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灌云縣第一中學 傅 芳
讓“尚美之花”綻放在高中英語課堂
江蘇省灌云縣第一中學 傅 芳
在新課改背景下充分挖掘高中英語教育教學資源中的各種美育因素,將尚美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去,培養(yǎng)學生體驗美、欣賞美、感受美、追求美、實踐美的能力,讓我們的高中英語課堂充滿更多的活力與生機,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體會英語的語言美、文化美和道德美。
尚美;課堂;高中英語
尚美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崇尚美、追求美、實踐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教育,它能充分挖掘教育資源中各種“美”的因素,將美育滲透于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美的情操、美的素養(yǎng)以及美的人格的人。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認為,教育的核心并非單純的文化傳遞,而在于對一個人人格心靈的喚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處處都滲透著美的蹤跡與美的因素。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挖掘并利用高中英語教育資源中的各種“美”的因素,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將尚美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讓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充滿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并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般呵護學生純凈的心靈。尤其是高中學生,由于社會發(fā)展迅速,各種媒體媒介良莠不齊的信息等對學生都有很大危害。有些學生的思想甚至受到了社會上不健康的價值觀影響。筆者曾經(jīng)上過一節(jié)英語閱讀課,該課的閱讀材料是名著Jane Eyre的簡介,閱讀任務是回答問題。學生閱讀完以后基本上都能夠回答相關(guān)的幾個問題,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突然有一個學生提出一個問題:Why did Jane Eyre decide to marry him firmly when he was in poverty and with blindness? 一石擊起千層浪,全班學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我們的學生是十八九歲的年紀,對愛情也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班級是一個理科班,理科班的孩子更理性、更現(xiàn)實,學生認為沒有人愿意嫁給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更何況這個人還是一個瞎子。那么在當時的情況下,簡愛為什么會愿意呢?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筆者向?qū)W生提出一個問題:在Rochester很風光、很富有的時候為什么Jane不愿意嫁給他呢?而經(jīng)歷了那么多苦難后,Rochester成了瞎子,且一無所有了,Jane卻又義無反顧地選擇嫁給Rochester。Jane的這個決定與她早些年的經(jīng)歷有什么關(guān)系嗎?學生對于筆者提出的問題很感興趣,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趙清善 2001)。從Jane Eyre的生活開始到Jane Eyre與Rochester的相識、相處、相知,他們最終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學生最終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愛是讓彼此堅持下去的唯一動力!愛是Jane Eyre與Rochester幸福生活的源泉。討論的最后筆者主動參與,與學生共同展望Jane Eyre與Rochester的未來。在那一刻,所有學生,對人類美好的愛情都是尊重的,并充滿了美好憧憬。
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有著不同的歷史以及風俗習慣,不同的歷史和風俗習慣在東西方的語言里都有體現(xiàn)。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筆者會讓學生去體會和認識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文化的不同,欣賞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美,由此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譯林版牛津《英語》高三的模塊九第三單元的主題是the meaning of color,而該單元閱讀部分的文章則是National Flags, Colors and Cultures,在對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筆者充分考慮到了對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教育。筆者專門設計了一個課時的教學,讓學生討論西方國家與我國對顏色的理解的異同。學生搜集了一些資料,課上小組之間的討論很熱烈,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西方的節(jié)日,例如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都蘊含著豐富的西方文化。在平常的教學中,筆者會潛移默化地向?qū)W生滲透西方文明,讓學生感受到西方國家節(jié)日的文化美。在高三的復習教學中,筆者曾組織班級學生做過關(guān)于節(jié)日方面的專題學習(戚瑞豐,李陽 2002)。筆者首先運用課件簡單描述西方國家的一些節(jié)日及其特點,然后將學生分組,每組選擇一個節(jié)日,課后小組內(nèi)各成員搜集相關(guān)材料,完成關(guān)于該節(jié)日的一篇稿件和一幅海報宣傳。最后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展示各小組的作品,每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該節(jié)日的相關(guān)知識和習俗。在該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西方的文化美,也了解了不同文化下各個節(jié)日的相關(guān)知識。
即使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英語教師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挖掘愛國主義的因素。仍以模塊九第三單元為例,在學習National Flags, Colors and Cultures這篇文章時,筆者讓學生先各自在小組內(nèi)用英語討論我國五星紅旗的圖案構(gòu)成、含義、顏色等,然后每組選派代表出來介紹五星紅旗。這節(jié)課,通過加深學生對五星紅旗圖案含義的認識,讓學生的愛國情感得到了升華。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充分發(fā)掘高中英語教育教學資源中各種“美”的元素,并將這些“美”的元素融入高中英語教育教學中去,可讓學生既能學到知識、獲得能力,又能受到美育的熏陶,還能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李月林. 2003. 瘋狂英語學習法的科學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0).
戚瑞豐,李陽. 2002. 克立茲瘋狂英語訓練的心理學原理及其啟示[J]. 上海教育科研(7).
趙清善. 2001. 從瘋狂英語看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朗讀[J]. 教育革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