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晶
【摘要】交往既是人的需要,同時也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對人的需求。4-5歲 幼兒是獲得有效交往技巧的關鍵期,因此在此階段豐富幼兒的社會經(jīng)驗,培養(yǎng)他們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解決社會生活中的某些實際問題(如同伴之間的糾紛)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發(fā)展幼兒社會交往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幼兒 社會交往 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204-01
自古以來,社會交往是人生存的一項基本需求,更是人們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期則是一個人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期,教育部門曾在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促進幼兒社會性方面的發(fā)展是每一所幼兒園必須完成的教育任務之一。因為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同時也影響著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
一、抓住教學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不斷學習逐步發(fā)展的。我們針對不同學科教育活動的不同特點,努力安排各種類型的交往活動。如在語言活動中相互討論,科學活動中合作試驗,音樂活動中的結伴舞、集體舞,美術活動中的合作作畫等都是很好的交往活動,幼兒在交往的過程加深感受、強化體驗、發(fā)展了能力。
與人交往應是友好、平等、互相尊重的,我們要求幼兒明確與人交往的態(tài)度,能主動與人交往。日常生活中,可要求幼兒做到在校能主動向班內(nèi)及其它教師問好,在家中能主動向父母和同齡小伙伴左鄰右舍問好。教師堅持以身作則,處處給孩子作示范,隨機教育幼兒,懂得互尊互愛的道理。同時當幼兒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能讓幼兒明白“互相謙讓、團結友好”,因為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是從學會與人相處的態(tài)度開始的。
二、根據(jù)幼兒特點,培養(yǎng)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心理學》認為幼兒的主要特點是善于模仿。要想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必須善于抓住幼兒的模仿特點,在社會交往中,為幼兒的模仿提供平臺,讓幼兒去模仿,去學會社會交往。這就要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一種主動的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很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應作出表率,如幼兒的伙伴、同園的同學來家里玩,家長應熱情招待,倒水、遞水果或飲料等,并引導幼兒也這樣做,還可以通過與幼兒們進行交談、游戲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在小客人走時,要禮貌的送行,歡迎下次再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幼兒作出表率,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教師也應起模范帶頭作用,幼兒白天一般在學校,教師應有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待人處事也應多做表率,能夠每天與幼兒有禮貌的打招呼,多用“謝謝”“請”等文明語言,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玩玩具,游戲時多與幼兒交談,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也使幼兒在交往中學會了禮貌待人。
創(chuàng)設情境來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年齡和發(fā)展水平相近的幼兒進行交流,促進他們獨立思考,有助于他們聽取、比較、思考不同的意見,有助于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和鍛煉,對幼兒智力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通過游戲教學,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游戲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能主動地參與社會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大量的情感方面、道德倫理方面的體驗,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幼兒由于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受到這樣的語言刺激,他們會很自然地接受這些話,而且樂意邊洗邊說,效果很好。隨著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們又為幼兒提供內(nèi)容簡單、特征鮮明、形象生動的小圖書,鼓勵他們自己學著翻書,并嘗試用較簡短的句子講述圖書的主要內(nèi)容,并配有錄音。對于能力弱的幼兒可以邊聽邊翻圖書、邊學講;除此之外,還適時地采用情景表演、故事表演等形式進行游戲。
四、利用日常生活,增強幼兒的交往能力
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本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水平情況與個體差異,依據(jù)小班年齡特點,制定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談話活動計劃。需要教師每天不間斷地實行,根據(jù)具體情況,談話時間控制在十分鐘左右,為幼兒提供用語言表達想法、意愿的空間和時間。在每天的談話活動中,圍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展開,如:高興的一件事、我喜歡的動物、我的家、今天的天氣、快樂的節(jié)日、我喜歡的顏色等等,鼓勵每位幼兒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意愿。教師應該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幼兒,認真傾聽好每一位幼兒的表達,使每一位幼兒在溫暖、安全、輕松的氛圍中,覺得沒有壓力,情緒積極,樹立自信心,有勇氣大膽表現(xiàn),有話愿意說,主動跟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
五、綜述
總之,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漫長、復雜、需要付出艱辛及巨大努力宏偉工程,因此,幼兒教師的責任尤顯重大、光榮而神圣。在日?;顒又校沙浞掷蒙磉叺馁Y源讓幼兒說話發(fā)揮錄音機、電視機、幻燈機(含自制幻燈片)的語言教育功能,讓幼兒在看中學、看中說,看看講講,既擴大了眼界,又鍛煉了說話能力。如動畫片《朵拉》的內(nèi)容就極為豐富。如今的教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而又妙趣橫生,教師應充分利用資源,使其每一項內(nèi)容都具有語言訓練的妙處。幼兒有天賦的模仿能力,生動逼真的模仿既渲染了語言交往能力,又使幼兒達到了語言表達的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