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娜,駱維維,吳衛(wèi)紅,張 雁,白雪飛
?
心理教育量表繁體中文版和簡體中文版在特殊兒童中應用的比較①
王獻娜,駱維維,吳衛(wèi)紅,張雁,白雪飛
[摘要]目的比較心理教育量表繁體中文版(PEP-3)和簡體中文版(C-PEP)測量的差異性。方法2011年4月~2014年12月,對194例特殊兒童分別采用C-PEP和PEP-3進行評估,比較兩者在知覺/認知、認知表現/語言理解、口語認知/語言表達、粗大運動/大肌肉、精細操作/小肌肉、模仿/模仿維度,及衍生的溝通、體能方面的評分。結果PEP-3語言理解和對應的C-PEP認知表現之間無顯著性差異(Z=0.912,P=0.362),其余各維度評分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Z>3.446,P<0.01)。結論PEP-3和C-PEP在評估特殊兒童能力中存在差異。
[關鍵詞]心理教育量表中文版;孤獨癥譜系障礙;特殊兒童;評估;差異性
[本文著錄格式]王獻娜,駱維維,吳衛(wèi)紅,等.心理教育量表繁體中文版和簡體中文版在特殊兒童中應用的比較[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3):249-251.
CITEDAS:Wang XN,Luo WW,Wu WH,et al.Comparation of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 applied in special children[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6,22(3):249-251.
作者單位:1.首都醫(yī)科大學康復醫(yī)學院,北京市100068;2.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yī)院孤獨癥治療中心,北京市100068。作者簡介:王獻娜(1978-),女,漢族,河南安陽市人,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研究方向:孤獨癥兒童康復診療。E-mail:wxn_crrc@163.com。
隨著現代醫(yī)學、教育康復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等特殊兒童的評估工具日益繁多,如格賽爾(Gesell)發(fā)育量表、韋氏智力測驗、瑞文漸進模型測驗等,但這些測試在個體化教育方案制定中,不能精確反映每個特殊兒童在不同功能領域中的能力,對于特殊兒童,尤其是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能力發(fā)育不均衡的評定存在一定限制,進而使制訂個體化教育方案時不能有效辨別其優(yōu)勢、劣勢。特別是孤獨癥兒童,因其溝通交流、情緒行為障礙,且無法在測驗情境下完成標準化測驗,常“無法施測”,錯失適當的康復機會。
心理教育量表(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精神病學系Schopler等在1979年因結構化教學(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的需求而制定的。該量表首次從兒童發(fā)展角度評估孤獨癥兒童,以制定早期療育、家庭教育的系統(tǒng)教育治療計劃[1]。PEP使被測兒童能夠在自由情境下,借助輕松、富有彈性的測驗方式而獲得全面發(fā)展功能的測驗。作為一種新型的發(fā)展量表,PEP不僅適用于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對相關智力、語言發(fā)育障礙兒童的個體化評估同樣有效。它不僅能提供有關患兒目前發(fā)育水平的信息,指出患兒偏離正常發(fā)展的特征與程度,而且可為臨床醫(yī)生、特教工作者及家長制訂下一步個體化訓練方案提供科學依據,在對康復治療方法的有效性觀察中也顯示出其優(yōu)越性[2]。其診斷與教育效果已得到世界多國專家及患兒家長的廣泛認同[3-4]。
目前,國內使用的PEP量表有兩個版本:香港協(xié)康會修訂的PEP-3(繁體中文)及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與遼寧師范大學聯合修訂的C-PEP。本研究比較兩個版本量表評定結果的差異性。
1.1一般資料
2011年4月~2014年12月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自閉癥治療中心康復訓練的門診或住院的2~7歲特殊兒童194例,排除聽力障礙、視覺障礙、運動損傷為主障礙(如中、重度腦性癱瘓)兒童。其中男童152例,女童42例;月齡24~83個月,平均46.3個月;孤獨癥71例,精神發(fā)育遲滯89例,唐氏綜合征12例,病毒性腦炎恢復期8例,其他原因導致的廣泛發(fā)育障礙14例。
1.2方法
對納入兒童分別采用PEP-3和C-PEP進行評估。兩項評估間隔<1周,由兩名具有執(zhí)業(yè)資質的專業(yè)人員分別進行。比較兒童在知覺/認知、認知表現/語言理解、口語認知/語言表達、粗大運動/大肌肉、精細操作/小肌肉、模仿/模仿6個維度評分,以及衍生的溝通(包含認知、理解與表達)、體能(包括粗大運動、精細操作、模仿)評分。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評分分布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以中位數(P25,P75)表示,采用配對樣本比較的Wilcoxon符號秩和檢驗對數據進行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除C-PEP認知表現與對應的PEP-3語言理解評分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外(P>0.05),C-PEP知覺與PEP-3認知、C-PEP口語認知與PEP-3語言表達、C-PEP粗大運動與PEP-3大肌肉、C-PEP精細操作與PEP-3小肌肉、C-PEP模仿與PEP-3模仿、C-PEP溝通與PEP-3溝通、C-PEP體能與PEP-3體能評分之間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1。
