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奔
由于大客戶采購額下降,劍牌農化近年來業(yè)績下滑明顯。同時,公司快速激增的應收賬款與庫存,或將影響其IPO進程
隨著IPO的重啟,許多農藥類上市公司也開啟了融資之旅,當前包括劍牌農化、京博農化、先達農化等多家公司。
以劍牌農化為例,本次公司擬登陸上交所,計劃募資4.1億元,用于農藥生產線改造(1.1億元)、營銷體系建設(9.8億元)、技術研發(fā)中心建設(0.8億元)與補充資金(1.2億元)共計4個項目。但《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以上幾家同類IPO公司中,只有劍牌農化在2014年營業(yè)利潤一項中出現(xiàn)了同比下滑,業(yè)績表現(xiàn)最差;另外,業(yè)績的下滑還伴隨著應收賬款與存貨的增加,表明公司當前經營處于低谷。
那么,劍牌農化業(yè)績不佳的原因是什么?高額的應收賬款與存貨又將如何處理?為了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當前經營情況,《投資者報》記者于近期向公司發(fā)出采訪提綱并致電相關負責人,并收到了相關問題的答復。
業(yè)績下滑源自客戶采購減少
2014年對劍牌農化來說是艱難的一年。
Wind數(shù)據顯示,2014年公司營業(yè)收入(6.5億元)同比下降9.5%,營業(yè)利潤(0.8億元)同比下滑20.1%。另外,2015年上半年公司僅實現(xiàn)營業(yè)利潤0.3億元,年化后依然下滑25%。公司近年來業(yè)績不佳的原因是什么呢?
對此,公司在受訪中表示:“2014年,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較2013年下降,同時帶來利潤規(guī)模下降。根據國內外銷售情況來看,2014年國內銷售收入3.9億元,較2013年增長16.3%,態(tài)勢良好。公司2014年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德國拜耳公司向公司的采購金額較2013年下降所致。其原因是2013年,由于國際農藥市場銷售情況好于預期,德國拜耳公司增加的原藥采購量較大,致使公司2013年境外收入較高?!?/p>
“一般來說,在一個原料采購大年后,通常有一個去庫存周期,2014年以來,德國拜耳公司向公司的采購量相對減少,但仍保持了一定的采購規(guī)模,德國拜耳公司仍是公司第一大客戶。近年以來,隨著公司在亞洲不斷開拓市場,尤其是與UPL Limited的合作不斷深入,公司在亞洲市場銷售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同時,公司擬在2015年開拓其他國際市場,以彌補德國拜耳公司采購減少導致的歐洲市場收入降低。公司將以對投資者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努力把公司經營好發(fā)展好,并且尋求資本市場的力量,讓公司更加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以良好的業(yè)績回報投資者?!?/p>
《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業(yè)績不佳與公司毛利率的下滑也存在一定聯(lián)系。2012年公司銷售毛利率為31.0%,但到了2014年該數(shù)字下降到27.9%,2015年中報為23.9%,又下了一個臺階。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大多數(shù)農藥類產品工藝簡單容易仿制,導致了毛利率的下滑。針對這種情況,公司計劃在2016年如何維持毛利率的穩(wěn)定?未來是否將加大高技術類產品的研發(fā)?
“公司在2016年及以后年份,穩(wěn)定和提高毛利率水平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劍牌農化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努力提高生產工藝水平和自動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目前已有5項工藝改造項目正在實施中;第二,進一步落實經濟目標責任制,實行定額考核,合理控制生產成本,2016年公司已把經濟指標分解到各生產單位和部門;第三,加強新產品研發(fā),目前有一批原藥產品和制劑產品在研究開發(fā)之中,投入生產后將對毛利率的提高產生積極作用?!?/p>
存貨、應收賬款激增
存貨與應收賬款的增長與公司經營息息相關,特別是公司業(yè)績不振的時候,公司的壞賬風險往往會加大。
以應收賬款為例,2015年中報該數(shù)字激增至1.6億元(2014年底時僅為0.9億元),營收占比也達到49%,是歷年來的最高水平。為何該數(shù)字在2015年會突然激增呢?
劍牌農化表示:“農藥使用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和季節(jié)性,因此二季度是國內農藥銷售的高峰,銷售額比較大,但是二季度的銷售貨款通常要到第三或第四季度才能逐步收回,因此從賬面上反映,半年報的應收賬款比較大,每年到年底前這些賬款基本收回,所以年報上的應收賬款數(shù)額就回到了正常狀況,2015年12月31日的財務報表上的應收賬款額為10971萬元?!?/p>
“從2013年至2015年末,公司1年期以內應收賬款占比均在94%以上,賬齡結構合理,處于正常狀況,回收風險較小。為控制壞賬風險,公司已按照會計政策充分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除應收賬款外,公司存貨水平也在逐年提升。2015年中報為3.1億元,而2014年底時僅為2.6億元。去除季節(jié)性因素,公司曾表示,國內銷售采取經銷商模式,經銷商的產品皆計算為公司的存貨。這是否表明公司產品在下游經銷商處銷售不佳?
劍牌農化負責人稱:“公司存貨占資產比重較高符合農藥行業(yè)的特點,由于農藥的使用具有較高的時效性,必須保持一定的存貨規(guī)模以滿足客戶需求。其次,2014年以來,農藥行業(yè)環(huán)保政策趨嚴,受此影響,部分中小農藥企業(yè)限產、停產,公司根據市場價格情況適當提高了原材料安全庫存水平,避免原材料市場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p>
“公司國內制劑銷售主要是經銷商代銷的模式,這一模式為國內大部分農藥廠商所采取。即公司向經銷商發(fā)出商品,經銷商在商品銷售完成后每月末與公司核對銷售清單,公司據此確認收入,因此經銷商處尚未銷售的產品均為公司存貨,并非公司下游經銷商銷售不佳。2013年至2015年公司制劑銷售復合增長率為17.28%,高于公司整體收入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