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唱是一門歷史悠久的且聲樂性極強的聲樂藝術,如今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對合唱音樂的可聽性有了標準,更對合唱藝術在表演過程中的“舞美”的可視性有了更高要求。但是為了更好地表達音樂,我們應該遵循著事物的客觀性去有\(zhòng)"揚棄\"的加入舞蹈。理性的把握好平衡,切勿失了主體。
【關鍵詞】合唱表演;舞蹈;身體藝術
一、喬治·桑塔亞納在其著作《藝術中的理性》(《Reason in Art》)中提到過:
藝術的產(chǎn)生是自發(fā)的,且在表達的同時大都分為兩種,一種能被自我控制的(有目的的沖動),一種是自己無法把握的(無目的的沖動)。初期的時候,行動始終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tài),如果這些有目的的沖動與無目的的沖動合拍,自發(fā)行動便成為一種自覺,其結果便因此而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那么,在我們對自己的目的有充分的認識下,更要嚴格根據(jù)其所處的環(huán)境來分析從而進行表達。合唱表演中的肢體動作豐富多樣,形式也各具特色。從文化的角度來說整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民族特色的歌舞合唱為主,這一類的歌舞,大多數(shù)是當?shù)乇久褡逶缙诘囊环N祭祀或者慶祝節(jié)日的載歌載舞的活動。如今,我們更應該稱之為一種文化。而另一類則是以一些合唱團為了更好的表達作品而添加的一些動作進行的表演為主,這也是我國當下的許多合唱團的一種表演形式。而當下,我國的合唱事業(yè)大多以學校,社區(qū),和單位團體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富含“純民族元素”的。所以如果我們要表演民族類型的合唱,那就須對要演唱的該類作品做足前期工作,要讓動作服務于音樂。
如果我們要演唱的作品屬于不是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就要對作品的“靈魂”進行深步剖析?!端鸽u》是一首童聲合唱,網(wǎng)上可以看到深圳百合合唱團表演的一個版本,孩子們的動作和題目“母雞”呼應,生動活潑的演繹了母雞的形象。細致的表演卻沒有并得到一致好評。由于不是壯族人,可能對該民族的文化不是很了解。但仔細研究會發(fā)現(xiàn)它是在20世紀80年代,經(jīng)由壯族研究學者搜集整理改編成的一部壯族童聲合唱?!八鸽u”也非我們生活中所見,而是一種叫做“水黽”的能夠依靠細如長針的四肢依靠水面張力并在湖上來去自如的小生物。負責編排的老師只在意了“母雞”二字以致于鬧了個笑話。相比較下,“八秒合唱團”在動作編排上似乎要嚴謹一些,非洲合唱《Ipharadisi》中的舞蹈和打擊樂完美的展現(xiàn)了作品風格。剛剛在IFCM世界合唱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的廣東省實驗合唱團,在閉幕式上演繹了一首侗族大歌,憑借著灑脫大氣的舞蹈丶自如的音色征服了現(xiàn)場觀眾。他們表演的雖非本民族文化,卻能恰當表達出作品內涵,個人覺得可為當下許多合唱團學習借鑒。
二、藝術是一種創(chuàng)造本能,其表達的觀念也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
喬治·桑塔亞納講到音樂最早與舞蹈緊密相關,使四肢具有爆發(fā)力量的激越節(jié)奏的同時也釋放出了聲音。不管何時何處,那種身體自我表達的欲望,以及協(xié)調性和感染力早已為我們對音樂藝術的欣賞\"埋下了伏筆\"。印尼的萬鴉老合唱團的成員大都是當?shù)厝?。在一次大師課上,有人問到關于合唱表演中的動作的問題。一部分人覺得萬鴉老合唱團在表演中動作太多了會不會影響到演唱中聲音的質量。而俊龍并
沒有說太多,他隨機選了幾名團員邊唱邊進行表演,動作隨著俊龍的節(jié)奏而變化。整個即興表演中,每個人的動作、神態(tài)都仿佛講述著歌曲。桑塔亞納稱傳統(tǒng)為一種在某一特定情形里自然發(fā)生后,將會在相似的情形里以相同的形式重復發(fā)生并且逐漸積淀下來的事情。而本能和習俗是不論是哪一種文化都有的一種特定的體現(xiàn)。萬鴉老極具當?shù)靥厣髌芬员硌莓數(shù)靥赜械奈幕募漓胄问綖橹?,演唱時會加入當?shù)靥赜械奈璧?。人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歌善舞,所以在表演上能更好的把握和表達作品。
身體姿勢是人類\"性本善\"一樣的初始性動作,大量連貫的身體姿勢則被稱為舞蹈。作為一種生理本源,身體姿勢由示愛或挑釁逐漸具有一種高度象征意義。從象形角度來看,中國古漢字“樂”仿若一人雙手舉著豐收的谷物在載歌載舞。所以,這種原始自然的身體藝術要比某些目的性的身體藝術更具歷史性。而這種狀態(tài)在與如今社會的接觸后也逐漸形成了規(guī)范,藝術也隨之而生,變成了一種能被我們自己所能控制的規(guī)范的丶有意識的狀態(tài)。因為肢體動作是隊員們隨心而生的,所以反而可以讓他們的聲音更加流暢。
三、藝術融合了功用性和自然本能
理解藝術的最好方法就是去研究藝術是怎樣時而產(chǎn)生于功用性,時而又來源于自然本能。這樣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人們在合唱表演中的表達方式。傅聰先生說過一\"音樂,則先有音而后有樂。\"也就是說我們要理性的去看待它。加拿大多倫多少兒合唱團的指揮Elise在講她的排練時提到因為她的團員是以變聲各期的中小學生為主,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表現(xiàn)天性的特點,會先理性選擇不同的作品,其中包括不同時期丶不同風格。如若我們沒有正確的分析作品而隨意編排合唱以及動作,則有可能鬧出一些笑話。不管舞蹈動作怎樣與否,重要的都是表達音樂,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成為一名自然流露而不失理性的歌者。只有這樣的歌者在一起表演時,才能表達出最令人為之傾狂的音樂。
【參考文獻】
[1]《藝術中的理性》(《Reason in Art》)喬治·桑塔亞納.
[2]《藝術:一種生命的形式一一蘇珊·朗格藝術生命形式理論研究》 包玉姣.
【作者簡介】
劉楠(1996.06.06~),女,河南大學藝術學院2013級本科生,研究方向:音樂表演合唱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