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政●
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zhèn)初級中學(225631)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設問的策略探討
胡家政●
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zhèn)初級中學(225631)
教師對學生發(fā)出提問,其目的不僅在于考查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起到調節(jié)課堂氣氛,調整講課節(jié)奏,引起學生注意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本文討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設問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對有關的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初中數學;課堂設問;有效性;策略
1.注意主題,圍繞中心進行設問
要讓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變得富有成效,做好課堂設問十分必要.要令設問達到預期效果,首先一點就是提出的問題要與現(xiàn)階段的教學內容相互適應,緊扣主題,問題最好能夠有一個系統(tǒng),能夠圍繞著知識點進行提問;并且,要注意不要讓不相干的問題干擾正常的課堂秩序,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考慮可以和可能提出的問題,并考慮如何將講解帶向這些問題,如何適時提出這些問題等.
2.由淺入深,滿足不同學生需要
同時,要注意學生間的差異.過于困難的問題可能使學習不太好的學生望而卻步,過于簡單的問題則會讓程度比較高的學生失去興趣.課堂提問應當面對全體學生.但由于學生水平的實際差異,難以做到兼顧.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問題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排列,難易有別.難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探索的興趣;簡單的問題則能夠讓學生建立信心.課堂設問的目的并不在于難倒學生,也不在于考查學生的知識點,而在于讓學生懂得學習的重點,激起學習的動力,因此應當注意讓問題能夠令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活躍課堂的氣氛.
3.目標明確,切合學生知識背景
此外課堂提問還應該注意問題與教學目標的相互符合,能夠切實符合學生的知識背景.設問的目的是什么,教師在提問之前一定要思考仔細,應當注意將學生在此設問之后的思考都能夠幾種在問題所要考察的知識點上,不可為無關緊要的地方浪費時間.也應當比避免使用花里胡哨的手法來表現(xiàn)問題,以免令學生的注意力過于分散.然后教師要注意問題的思考價值.這些問題應當既可以激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的興趣,又在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內容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得相應的知識點.教師應當注意所用語言的準確性,不要讓歧義的語言去干擾學生的判斷.在學生做出錯誤的判斷是,也要思考是否因為自己的提問已經在最先錯誤地引導他們.在提出問題之前先思考是不是這樣,能否對應知識點,有否歧義,然后再提出問題.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或失誤,應當首先思考原因,不可輕易下結論.
1.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提問
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提問,既是一種主題明確、目的性強、符合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的方法,也能夠令問題的出現(xiàn)更加自然,使設問這一教學手段運用得更為簡易的一種好方法.要使用這一設問策略,首先要關注學生生活,注意其喜好,并且對此進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將其與數學知識點相互結合,如何將其作為一個問題提出.為避免提問的突兀.教師可以用許多小問題來慢慢引導學生走向知識點.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提問的中心思想在于數學與生活的關聯(lián)性,給數學找出一個合適的使用方向,學生就會對其發(fā)生興趣,也可以促使其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的能力.
例如初中數學課程有一個“方差”的知識點.這個知識在學生眼里普遍覺得無用,沒有實際用途,但它可以切實反映水平的高低.如剛剛過去的里約奧運會,就可以作為設問的引子,將方差這一知識點融入其中,如用其來衡量兩個得分相近的射擊運動員水平的高低等.可以問“你們看了最近的奧運會了嗎?”“覺得哪個運動員水平更好?”“如何證明?”一步步將問題引向知識點,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發(fā)散思維的能力是衡量一個人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標準.即是不從事科研開發(fā)的工作,一個人具有發(fā)散性的思維,對其生活的好處也是無可比擬的.在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好奇心十分強烈的時候,通過適當的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并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這一點應當成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中心工作.要想培養(yǎng)學生具有發(fā)散性思維和聯(lián)想、想象能力,需要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注意問題答案的多樣性.世界上存在著以確定的解答解決問題的例子,也存在著多種可能的解答適用于同一個問題的情況.要想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就要注意防止學生思維的固化.
比如地磚鋪地問題,這是一個表述簡單且思索深邃的世界性難題.它要求用相同的形狀平鋪整塊地面,不能有空隙.這個問題有許多不同的解答,且它與相似圖形、對稱和平移等多個知識點有關,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使學生進行思考,既復習知識點的內容,又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針對學生思維的弱點發(fā)問
教師還要注意觀察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出現(xiàn)的思維薄弱點,并針對這些地方進行問題的設計.一些欺騙性和誤導性的問題有助于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思維中的盲點,使之更好、更全面地考慮問題.通過這類針對學生思維盲點的問題的提問,教師不僅可以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還可以令學生得到實實在在的進步.
提出一個問題有時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問題意識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考方法.教師在利用設問為課堂提供新鮮空氣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將思考后的學生問題作為自己有效設問的來源之一.
[1] 方厚石,韓修芳.數學課堂中學生有效互動的研究[J]. 中學數學月刊,2012(03).
[2] 羅強.讓數學課凸顯數學的文化價值——“兩角和與差的正弦”教學案例[J]. 中學數學月刊,2012(03).
[3] 殷堰工.對數學解題的認識與思考[J]. 中學數學月刊,2012(03).
[4] 金建明.摭談初中數學課堂引趣[J]. 中學數學月刊,2012(03).
G632
B
1008-0333(2016)35-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