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柔 饒珈琦
【摘 要】 目的:觀察綜合護理模式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情緒及生活質量改善的影響。方法:選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給予非手術療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記錄兩組腹痛腹脹緩解、排便、腸鳴音恢復以及體溫恢復正常所需時間。結果:觀察組經綜合護理后HAMA和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SF-36量表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恢復指標包括腹脹、腹痛、排便、腸鳴音恢復以及體溫恢復所需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模式可明顯改善AP患者情緒和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 綜合護理;急性重癥胰腺炎;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657.5+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143-0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屬臨床危重急癥,具有發(fā)病急、變化快、病死率高等特點[1];近年來,伴隨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AP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2]。有研究表明,AP患者機體的蛋白質分解、脂肪動員以及糖異生等均顯著增強,同時伴隨嚴重代謝紊亂、多種并發(fā)癥及器官衰竭等[3];因此,應用營養(yǎng)支持療法對AP 患者的療效具有重要作用。綜合護理干預近年已被證實對AP發(fā)揮了較好療效[4]。筆者采用綜合護理模式對AP患者進行干預,重點分析其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單位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6.95±5.39)歲;病程6~49h,平均病程(23.16±2.61)h;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Ⅱ)(18.30±2.18)分;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36~63歲,平均年齡(47.34±5.82)歲;病程5~48h,平均病程(22.41±2.77)h;APACHEⅡ評分(18.47±2.26)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APACHEⅡ評分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依據(jù)《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5]擬定;①臨床癥狀:上腹部壓痛、腹脹、反跳痛、肌緊張明顯,腸鳴音減弱甚至完全消失,可伴有腹部包塊,偶合并臍周皮下淤斑征和腰肋部皮下淤斑征;②APACHEⅡ評分≥8 分;③Balthazar CT 分級系統(tǒng)≥II 級;④伴有一個或多個臟器功能障礙,也伴有嚴重代謝功能紊亂。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者;②年齡30~65歲;③發(fā)病時間<72h 者;④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排除標準:①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②伴有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③合并胃腸穿孔等急腹癥者;④伴有晚期腫瘤等其他類型疾病或精神病者。
1.4 方法 基礎治療:所有患者均給予非手術療法,包括禁食、解痙止痛、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失衡,間斷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治療以及營養(yǎng)支持等對癥治療措施。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鈉40mg靜脈注射,2次/d;重癥者加用生長抑素3mg,生理鹽水稀釋后恒速靜脈注射,2次/d 。給予常規(guī)全身護理:絕對禁食水、胃腸減壓,進行靜脈營養(yǎng)支持,對禁食期間腹痛、口干、不能進食甚至煩躁者,護理人員應耐心勸導,使患者明白進食后刺激胰腺分泌胰液,不利于炎癥清除;保持口腔衛(wèi)生,插胃管患者行口腔護理,2次/d;生活不能自理者,協(xié)助翻身,1次/2h,以防褥瘡發(fā)生;檢查胃腸減壓吸引管的通暢情況,發(fā)現(xiàn)阻塞及時用生理鹽水沖洗,記錄引流物的性質、顏色及量,出現(xiàn)血液者,及時向醫(yī)生匯報。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模式。包括:①健康宣教:對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急性胰腺炎的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認識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參與醫(yī)療和護理活動;②疼痛護理:根據(jù)患者疼痛的耐受度以及疼痛性質采用相應止痛法,具體措施有應用藥物控制癥狀、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等,教會患者使用正確體位減輕疼痛,降低疼痛閾值;及早做好應激性的消化性潰瘍預防;③高熱及皮膚護理:高熱患者給予物理降溫、及時更換床單,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胃腸減壓病人做好口腔護理;鼓勵或協(xié)助勤翻身,保持皮膚干潔,防止壓瘡等并發(fā)癥發(fā)生。④加強巡視,密切關注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執(zhí)行各項護理操作前詳細耐心地做好溝通和解釋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教會病人按摩腹部等;⑤心理護理:注意經常性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或溝通,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個性化心理護理。必要時請心理專家指導;⑥出院指導:建議患者形成規(guī)律作息時間,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方式。 所有患者均給予7d療效觀察。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①兩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參照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6]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7]評分標準,于治療前后1周以及各評價一次;焦慮評分為:可能有焦慮:HAMA評分≥7分,輕度焦慮:HAMA評分≥14分,中度焦慮:HAMA評分≥21分,重度焦慮:HAMA評分≥29分。抑郁評分為:輕度抑郁:HAMD評分≥7分,中度抑郁:HAMD評分≥17分,重度抑郁:HAMD評分≥24分。