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建設和管理,規(guī)范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編寫、審定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國發(fā)〔2001〕21號)及《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11號),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普通中小學地方教材的編寫、審定(含初審)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地方課程教材(簡稱地方教材),是指在本省行政區(qū)域內,國標教材之外,經云南省中小學教材選用與審定委員會(簡稱省教材選審委)審定通過,列入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設置方案,用于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教科書及配套的教學軟件、音像教材與教學掛圖,以及教育部授權或委托本省審定的中小學教材。
第四條 地方教材的編寫、審定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科學性、知識性、適用性和特色化,符合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設置方案規(guī)定的科目和有關要求;
(二)公平、公正、公開;
(三)符合云南省中小學教學實際需要;
(四)嚴格保證編寫質量;
(五)通過審查審定;
(六)選用過程規(guī)范、有序。
第五條 本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團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guī)定編寫適應本地中小學教育教學需要、高質量、有特色的教材。
第六條 地方教材編寫和審定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開展工作:
(一)公布需求。省教材辦根據國家、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地方教材編寫需求名錄,適時在省教育行政部門網站上向社會公布,并提出具體編寫要求。
(二)初審。省教材選審委組織專家對單位或個人報送的地方教材的編寫材料進行初審,出具初審報告,確定進入復審環(huán)節(jié)的單位、團體或個人,原則上每種教材進入復審環(huán)節(jié)的單位、團體或個人控制在3個以內(含3個)。
(三)復審。省教材選審委組織專家對具備復審資格的單位或個人報送的材料進行復審,提出復審報告,遴選確定編寫本版地方教材的單位、團體或個人。
(四)試驗。教材通過復審后,按省教材選審委批準的試驗方案組織試驗。
(五)審定。在試驗的基礎上,編寫者對教材進行修改完善后按規(guī)定時限送省教材選審委審定。
(六)正式使用。該品種地方教材審定通過后,方能列入全省中小學地方教材目錄,供各地選擇使用。
(七)復查。地方教材使用一個周期(4年)后,編寫者必須根據地方教材使用情況及學科發(fā)展情況,對教材進行修改完善,并按規(guī)定及時送省教材選審委復查。
第二章 審定機構
第七條 本省在省教育行政部門設立省教材選審委為地方教材審定機構,負責全省中小學教科書目錄的編制和教科書的選用,制定本省地方課程、配套資源規(guī)劃,編寫、審查地方課程教材,研究決定全省中小學教材的各項重大事項。省教材選審委委員任期為4年。省教材選審委下設辦公室(簡稱省教材辦),負責辦理日常事務。
省教材選審委組建地方教材審查專家?guī)臁<規(guī)鞆母髦荩ㄊ校┲行W教科書選用學科專家?guī)熘袚駜?yōu)遴選產生,每學科不少于20人。專家?guī)煊墒〗滩霓k制定《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審查專家?guī)旃芾磙k法》實施管理。
第八條 省中小學地方教材審查專家應具備的條件:
(一)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改革意識,公道正派,有全局觀念,能團結協(xié)作,秉公辦事。
(二)全面理解教育方針,熟悉課程標準,了解中小學教育及教育改革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三)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或在省內該教育科學領域業(yè)績突出,有堅實的學科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熟悉中小學教材并深入研究。
第九條 省教材選審委委員及審查專家工作紀律:
(一)嚴格按照審查、審定程序和標準,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不得以個人或某一派的學術觀點作為衡量教材的標準。
(二)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不得接受送審單位、個人和出版單位的禮物、酬金;不得將審議討論情況私下透露給編寫、出版單位及有關人員;不得將送審教材及其修改稿轉交他人或另作他用。
(三)被聘擔任審定委員者,在聘期內參與和審定教材相關編寫工作的,不得參與教材審定工作。審查專家如參與本次審查教材相關編寫工作的,不得參與該教材審查工作。
(四)編寫單位人員未經允許不得列席審查、審定會議。審定委員會或學科審查組認為確需編寫人員說明情況或聽取意見時,可請主編及主要編寫人員在規(guī)定時間到會說明。
第三章 編寫和初審
第十條 地方課程教材編寫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
(二)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有正確的政治觀點,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責任心,能團結協(xié)作。
(三)能正確把握黨的教育方針,了解中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和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趨勢,有較好的教育理論基礎,熟悉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