表1 C-PEP與PEP-3各項評分比較(月齡,n=194)
PEP自問世以來迅速在美國及全球得到廣泛應用。香港協(xié)康會在1990年引入并充實和修訂PEP,使其適合2.5歲或以下兒童,擴大語言功能范疇,簡化評估行為的問題,修改專有名詞,運用量表評估可以識別孤獨癥兒童的強項和弱項,并進行針對性結構化教學。香港協(xié)康會緊跟PEP、PEP-R、PEP-3三個版本的變遷及時進行修訂,進行相應信度效度研究,逐漸形成現在應用的PEP-3繁體中文版[5-7]。
PEP-3包含兒童發(fā)展及行為副測驗和兒童照顧者副測驗兩大部分:兒童發(fā)展及行為副測驗包括認知34項、語言表達25項、語言理解19項、小肌肉20項、大肌肉15項、模仿/視覺動作10項、情感表達11項、社交互動12項、行為特征(非語言)15項、行為特征(語言)11項;兒童照顧者副測驗包括問題行為10項、個人自理13項、適應行為15項。
在內地,遼寧師范大學孫敦科等于1995年將PEP引入,后在殘疾兒童抽樣調查、相關教育康復機構中試用,受到使用者的認可[8]。近年來,根據PEP以及量表修訂原則和使用情況進行第2次修訂,即目前應用的C-PEP[9-10]。
新修訂的C-PEP包含兩個分量表:功能發(fā)展量表由95項組成,主要測量7個功能領域,包括模仿10項、知覺11項、動作技能21項(精細動作10項、粗大動作11項)、手眼協(xié)調14項、認知表現20項、口語認知19項;病理量表由44項組成,包括5個領域,即情感、人際關系及合作行為、游戲及材料的嗜好、感覺模式和語言。
由于PEP-3和C-PEP在項目命名和分類中存在不一致。經比對分析,在各項分測驗中,除粗大動作/大肌肉和模仿/模仿兩個維度能直接對應,其他維度均不能一一對應。對兩個量表各維度逐條進行分析,根據其大致一致性,最終以PEP-3認知與C-PEP知覺、PEP-3語言理解與C-PEP認知、PEP-3語言表達與C-PEP口語認知、PEP-3大肌肉與C-PEP粗大動作、PEP-3小肌肉與C-PEP精細操作(精細動作+手眼協(xié)調)、PEP-3模仿/視覺動作與C-PEP模仿分別匹配并進行比較分析。
在結果顯示方面,PEP-3修訂者將發(fā)展項目中分項目總結為溝通和體能兩大項,C-PEP無對應分類,實際操作中,將C-PEP的知覺、認知和口語認知所得數據取均數,作為溝通月齡;將C-PEP的粗大動作、精細操作(精細動作、手眼協(xié)調)、模仿所得數據取均數,作為體能月齡。
本研究顯示,除PEP-3語言理解和C-PEP認知一組所測月齡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他各維度,包括溝通、體能總體月齡之間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傮w來說,PEP-3所測月齡在認知、模仿維度上,高于C-PEP,其他項目低于C-PEP,綜合的溝通、體能能力也低于C-PEP所測月齡。
在本研究實施過程中,將兩種量表所得結果分別應用于康復訓練個體化方案制定中,兩者各有優(yōu)勢和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PEP-3在本組大部分兒童中,認知、語言理解維度中所測結果更符合臨床醫(yī)生、特教老師對患兒觀測、分析綜合的經驗評價。值得注意的是,C-PEP的口語認知中引入患兒對復合句、轉折句的理解、運用,以能力較高、大齡兒童的測試中有明顯優(yōu)勢,而如果應用PEP-3,語言表達能力在達到36月齡水平后,需結合專業(yè)評定工具,進行高水平評估。
PEP-3的大肌肉、小肌肉測試結果,在<42月齡兒童中更符合兒童實際年齡,而在更大月齡兒童中則明顯低于實際年齡;C-PEP在粗大動作、精細操作測試結果中,存在小齡兒童測試結果明顯高于實際月齡表現,而在大齡兒童中一致性較強。
PEP-3中將被測兒童的發(fā)展總結為溝通月齡和體能月齡;而C-PEP量表只給出總體發(fā)展年齡,對于發(fā)展不平衡兒童得出結果會出現較明顯偏差。如孤獨癥兒童多數運動能力發(fā)展完全正常,而溝通能力顯著落后,若分別計分,在制定個體化訓練方案過程中,特教老師將會關注溝通能力加強該項訓練;若統(tǒng)一計分,則有可能過高估計兒童的溝通月齡。
PEP-3以0、1、2三級評分,可通過電腦軟件計算原始分,并將其和發(fā)展月齡一起進行療效對比;C-PEP量表以通過(P)、部分通過(E)、未通過(F)為標注,最后計算月齡,需人工計算,容易出現差錯。
PEP-3引入家長評定量表,由其父母或照顧者填寫兒童照顧者報告,這部分內容有助于認清兒童的發(fā)展程度,也有助于幫助治療師認識兒童不足,在孤獨癥兒童評定中優(yōu)勢更為突出,能更好地反映患兒問題行為、適應行為和自理能力,可作為康復訓練中個體化方案制定的有效補充,更好地減少因特殊兒童對環(huán)境、測試者不適應及行為依從性差而出現的偏差。
PEP-3不僅包含正常樣本的常模發(fā)展年齡,同時包含目前唯一可用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群組內比較和參考的百分等級,在進行康復效果評定時可作為有力參考依據。
PEP對于孤獨癥及智力語言發(fā)育障礙兒童的教育診斷十分有效。PEP-3和C-PEP的跨文化修訂無疑為我國特殊兒童的評估與診斷提供了一種可靠而實用的測量工具。本研究對測試兒童發(fā)展能力部分進行了差異性分析,因各種限制無法對其社交互動、情感表達、行為等涉及的內容進行對比研究。此外在本中心進行診療的特殊兒童能力相對偏低,可能對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參考文獻]
[1]Schopler E,Reichler RJ.Individualized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for Autistic and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Vol 1.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M].Austin,TX:PRO-ED,1979.