②兩組生活質量評價:根據(jù)中文版健康調查簡表(SF-36)[8]擬定標準;評估指標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活力、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和總體健康8個方面;每個指標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態(tài)越好。③記錄兩組腹痛腹脹緩解、排便、腸鳴音恢復以及體溫恢復正常所需時間。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HAMA和HAMD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HAMA和HAMD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患者HAMA和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SF-36量表各項指標評分比治療前均明顯提高(P<0.05);觀察組治療后SF-36量表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癥狀、體征恢復所需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腹脹、腹痛、排便、腸鳴音恢復以及體溫恢復所需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AP發(fā)作時患者體內伴隨大量炎癥因子和毒素分泌,后者聚積于胃腸道對其黏膜產生嚴重損傷,導致人體的內環(huán)境嚴重紊亂[9-10];故臨床治療該病常以抗感染等綜合調理為主,本研究與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比較,取得一定治療效果,結果與以往研究報道基本一致[11]。
有研究表明,對AP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可協(xié)同藥物促進患者癥狀改善,發(fā)揮更好治療作用[12]。本研究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療法,收效顯著。由于AP患者被要求絕對地禁飲食水,加之疾病中機體的分解代謝加強,促進蛋白等的異常消耗,故進行營養(yǎng)護理對AP患者極為重要。疼痛是AP患者的主要癥狀之一,對患者的治療過程及其疾病康復具有重要影響[13];因此在病程中采用適當止痛護理有重要臨床價值。AP患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感染機會增大;患者的皮膚護理尤為重要。AP病情兇險、癥狀較重,同時生活飲食等被限制以及疼痛難耐,患者易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14];因此對不同患者給予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緩解患者緊張狀態(tài),利于疾病治療。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是所有綜合護理的共同干預方式,能夠使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狀況、認識到疾病是可控可治療的,以此樹立信心。由于AP與飲食、生活規(guī)律密切相關,故對出院患者給予適當指導在疾病的預后和防止復發(fā)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因此,綜合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藥物對AP發(fā)揮協(xié)同治療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加用綜合護理模式干預治療可進一步降低患者HAMA和HAMD評分,提高SF-36量表生理功能等指標評分,以上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癥狀方面,加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減少腹脹、腹痛、排便、腸鳴音恢復以及體溫恢復所需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模式治療AP,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Andersson E,Axelsson J,Eckerwall G,et al.Tissue factor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48):6128-6134.
[2]盧雪梅,趙玉芹.臨床綜合護理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療效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6):2220-2222.
[3]楊娟,劉怡素,石澤亞. 重癥急性胰腺炎經鼻腸管腸內營養(yǎng)的護理[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3,30(4):825-827.
[4]胡亞君.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胰腺炎的作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4:127-128.
[5]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華胰腺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消化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3年,上海)[J].中華消化雜志,2013,33(4):217-222.
[6]王純,楚艷民,張亞林,等.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因素結構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21(5):299-301.
[7]沈漁邨.精神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201-202.
[8]歐鳳榮,劉揚,劉丹,等.SF-36量表在疾病生命質量譜構建中應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24(12):1213-1221.
[9]楊軍,顧元龍,姜東林.早期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腸黏膜屏障失功能與免疫應答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4,20(4):269-273.
[10]王麗麗,王莉華,龐曉璐.早期連續(xù)性高容量血液凈化治療對急性重癥胰腺炎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3-364.
[11]楊國紅,王曉,李春穎.中藥四聯(lián)療法分期辨證優(yōu)化治療急性胰腺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4):301-304.
[12]土秀敏.川芎嗪聯(lián)合烏司他丁及綜合護理干預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35例[J].中國藥業(yè),2013,22(20):109.
[13]李貴晟.急性重癥胰腺炎的非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1,13(3):93.
[14]鄭玲.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2):243-245.
(收稿日期:201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