(四)主要編寫人員具有相應學科的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有較深的學科造詣和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對本學科的現(xiàn)狀及改革發(fā)展趨勢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五)了解中小學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熟悉教材編寫的一般規(guī)律和編寫業(yè)務,文字表達能力強。
(六)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成教材的編寫和教材實驗工作。
(七)教育行政部門和國家公務員不得參與教材的編寫工作。
第十一條 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符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和相應學科的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育教學思想原則,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并達到以下要求:
(一)對如何通過本學科的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有清晰的理解和正確的導向。
(二)符合學科課程標準。
(三)在向學生提供豐富知識的同時,注意向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注重發(fā)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重視學科間的聯(lián)系與平衡,注意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面向未來。
(五)明確教材的使用范圍和對象,適合使用教材的學生的水平和特點。
第十二條 編寫教材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不侵犯他人版權。
(二)符合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
(三)符合國家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各項要求。
(四)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具有自身的風格和特色。
(五)體現(xiàn)基礎教育的性質、任務和課程目標,適應我省基礎教育地方課程教材建設的需要。
第十三條 教材內容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教材內容的選擇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xiàn)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fā)展需求;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法制教育,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堅強意志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二)符合國情、省情,體現(xiàn)時代精神。根據學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反映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成果,體現(xiàn)素質教育要求。
(三)內容科學、正確,材料、數據準確可靠。
(四)從學生所熟悉的環(huán)境和事物出發(f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注重結合基礎知識、基本訓練以及實驗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教材內容的組織應多樣、生動,有利于學生探究,并提出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的建議。編寫順序合理,教材的容量和深廣度適當,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可讀性強,富有啟發(fā)性。
第十四條 教材體系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符合兒童、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按照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建立適合學生學習的知識體系。
(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學習水平和學科自身的知識結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順序、層次和邏輯關系,建立學科的教學體系。
(三)有利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使學生在獲取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并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意志和品格,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
(四)注意本學科各部分內容之間的相互銜接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
(五)考慮運用信息技術授課的便利性。
第十五條 教材的文字、插圖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語言文字要規(guī)范、簡練,注意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語言特點,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
(二)照片、地圖、插圖和圖表與教材內容緊密配合。地圖應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送審。
(三)引文、摘錄準確。
(四)名稱、名詞、術語均應采取國際統(tǒng)一名稱、標準或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名稱、標準。外國人名、地名采用通用譯名。簡化字符合國家正式公布的字表。
(五)標題、字母、符號、體例和標點使用必須規(guī)范、統(tǒng)一。