[2]Salgueiro E,Nunes L,Barros A,et al.Effects of a dolphin interaction program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n exploratory research[J].BMC Res Notes,2012,5:199.
[3]Schopler E,Reichler RJ,Lansing M.Individualied sessment and treatment for autistic and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 :Vol 2,Teaching Strategies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M].Austin,TX:PRO-ED,1980.
[4]Villa S,Micheli E,Villa L,et al.Further empirical data on the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Revised(PEP-R):reliability and validation with the 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J].J Autism Dev Disord,2010,40(3):334-341.
[5]香港協(xié)康會.自閉癥兒童心理教育評核(第三版)測試員手冊[M].香港:商務印書館,2009:38-52.
[6]Shek DT,Tsang SK,Lam LL,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Revised(CPEP-R)[J].J Autism Dev Disord,2005,35(1):37-44.
[7]Shek DT,Yu L.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rd edition(CPEP-3)[J].J Autism Dev Disord,2014,44(11):2832-2843.
[8]于松梅.自閉癥及相關發(fā)育障礙兒童的教育診斷C-PEP量表中文修訂版簡介[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3):37-39.
[9]孫敦科,魏華忠,于松梅.《心理教育評定量表中文修訂版C-PEP》修訂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4):221-224.
[10]于松梅,孫敦科,楊曉玲.PEP量表的發(fā)展及其在中國的修訂進展[J].中國特殊教育,2013(7):28-33.
Comparation of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 Applied in Special Children
WANG Xian-na,LUO Wei-wei,WU Wei-hong,ZHANG Yan,BAI Xue-fei
1.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 100068,China;2.Autism Treatment Center,Beijing Bo'ai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068,China
Correspondence to WANG Xian-na.E-mail:wxn_crrc@163.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ria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rd edition(PEP-3)and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C-PEP)as evaluating the special children.Methods 194 special children were evaluated with C-PEP and PEP-3 from April,2011 to December,2014.The scores of cognitive verbal/preverbal,expressive language,receptive language,gross motor,fine motor,visual-motor imitation,and communication and physical ability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erences in all the dimensions between PEP-3 and C-PEP scales(Z>3.446,P<0.01)except cognitive verbal/preverbal(Z=0.912,P=0.362).Conclusion There was difference between PEP-3 and C-PEP for the evaluation of special children.
Key words: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pecial children;evaluation;variability
(收稿日期:2016-01-06修回日期:2016-02-29)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6.03.001
[中圖分類號]R74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771(2016)03-02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