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顏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英語教研室,哈爾濱15 0 0 4 0)
傳播學視閾下中醫(yī)翻譯中的意義構建※
程顏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英語教研室,哈爾濱15 0 0 4 0)
全球化背景下,中醫(yī)翻譯成為傳播推廣中醫(yī)藥和中醫(yī)藥文化的有力手段之一。探尋傳播學視閾下的中醫(yī)英譯對我國中醫(yī)翻譯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將翻譯學納入傳播學理論框架來探討翻譯意義的生成與形式建構價值,進而應用到中醫(yī)翻譯研究方法論中,從傳播學視角來探析中醫(yī)翻譯中意義構建的價值,強調通過有效生成中醫(yī)英譯文本的信息意義從而進行意義的構建與傳播。關鍵詞:中醫(yī)翻譯;傳播學;意義構建
當代的中醫(yī)翻譯理論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這是我們經(jīng)常思考討論的問題。如果僅僅把中醫(yī)翻譯研究局限在本學科的固有范圍內,那么這種單一學科理念支撐下的方法論很難給其帶來理論的建樹和真正的發(fā)展;事實上,中醫(yī)翻譯的研究范圍和視閾應進一步拓寬,拓展到相關的領域。正如卡爾·波普爾的觀點:恰恰是因為外在學科的理論支持才能夠真正解決許多本學科內的問題。目前,國內外對中醫(yī)翻譯的研究使得其構成元素越來越復雜,翻譯中表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豐富,所以跨越不同學科界限,建構一種兼容并蓄的理論范式即成為一種可行的途徑。遵循Hoben的定義“傳播是用語言形式進行思想和主張的互換過程”,中醫(yī)英譯作為一種翻譯活動,顯然具有傳播的特性;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探尋其翻譯傳播的潛能,將翻譯學納入傳播學理論框架,力求理論創(chuàng)新,并且基于當前中醫(yī)和中醫(yī)文化迫切需要走出國門,由“對外宣傳”向“國際傳播”轉型的趨勢,本研究具有良好的建構意義。
傳播是人類主體之間進行的信息交流活動,是人類對信息、觀念、思想的共享,每一種傳播媒介和手段的生成都促進了意義和信息傳達和交流的飛躍。傳播學和翻譯學雖然屬于不同的學科和理論范疇,但具有學科融合和交叉的基礎;奈達曾指出“Translation is communication”(翻譯即傳播);威爾斯也指出“跨語言翻譯是一種特殊的傳播”,旨在強調在翻譯研究中須充分考量傳播的性質。翻譯的目的就在于通過語言文字的交流,來克服時空障礙,打破語言隔閡和民族文化的壁壘,使世界變成麥克盧漢筆下的“地球村”。就本體特征而言,翻譯是人類傳播手段之一,傳播則是翻譯的一個重要屬性。
當前中西方翻譯界對翻譯的傳播學視角已經(jīng)展開,雖然成果還非常薄弱,但這些成果對后續(xù)研究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我們知道,人和世界的關系是通過意義的建構與交流得以確認,并由人類傳播活動得以實現(xiàn)。翻譯活動的目的性很強,其目的歸根結底是將源語信息和意義傳遞到目標讀者,來滿足他們對特定信息的需求,也試圖在知識,態(tài)度或行為等方面對他們施加影響[1]。據(jù)此可以看出,翻譯中的意義生成與意義傳播至關重要。針對傳播學理論框架構建者拉斯韋爾在《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中提出的傳播過程5W理論,即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手段、傳播受眾以及傳播效果五個因素,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進行了研究,多數(shù)集中于諸如對象分析、內容分析、效果分析、媒介分析等傳播過程的外在研究即信息傳遞過程分析,而信息的內涵分析則需要上升到語義層次或意義層面,進而進入到精神和意識領域,這才是傳播學的內在研究范疇[2]。符號學創(chuàng)始人查爾斯·皮爾士認為傳播即意義和觀念的傳達過程;英國修辭學家艾弗·理查茲把傳播定義為“傳播即意義的生成”;還有學者認為“傳播是通過社會互動而共享意義”;可見,他們都注意到“意義”在傳播中的地位,因此翻譯中意義生成與建構應該成為研究翻譯傳播的首要。
