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霞 趙新芳 楊百京
?
活血祛濕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臨床療效
甘 霞 趙新芳 楊百京
【摘要】目的 探討活血祛濕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至2015年1月新疆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10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50例)與試驗組(5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西醫(yī)基本療法進行治療,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活血祛濕方劑,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膽固醇(TG)、三酰甘油(TC)水平。結(jié)果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ALT、AST、TG、TC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jié)論 活血祛濕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臨床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肝功能。
【關(guān)鍵詞】活血祛濕;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
新疆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病理改變?yōu)閺浡愿渭毎笈菪愿淖?,可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的發(fā)展,中醫(yī)在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較好療效。本研究就活血祛濕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50例)與試驗組(5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31~57歲,平均年齡(45±3)歲,病程2~20年,平均(10±4)年,體質(zhì)肥胖38例(體重指數(shù)>24 kg/m2),2型糖尿病38例,高脂血癥35例;試驗組患者中,男23例,女28歲,年齡33~56歲,平均(46±5)歲,病程3~20年,平均(11±4)年,體質(zhì)肥胖37例(體重指數(shù)>24 kg/m2),2型糖尿病39例,高脂血癥36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jù)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診斷標準擬訂[1]:①無飲酒史或每周飲酒量/體重男性小于40 g/kg,女性小于20 g/kg;②排除其他肝炎;③有乏力、肝區(qū)隱痛、消化不良、肝脾腫大等非特異性癥狀及體征;④可有過度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紊亂相關(guān)疾??;⑤血清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及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大于正常值上限1.5倍并持續(xù)4周以上;⑥肝臟B型超聲或CT等符合彌漫性脂肪性肝病診斷標準;⑦病理診斷標準;第1~5項以及第6或第7項中任一項異常可確診。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煙酸片(北京賽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131101,規(guī)格:0.1 g/片)0.1 g/次,3次/d,維生素C片(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造有限公司,批號:131224,規(guī)格:0.1 g/片)0.1 g/片,3次/d。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活血祛濕方劑,組成基礎方:陳皮20 g、柴胡20g 、茯苓20 g、桃仁20 g、紅花20 g、川芎15 g、香附15 g、枳殼15 g、芍藥15 g、甘草10 g,并隨癥加減,1劑/d,分3次口服。如果患者右肋痛加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黃疸重患者加茵陳15 g、金錢草30 g,轉(zhuǎn)氨酶增高患者加五味子10 g,頭身困重嚴重患者加澤瀉10 g,食欲不振加山楂10 g、神曲10g ,失眠多夢加合歡10 g、夜交藤10 g。兩組患者在試驗期間均停服其他保肝和降脂藥物,共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ALT、AST、膽固醇(TG)、三酰甘油(TC)水平。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ALT、AST、TG、TC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致病原因為肝臟脂肪代謝障礙,當脂肪含量超過肝濕重的5%,或脂肪組織占肝體積50%以上時,即可發(fā)生脂肪肝[2],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脘悶腹脹、食后腹脹、目發(fā)黃、口淡不欲飲、便溏、脅肋疼痛、頭身困重、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3]。《景岳全書?脅痛》云:“以飲食勞倦而致脅痛者,此脾胃之所傳也?!蓖趺嫌⒃唬骸斑^逸則脾滯,脾氣因滯而少健運,則飲停聚濕也?!薄稘?脅痛評治》中指出“夫脅痛之病多因疲極嗔怒,悲哀煩惱,謀略驚擾,致傷肝臟?!薄端貑?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敝T多醫(yī)家論述指出,濕邪困脾,肝郁(瘀)不達,主要致病因素為飲食不節(jié)、勞倦太過、情志不隨,發(fā)病過程則主要是飲食不節(jié),濕阻中焦、濕邪困脾或情志不隨,肝郁不舒,橫逆犯脾而脾的生理特點是喜燥惡濕祛濕,因此治療上應該采取祛濕療法。同時肝為藏血之臟,肝瘀則血不行,因此,治療上應該活血與祛濕并行。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ALT、AST、TG、TC水平比較(±s)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ALT、AST、TG、TC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ALT (U/L) AST (U/L) TG (mmol/L) TC (mmol/L)對照組 50 87±11 33±19 2.7±0.7 7.1±0.8試驗組 51 82±10 26±14 2.0±0.3 6.6±0.6 t值 2.304 1.991 2.287 2.102 P值 0.023 0.049 0.025 0.038
陳皮、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祛濕化濁理氣之效,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使瘀滯得通為本方之君藥,同時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柴胡可以參與脂肪代謝的不同環(huán)節(jié),能有效降解肝臟內(nèi)脂肪[3],陳皮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4]。茯苓趨勢化濁,利氣行水,為本方之臣藥,可除濕濁健脾氣,且可以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5]。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祛除血中之瘀滯[6]。川芎主入肝膽,可行氣活血、祛瘀、止肋痛,香附助川芎理氣共助陳皮、柴胡疏解肝氣,氣行則血行,為本方佐使之品。芍藥、甘草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以解肝郁帶來的疼痛,白芍可以有效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增加人體內(nèi)的血流量[7],且甘草有明顯的保肝作用[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ALT、AST、TG、TC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活血祛濕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臨床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肝功能。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833-833.
[2] 郭宏,許傳芬,郭冬,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損害程度與代謝綜合征各組分的關(guān)系[J].中國醫(yī)藥,2010,5(12):147-148.
[3] 趙彥.疏肝祛瘀通絡降濁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觀察[D].遼寧: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2:13-14.
[4] 鄭春風.疏肝健脾、利濕活血法治療脂肪肝的臨床研究[D].江蘇: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45-45.
[5] 龔享文,楊欽河.疏肝健脾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隨機對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7):3818-3819.
[6] 何勇.分期辨證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J].中醫(yī)文獻雜志,2010, 25(4):36-37.
[7] 郭留芹,姜春萌,王朝暉,等.柴胡、丹參復方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干預[J].中國臨床康復,2009,10(15):114-115.
[8] 徐勇,周鐵中.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80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新創(chuàng),2012,9(27):14-15.
【中圖分類號】R575.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