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秦 云
科學應對高考英語聽力小竅門
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秦 云
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分析了英語高考聽力的試題特點與要求,探討了加強日常聽力訓練的途徑以及培養(yǎng)學生聽力應試技巧的策略。
科學應對;高考;英語聽力
在教育改革深入進行的背景下,為了科學應對高考英語聽力,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其考入理想大學助力,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分析了英語高考聽力的試題特點與要求,探討了加強日常聽力訓練的途徑以及培養(yǎng)學生聽力應試技巧的策略。
首先要把握語篇主旨,歸納對話內容,也就是要求學生可以全面理解聽到的內容,推測說話者的意圖。其次是捕捉細節(jié),發(fā)現和找出有效信息,聽清并聽懂材料中的原因、目的與數量等細節(jié)信息。最后要熟悉交際用語,體會整體意義。根據談話的語氣、話題等分析人物關系、職業(yè)和對話發(fā)生的場所等。
2.1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音習慣
捕捉信息是聽力理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若重要信息被遺漏,那么學生就無法了解材料的主旨和含義。在聽材料時,學生要充分集中注意力,致力于理解材料的整體內容,以聽懂每句話的意思為重點,而不是專注于理解個別句子或詞匯,如果有沒有聽清的詞語和句子,也不能停滯不前,不然會導致大腦中的記憶裝置無法有效發(fā)揮自身作用,影響后續(xù)的聽力效果。另外,聽力訓練還要求學生了解語篇知識,特別要抓住篇章的主旨句,明確語篇中心,因為篇章中的其他內容是圍繞該中心展開或服務于該中心的,以此為入手點有助于理解全文。
2.2 把握好關鍵詞與整體大意
首先,要把握關鍵詞,根據說話人的語氣分析對話或語篇的主旨,理解整個語段。其次,應善于發(fā)現細節(jié),從而了解具體信息。通常情況下,細節(jié)問題都和材料的中心有關,設置細節(jié)的目的并非為了追求細枝末節(jié)。因此,學生在聽材料時要及時捕捉細節(jié)內容,將其與材料整體相聯(lián)系,判斷題目答案。即學生必須聽清、聽懂有關話題中心的內容,進而確定結果、原因、數量、價錢、地點與時間等細節(jié)。最后,要在聽完一篇材料后再答題,而不要聽到和題目有關的內容就立即選出聽到的答案,這是因為信息首次出現于材料中時,大多是出題人設置的陷阱,學生只有聽完全篇,經過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判斷。比如:
材料內容:
M: Could you tell me the time, please?
W: Yes, it is 5:00 pm by my watch, but mine has lost five minutes.
學生聽到內容后,發(fā)現和題目“What time is it now?”有關,其選項分別為:A. 5:05 B. 4:55 C. 5:00,一些學生在考試中為爭取時間,聽到it is 5:00 pm后立即選C,卻沒有注意到之后的but mine has lost five minutes,因此稍加分析就能發(fā)現正確答案為A。
2.3 由對話背景推測具體信息
為了正確理解聽力材料的真正含義,注意對話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對話都會涉及在特定情景與語言環(huán)境中必然會出現的信息。解題的關鍵就是信息詞,把握好信息詞就能迅速解題。無論是句子、短語、詞匯、標點符號,還是語氣、語調或語音,都可能是解題信息。考生在聽時必須及時捕捉并認真分析、推理與判斷。比如,背景為機場,最容易談論起飛降落、機票和航班;在餐館,則通常是向服務員詢問菜的味道與價格,或和朋友談論個人喜好與飯菜口味;在商店、超市則談論商品的質量、數量與價格。確定談話情境后再對聽力內容進行判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測對話內容與人物關系時也更加容易。
2.4 領悟弦外之音的真實含義
在一些聽力對話材料中,有些答語表面上看好像答非所問,題目的設置也是間接的,其實此類問題大多和語言文化背景知識有關。因此,在學習英語語言時,教師要注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使其具有一定的領悟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聽材料時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融入語境之中,結合具體情景以及說話的語氣、語調與重音,推斷材料中的“弦外之音”,即對話者或敘述者的真正意圖。
比如,對話錄音為:
M: I think we should replace the old typewriter.