中醫(yī)翻譯屬科技翻譯范疇,但它有著科技翻譯不具備的特殊性和特定性;因為它不但涉及獨特的醫(yī)學體系、概念術語、診治方法,而且蘊含著兩種存在明顯差異的文化觀念和思想體系;中醫(yī)理論深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尤其是體現(xiàn)在術語中;對此,劉時覺先生曾在《中醫(yī)研究》(1992.2)上撰文指出,中醫(yī)語言突出的特征之一表現(xiàn)在明確的特定詞匯往往蘊含著不確定、多變的概念,有著明顯的抽象性。正是由于這種獨特性,使得許多異國讀者無法全面清晰理解中醫(yī)學語言及理論,而形成諸如概念虛化、名不及形、名不及實等翻譯錯位,進而造成了各種語言沖突如歧義沖突、異質沖突、反義沖突、古今沖突等現(xiàn)象[3]。因此,根據(jù)翻譯中通過意義建構進行信息交流的宗旨,中醫(yī)英譯中意義的生成對于主體正確傳播以及受眾正確理解中醫(yī)醫(yī)學及有效促進中醫(y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起著關鍵作用。
為力求準確傳遞原文信息意義,中醫(yī)英譯活動需要在概念理解、喻意闡發(fā)、隱含意義解讀等方面做到費思量,精打磨,構建恰如其分的意義再現(xiàn)和生成形式。從傳播學視角看,這就要求傳播者將所要闡釋的意義和自己的理念融入并隱進意義生成過程中;要實現(xiàn)意義的翻譯,就要脫離語言束縛,譯者能夠有意識的把握原語的實質意義,而不受字詞的羈絆。勒代雷認為這個過程是譯者汲取知識的過程,目的是尋找到準確的意義構建及表達形式進而有效傳遞原語信息。
例如中醫(yī)方劑中的百合固金湯,五行學說中肺屬金,故此方用來滋腎保肺,金水并調,潤肺止咳;翻譯時不僅要強調藥物成分,還需突出方劑功效,因此可譯為Lily Bulb Decoction for Strengthening Lung(其中Bulb的增譯更明確了藥物成分即百合的球莖);否則如像某些譯法中仍保留metal的形式,則不禁需要“望文生義”,或者需要讀者進一步核查“metal”的內涵,使得信息不能在有效時間內進行有效傳播,在表述和傳達上出現(xiàn)阻礙延遲的現(xiàn)象。又如: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靈樞·本神》)
“精”是中醫(yī)術語和文化中特有的一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涵義。本句“精”就表現(xiàn)了兩種中醫(yī)醫(yī)學意義,前兩個“精”指的是“腎精”,后一個“精”的涵義則是指“精液”,這就需要譯者首先要處理原句信息涵義,再進行意義生成進而找到合理合適的譯文形式,才能避免意義傳遞時的語義失真;譯文如下:Chronicfeardamages(affects)therenal essence,which causes bone atroPhy and coldness with frequent seminal emission
其實“精”一詞在中醫(yī)術語語義中還具有其他的涵義,如“脈理精微”中的“精”是指“精深”或“精細”,可譯為Profound,abstruse;又如“水谷精微”中的“精”是指“精華”,可直接標明為cereal nutrients或干脆采取一個老少皆宜的the best.
“藝術品總是把自己傳達給他人。[4]”換句話說,“意義”的內在涵義建構體現(xiàn)在情感、思維、認識、理念等方面,分別呈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質地,加上譯者的翻譯重心的設置,其質、量、度的不同,使得文本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形式構建,不同的意義表現(xiàn)及不同的風格。我們看下面這一句: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The treatment must follow)the PrinciPle of yin-yang for they serve as the Dao(law)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the essence of all things,from which changes originate,and the root of birth and death,in which Shenming(bright sPirit)is stored.
