一個有趣的情節(jié):身負重傷的黃蓉去找一燈大師療傷,被后者的徒弟朱子柳用“圣賢之禮”刁難阻攔,黃蓉為證明圣賢也會說錯話,說了四句詩,第一句是“乞丐焉能有二妻”,意思是說《孟子》里說一個齊國乞丐有一妻一妾的故事不合常理。
然而在西非內陸尼日爾農村,“乞丐二妻”的“齊人之福”,不但存在,而且很普遍。我在貝寧從事紡織品貿易時,在該國經(jīng)濟首都科托努開了個門市部。有一天一個相熟的當?shù)刂虚g人(西非很多行當都普遍存在中間人,經(jīng)營范圍相當廣泛)領來一位高高大大的小伙子,皮膚黝黑,瘦削但健壯,看上去約莫二十六七歲樣子,穿一件有破洞但還算干凈的扎染襯衣,一條舊土布褲子,蹬著雙當?shù)刈畛R姷膴A板塑料拖鞋,提著個大包。這位中間人介紹說,那小伙叫杰烏魯,尼日爾鄉(xiāng)下人,是自己的親戚,原本看倉庫,但雇主關門大吉,他失業(yè)已經(jīng)一個多月,“當了一星期乞丐了”,問我能不能給找個活,他可以做保人。
在西非雇傭當?shù)厝?,“有保”是很重要的,既然有人作保,住處正缺一看門的,便讓他留下了。杰烏魯雖自稱上完了小學,卻幾乎不識字,法語說得也磕磕巴巴,但干活倒勤快,手腳也干凈。和其他當?shù)毓蛦T不同,他沒事很少串門,即便讓他收工他也就躺在門邊屋檐下歇著,晚上就打開鋪蓋睡在那里,問他為啥不找個住處,答曰“太貴,省著錢要養(yǎng)老婆孩子”。
旱季快要結束時他突然興奮起來,說“老婆要來賣玉米”。原來科托努玉米的售價比尼日爾高得多,他所住的鄉(xiāng)村離科托努的距離甚至比去尼日爾首都尼亞美還近,既然做丈夫的在科托努有了落腳點,老婆當然也就選擇把自家種的玉米運來這里賣。
幾天后的一個傍晚我們從門市部回來,便看見杰烏魯和一個身材高壯、粗手大腳、穿著舊水洗絨衣服的黑人婦女站在門口,他喜滋滋介紹說“這是我老婆”。當晚兩口子就在杰烏魯每天“下榻”的老地方湊合一宿,也算一夜無話。
第二天中午我們回家時竟不見杰烏魯,坐在門口看門的是個面生的黑人婦女,身材矮小,也穿著舊水洗絨衣服。我十分驚訝——杰烏魯雖然不算聰明,但一向很本分,從來沒有“脫崗”過,而且,這個從沒見過的黑人婦女是誰?
“我是杰烏魯?shù)睦掀??!蹦桥说挂泊蠓?,見我們將車停進院子,就主動過來自我介紹。不介紹還好,一介紹我更糊涂了——她是杰烏魯老婆?昨天又高又壯的那位又是誰?接下來那女人的下一句話讓我更糊涂了:“杰烏魯幫他老婆賣玉米去了,叫我?guī)兔粗T”。當天下午恰好那保人上門,我劈頭就問“到底誰是杰烏魯老婆”。
“兩個都是”,保人笑了,他解釋道,尼日爾鄉(xiāng)下像杰烏魯這樣的窮人,也普遍有兩個妻子,當?shù)匾蚪?jīng)濟貧困,男人大多要去鄰國沿海大城市打工,體面一點的家庭通常是一個妻子看家,另一個隨行,杰烏魯家實在太窮,又沒有孩子要看,所以平時兩個都在老家種地,收獲季節(jié)就“兩妻雙雙”跑出來賣玉米了。
一位當?shù)貙W者告訴我,其實宗教或部落風俗全部甚至主要原因:尼日爾某些邊遠鄉(xiāng)村男女比例失調,男少女多,且婦女多從事農業(yè),收入菲薄,男性則大多在外國打工,收入要好得多(“哪怕要飯都比種玉米賺得多”),因此這種“一夫二妻”在經(jīng)濟上“其實是很互補的”、“對幾個家族都好”。宗教或部落風俗在很大程度上,不過為這種現(xiàn)象提供了一個理直氣壯的借口罷了。
這位學者和杰烏魯同族,卻只有一位妻子,他解釋說,族人中經(jīng)濟條件越好、教育水平越高,“一夫二妻”現(xiàn)象反倒越少見,這一來是因為思想更加“西化”,覺得娶兩個妻子并非什么光彩的事,二來經(jīng)濟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變了,原本支撐“二妻文化”的最根本前提——家族生存需要,也變得無關緊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