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祥
論初中學生識字素質培養(yǎng)的策略
◎孫玉祥
識字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識字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卻是個老大難問題。本文根據(jù)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擴大中學生識字量的三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方法;識字教學
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知識”,在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素質與能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以識字為手段,在識字的同時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活動效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當前的中學生對識字和寫字越來越缺乏興趣,這既是應試教育一味重視語文成績造成的,也有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的影響。因此就要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中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地學習漢字、熱愛漢字。讓學生主動識字和寫字,教師就要發(fā)揮引導作用,也就是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中主動地去寫字,而且要把板書的規(guī)整和書寫的美觀當成教授語文的主要任務和重要特色。同時,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寫字水平和識字能力,也就是通過競爭讓學生愛上漢字、學習漢字。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六課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就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因為這篇文章比較長,而且魯迅先生用詞用字特別講究,有很多生僻字,因此可以通過小組或個人競爭的方式,讓學生找出生僻字,認識生僻字,默寫生僻字,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效率。
識字、寫字在初中階段有所停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的觀念造成的。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經過六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漢字的應用,了解了漢字的基本結構,而且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階段考查的字詞內容的確越來越少,所以很多教師就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了閱讀和作文上,忽略了識字和寫字。因此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首先就要轉變教師的觀念,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識字是培養(yǎng)中學生素質的關鍵,讓他們認識到只要寫好字、識多字才能更好地認識和學習中國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地把識字、寫字當成一個主要的教學任務,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寫好字、多認字。
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三單元的十三課時的《中秋詠月詩三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個契機讓學生寫好字、多認字,可以讓學生分組在黑板上默寫這首詞。由于這首詞比較長,可以分上下闋單獨默寫,這樣既能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這首詞,又能通過默寫讓教師了解學生寫字的具體情況,從而及時給予更正。
中國文字歷經千年而不衰,中國書法功不可沒,遙想當年的科舉制,其中一項主要的就是考查書法,可見書法的重要性。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書寫的不重視,學習書法的人越來越少。因此我們就應該在初中階段開設專門的書法課,我們開設書法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個個都成為書法家,而是讓學生寫好字,真正地重視漢字,當然書法課可以作為語文課的補充,也就是可以一周一節(jié)或一周兩節(jié),書法課可以由語文教師自己帶,也可以請書法比較好的教師親自授課。也可以讓學生學學毛筆字,了解中國書法的千年歷史,認識書法家的名帖名作,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學好硬筆字,掌握漢字結構,認識漢字內涵??傊谡麄€的學校范圍內形成學習漢字、學習書法的氛圍,讓教師和學生真正地重視漢字。學習漢字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素質,因此要通過開設書法課,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和寫字素質,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文化傳播的主要媒介就是中國的漢字,只有學會了漢字,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漢字,才能夠順利地對人進行知識的傳播。識字和寫字教育既是一種知識的獲得,又是中華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和寫字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一切語文學習的前提,也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更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基礎性教學。
識字和寫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僅影響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學素質,而且也直接關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初中階段是學生重要的成長時期,因此要通過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而識字和寫字是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轉變觀念,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重要性;學生要提高識字的積極性,主動地識字和寫字;學校也要因勢利導,開設專門的書法課,重視漢字,傳播中華文化。
[1]姚雪君;談談寫字教學[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朱克英;教給學生識字方法[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3]歐陽敏;我是怎樣抓識字教學和寫作訓練的[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4]書巖;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J];寧夏教育;1980年02期
[5]沈德立;關于漢字形音與形義聯(lián)系鞏固性問題的實驗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6]語文教學改革要全面考慮[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7]兩所小學集中識字的教學試驗[J];人民教育;1980年04期
[8]我縣開展集中識字教學試驗的情況[J];人民教育;1980年04期
[9]劉興御;不但好,也學得了[J];人民教育;1980年04期
[10]集中識字是成功的經驗[J];人民教育;1980年07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悅來初級中學 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