W: Why not the typist?
Q: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材料中女士的意思比較不明顯,男士說出想更換舊的打字機后,女生反問:“為什么不更換打字員?”也就是說,女士認為打字機并沒有問題,打字員才是問題所在。因此在“A. She agrees with the man. B. They should ask the typist about it. C. The typist is not good. D. The typist is very good.”幾個選項中,正確答案為C。
3.1 主動調試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
在英語高考的聽力測試中,其特點之一就是時間短,短對話播放一遍,長篇材料播放兩遍。學生必須克服自己的畏懼心理,增強自信心,在日常學習中通過聽力訓練提升自身的能力與水平,從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在掌握一定的知識基礎后,做到不緊張、放松、冷靜,在聽力考試中保持平常心,避免無端增加自己的壓力。如果遇到無法完全聽懂的題目應盡快放棄,根據印象猜測答案并繼續(xù)聽后續(xù)內容,以免因思考沒把握的問題而忽略重要信息,影響整個聽力理解的效果。
3.2 有效利用時間,抓住重點內容
一方面,學生需學會有效利用時間。高考時每分每秒的時間都很寶貴,特別在聽力測驗中。因為高考的發(fā)卷時間比正式考試早五分鐘,所以考生需充分把握這段時間,拿到試卷后大致瀏覽一遍問題與選項,這樣在聽材料時有助于把握重點內容。另外,學生在開始播放每段材料前的幾秒鐘時間內也要再次瀏覽題目,尤其是偏長的選項,結合題目內容與結構有針對性地聽材料,以便選出正確答案。另一方面,學生要以選項為出發(fā)點,預測問題的答案。聽力測試中設置的試題一般是由第三者提出或人物對話的問題,題目下方給出了備選答案,考生可根據選項預測問題。這是聽力理解的一項重要任務,有助于考生盡快了解對話內容。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不同,它是一次性、單向且快速的,如果考生的識別速度較慢,就無法跟上錄音播放速度,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tài)。因此學生要學會預測問題,在理解問題的基礎上正確作答。
3.3 認真做好筆記,把握細節(jié)內容
考生在高考聽力測試中,不僅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問題與備選答案,抓住主要線索,還要連續(xù)、完整地聽對話,達到理解全篇內容的目的。在播放錄音時,要在第一時間捕捉與which、how、why、where、when、what、who等有關的內容,進而選出正確答案。由于我們主要是依靠記憶來回答聽力問題,但是當聽力材料中有較多內容以及復雜的人際關系時,很難只憑借大腦記憶來回答,此時就要用筆做一些簡單、扼要的記錄。教師在平時的聽力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有技巧地記錄重點內容,比如用一些簡單的符號或字母等做標記,既節(jié)省時間,又有助于正確理解材料。在聽題時要同時利用眼睛、耳朵、大腦和手,在聽的同時迅速思考,并且用筆作記錄。比如,材料中的地名、人物、數字等內容十分重要,屬于細節(jié)內容,很難單純利用大腦記憶所有與此相關的信息。所以,考試時考生要有選擇性、目的性地記錄內容,在聽完內容后可以盡快確定答案??忌谧鲇涗洉r,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簡單、明確、易記。由于記錄的目的是提醒自己,所以無需美觀、整齊地書寫,盡可能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符號或縮寫來標記,自己明白即可。
聽力測試的綜合性較強,能夠同時對學生的記筆記、理解、聽力、句法、拼寫、詞匯等方面的能力進行考查,而且聽力成績的優(yōu)劣對于英語學科成績的優(yōu)劣有著直接影響。教師要在明確高考英語聽力試題特點與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夯實語言知識基礎、培養(yǎng)聽音習慣、判斷對話背景等方式開展日常聽力訓練,逐漸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多滲透和傳授聽力技巧,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冷甜甜. 2016. 借助英文歌曲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性[J]. 瘋狂英語·教學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