在對本句的翻譯處理中,譯者首先準確的把握了“道”、“父母”、“神明之府”這些具有抽象意義和中醫(yī)及文化內涵的表達意義,避免了單純的詞匯匹配翻譯如“Parent”、”storehouse”等,從而構建了意義的準確表達形式,揭開其隱喻的特征使涵義具體化;其次設置了良好的翻譯重點和句型結構,既簡潔又與英語行文特色吻合,一氣呵成,清晰明了。
在傳播學領域,文本是讀者對作品潛在意義的具體意識[5]。因此譯本乃是擁有受眾閱讀與接受意義的概念,中醫(yī)譯本亦是如此。日本學者筱原資明的“交通論“所提出的“單向交通”、“雙向交通”、“反向交通”等概念能很形象地解釋譯文在接受過程中,究竟處于何種“交通”狀態(tài)中,與受眾溝通如何,這將直接關系到意義生成趨向和構建方式。在中醫(yī)翻譯中,由于醫(yī)學體系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譯者和讀者的地位、溝通方式及價值取向等對于意義的建構有很大的影響。現(xiàn)以《難經(jīng)》五十一難的翻譯為例:
五十一難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臟腑也?
李照國版(2008)譯文為:Some Patients desire warmth,some desire cold,some desire to see other Peo-Ple,some do not desire to see anybody.[The desires of the Patients]vary.What eXact Zang-Organs and Fu-Organs are the diseases located?
Bob Flaws版(1999)譯文為:Diseases may have a desire for obtaining warmth or may have a desire for obtaining cold.There may be a desire for obtaining the sight of PeoPle or no desire for obtaining the sight of PeoPle. Each is not the same.How[can one know whether]the disease is located in the viscera or the bowels?
譯作的發(fā)出者分別來自于國內和美國,我們可以看出譯文在結構安排,意義構建,術語翻譯等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李照國版譯文的意義表現(xiàn)直接,形式簡單,句子短小,術語采納了漢語拼音形式,所指路徑清晰明確,表現(xiàn)出以譯者(傳播者)為主導的傾向,形成傳播者單向溝通的意義生成模式。而Bob Flaws版譯文相對來說,首先以事物diseases做主語,輔助may的形式,表現(xiàn)出客觀,委婉的語氣;繼而采取there be句型,呈現(xiàn)出結構變化,對于臟腑這一中醫(yī)術語仍然使用了西醫(yī)詞匯viscera、bowels,名詞化結構突出如for obtaining the sight of,體現(xiàn)出科技翻譯的特征;整個譯句以“長鏡頭”的形式展現(xiàn),意義連貫,使得讀者從“共時性”結構關系來理解傳播者的意義建構。兩種譯文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質感,不同的風格色彩。
不可否認,意義只有附著于一定的形式結構,才能被傳播、交流和解讀。任何一種符號或意象,包括新聞、電影、印刷制品等都是意義的攜帶者,有著特定的意義及表達形式;換言之,任何符號系統(tǒng)都有兩個元素即指代和意義;指代是信息的內容和形態(tài),而意義是指對其的思想和闡釋。所以,即使源自同一指代對象或同一信息源,生成的意義仍有可能是不一致的[6]。
中醫(yī)翻譯在意義層面的展示和轉換方面,如何確切把握文本的意義構想和形式建造兩大方面,并有機統(tǒng)一在譯本的整體建構中并擁有確切表述意義的形式結構,對于中醫(yī)翻譯傳播效果影響甚大。作為中醫(yī)翻譯者,既要在意義構建上具有風格化,強調思想的理解和重新表達,又要盡量使得譯文與原文的寫作風格和內容對等,讓讀者了解到原語的信息,尋求形式和意義對等。
[1]謝柯,廖雪汝.翻譯傳播學的名與實[J].上海翻譯,2016(1):14-18.
[2]潘源.影視藝術傳播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8 7.
[3]李照國.中醫(yī)英語翻譯技巧[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3.
[4]漢斯·伽達默爾.夏振平譯.哲學解釋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9 8.
[5]約翰·菲斯克.電視文化[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3 6.
[6]黃曉鐘.傳播學關鍵術語釋讀[C].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18 9.
CHENG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sPread TC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To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This PaPer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translation meaning and the value of form construction by incorPorating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to communication theory,and then aPPlied to the method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nslation researc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the val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studied.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meaning can b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effective gene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eaning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CM translation;communication;meaning construction
10.3 9 6 9/j.issn.1672-2 77 9.2016.11.0 2 3
1672-2 77 9(2016)-11-0 0 4 6-0 3
:李海燕本文校對:劉明
2016-0 3-0 8)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N o:14 B 0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