(六)計量單位采用國際單位制和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名稱和符號。
(七)符合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規(guī)定。
第十六條 教材中的作業(yè)、練習和實驗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內容體現(xiàn)教學目的和要求,富有啟發(fā)性,注意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
(二)分量適當。
(三)題目精選。
(四)安排有層次,能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
(五)形式多樣,重視觀察、實驗、動手制作和社會調查。
(六)操作簡便,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盡可能利用簡便易行的器材和已有的條件。
(七)素材準確,引用的事例、數據準確。
第十七條 地方課程教材配套的教學軟件、音像教材與教學掛圖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畫面構圖合理,主體突出,形象生動。
(二)內容科學,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富有教育性。
(三)體現(xiàn)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科學的教學方法。
(四)音像教材符合教育部規(guī)定的技術質量標準。
(五)教學軟件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技術標準。
第十八條 初審程序:
(一)成立初審專家組。省教材辦從地方教材審查專家?guī)熘谐槿彶閷<?,組成本次地方教材初審專家組,人員不少于9人。
(二)初查。初審專家對單位、團體或個人報送的材料分別進行初審,提出初審專家意見,專家組最終匯總形成全體專家簽名的書面初審意見。
(三)確定資格。省教材選審委對初審專家組提出的初審意見進行充分討論,采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確定取得復審資格的3個以內(含3個)單位、團體或個人。形成初審結論,由所有與會審定委員簽名,并將會議討論記錄和投票結果記錄在案。
(四)審批。由省教材辦報省教材選審委分管教材辦的副主任和主任依次審批。
(五)公示。將初審結果在省教育行政部門網站上進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
(六)初審結果通知書。省教材辦將書面的《初審結果通知書》送達取得復審資格的單位、團體或個人。
第十九條 初審須提供如下材料
(一式10份):
(一)《云南省地方課程教材初審申請表》(附件1)
(二)送審報告。內容包括:申請編寫的地方教材體系結構、篇幅、體例、樣章、定價及說明。
第四章 復審和試驗
第二十條 復審程序:
(一)成立復審專家組。省教材辦從地方教材審查專家?guī)熘谐槿彶閷<?,組成地方教材復審專家組,人員不少于9人。
(二)復審。復審專家認真審查具有復審資格的單位、團體或個人報送的材料,提出復審意見,復審專家組最終匯總形成全體專家簽名的書面復審意見。
(三)確定編寫單位。省教材選審委對復審審查專家組提出的審查意見進行充分討論,采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確定編寫單位,到會委員一半以上同意即可確定為編寫單位。形成復審結論,由所有與會審定委員共同簽名,并將會議討論記錄和投票結果記錄在案。
(四)復審結論應當包含如下內容:
1.按照本辦法有關規(guī)定,對送審教材給出明確結論,明確是否被確定為該品種教材編寫單位或個人;
2.對送審教材給予總體性評價;
3.指出送審教材的主要優(yōu)點及具體體現(xiàn);
4.指出送審教材主要的不足之處和錯誤,提出修改意見。對其中重大政治性、科學性錯誤和改正意見,必須全部寫明。
(五)審批。由省教材辦報省教材選審委分管教材辦的副主任和主任依次審批。
(六)公示。將復審結果在省教育行政部門網站上進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
(七)復審結果通知書。省教材辦將書面的《復審結果通知書》送達參與復審的單位、團體或個人。確定為編寫單位的需一并附具體的修改建議。
第二十一條 復審應當提供如下材料(一式10份):
(一)符合以下要求的送審地方教材:
1.定型產品。
2.地方教材白皮書,教材的封面、扉頁均為白皮,不得出現(xiàn)有關教材編寫或出版單位、人員等字樣。
3.開本和版式設計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所送教材裝訂成冊,且達到送審要求的冊數。
4.堅持出版物國家質量標準,編校質量差錯率不得超過總字數的萬分之一,印裝質量合格。
5.定價符合教材使用地區(qū)的物價部門印張限價要求。
6.根據原新聞出版總署《重申編制出版中國地圖的有關規(guī)定》“中國地圖、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行政區(qū)域以及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的各種地圖在印制前,須將樣圖送有關部門審核。地方出版社報國家測繪局和外交部審核;軍隊出版社報總參測繪局和外交部審核”的要求,涉及以上內容的教材需持有以上單位審核證明或審核文號,方可報送。
(二)《云南省地方課程教材復審申請表》(附件2)。
(三)教材試驗方案。內容包括:教材試驗目的、試驗方法、試驗計劃、試驗范圍及擬試驗學校的有關情況。
第二十二條 經過復審確定為編寫本次地方教材的單位、團體或個人,應當按照《復審結果通知書》提出的修改意見認真修改地方教材。從下一學年起,按復審批準的試驗方案,可在400個班或2萬名學生的范圍內進行試驗。免費將試驗教材提供給試驗學校使用,不得擴大試驗范圍。試驗范圍應當有代表性和地域性,涵蓋不同教育發(fā)展水平地區(qū),不同類型學校。試驗的地方教材,應當為正式出版物,并在地方教材封面左上方載明“經云南省中小學教材選用與審定委員會××年批準試驗教材”字樣,在教材封底左上方標明試驗教材審批號。
地方教材試驗應當得到試驗地區(qū)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同意和支持,所試驗教材報省教材辦備案。試驗結束后,需形成試驗報告報省教材辦(報告應含試驗方案、實施情況、各試驗點(具體到校)的試用反饋報告、評價、試驗結論),以備審定。
第五章 審 定
第二十三條 經復審通過并進行試驗的地方教材,至少須在整套教材試驗滿一學年后,方可送省教材辦審定,最遲須在整套教材試驗滿兩個學年時送審定。地方教材報送審定前,編寫者應當將試驗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試驗滿兩個學年后仍不送審定,或送審定未通過的教材,必須立即停止試驗,不得繼續(xù)使用。
地方教材送審定須提供如下材料
(一式3份):
(一)經復審通過,并經過一學年以上教學試驗的教材。教材為正式出版物,教學掛圖和圖冊送審制版圖。
(二)省教材辦出具的《復審結果通知書》。
(三)《云南省地方課程教材審定表》(附件3)。
(四)試驗報告。試驗報告內容包括:教材試驗情況、效果和試驗學校師生對教材的評價。
(五)試驗地區(qū)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意見。
第二十四條 地方教材審定結論:
(一)審定通過。教材基本達到審定標準,按審定意見修改完善后,報省教材辦復核,復核通過后可列入全省中小學地方教材用書目錄,供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選用。
(二)重新送審。教材尚未達到審定標準,但具備修改的基礎和條件,按審定意見修改后,重新送審。重新送審仍未獲得通過,省教材選審委不再受理該套教材的審定。
(三)審定不予通過。該套教材不具備修改基礎和條件,不得再報送審定并立即停止試驗。
第六章 使用與復查
第二十五條 經省審定通過并經復核通過的地方教材,由省教育行政部門列入《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目錄》,供各地選用。經審定通過的地方教材出版時,在教材封面左上方標明“經云南省中小學教材選用與審定委員會××年審定通過”字樣,在教材封底左上方標明教材審批號。
第二十六條 經省審定通過的地方教材,在使用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改進。以全套教材使用滿4年為一個周期,一個周期滿后須及時送省教材辦復查。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頒布之日前,已經列入《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目錄》,且使用已滿4年以上(含4年)地方教材的編寫單位或個人需及時向省教材辦提供復查材料,完整履行復查手續(xù),待復查完畢后,再決定是否列入全省中小學地方教材用書目錄。
第二十八條 地方教材報送復查時應當提供以下材料(一式3份):
(一)經省審定通過,準予正式出版,并已使用滿4年的全套地方教材。
(二)《云南省地方課程教材復查表》
第二十九條 地方教材復查結論:
(一)復查通過。教材達到有關標準,按復查意見修改后,可繼續(xù)列入省中小學地方教材用書目錄,供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選用。
(二)復查不予通過。該套教材未達到有關標準,從新學年開始停止使用,不再列入全省中小學地方教材用書目錄。
第三十條 將復查結果在省教育行政部門網站上進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由省教育行政部門公布《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目錄》。
第三十一條 復審和審定通過的教材,教材編寫、出版單位應當按照審查結果通知提出的意見,全面進行修改和完善,確保教材質量達到國家有關規(guī)定,方可正式出版,并將正式出版的教材送交省教材辦備案。
第三十二條 未列入《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目錄》的教材,不得進入課堂實施教學。
第七章 責任及處理
第三十三條 復審和審定通過的教材,教材編寫、出版單位必須按照審查結果通知提出的意見,全面進行修改和完善,確保教材質量達到國家有關規(guī)定,方可正式出版,并將正式出版的教材送交省教材辦備案。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的單位或個人,由省教育行政部門或相關部門按有關規(guī)定給予嚴肅處理。
第三十五條 有關單位或個人未經復審通過擅自進行教材試驗,或復審通過后擅自擴大教材試驗范圍的,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jié)輕重和造成的影響,給予通報批評、責令停止試驗或禁止使用等處罰,并對直接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處分。
第三十六條 對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二、第三項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審定委員和審查專家資格。對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七項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其退出。
第三十七條 地方教材編寫者認為教材管理部門、教材審定機構在教材審定過程中,有違反本辦法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向省教育行政部門申訴或依法提起行政復議。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地方課程教材工作經費由省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解決,主要用于會務組織、審稿費發(fā)放、交通差旅費等。
第三十九條 根據教育部規(guī)定,審查教材分國家和省兩級。各市、縣(區(qū)、市)教育局不設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或相應機構。
第四十條 省教材選審委將根據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實際,結合國家和省的要求,適時對已審定的地方教材進行清理,確保地方教材使用質量和效益。
第四十一條 州(市)中小學教科書選用委員會負責組織當地地方教材的選用和監(jiān)管工作。經省教材選審委和省級有關部門確定納入中小學免費教科書范圍的,按照規(guī)定程序由政府采購后免費發(fā)放;不納入免費范圍的,由各地、各學校根據需要從公告的《云南省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目錄》中自行選用。具體選用辦法參照《云南省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實施細則》執(zhí)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6 年3 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