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歌劇《丑角》是由作曲家列昂卡瓦洛創(chuàng)作于1890年的一部以真實事件為創(chuàng)作素材,以一起兇殺案為藍本的著名歌劇,現(xiàn)實的題材,生動得刻畫了人間百態(tài)。它是意大利真實主義歌劇的經(jīng)典之作,與馬斯卡尼的《鄉(xiāng)村騎士》被譽為意大利真實主義歌劇的雙壁。本文主要從這部歌劇的風格流派、角色性格和主要唱段的分析等幾個方面淺論男主角卡尼奧的音樂表現(xiàn)。
【關鍵詞】男主角角色性格;主要唱段
一、男主角的角色形象
卡尼奧作為流浪劇團的團長,在他們的演出中也經(jīng)常扮演小丑角色,他幽默開朗,喜歡把快樂帶給人們,而且熱愛生活,放蕩不羈。歌劇的開場卡尼奧熱情地向大家介紹,今天的演出是一個小丑,他的妻子出軌了,然后他在戲劇中把他的妻子殺害了。人們對這種戲劇性的場面十分期待,幾個混混諷刺他要多注意內(nèi)達小心她會紅杏出墻,卡尼奧不屑一顧,且對人們說“戲劇跟生活是不一樣的?!彼窒嘈抛约旱钠拮觾?nèi)達。但是他并沒有料到舞臺上悲劇的情節(jié)會殘酷地降臨到他的身上,醉酒歸來的卡尼奧在告密小丑托尼奧的帶領下親眼目睹了妻子的茍且,憤怒的卡尼奧逼迫妻子說出情人的名字。但演出的時間即將到來,作為劇團的負責人,肩負著整個劇團的生機,并且當晚的票已經(jīng)售完,他不得不強忍暴怒上臺演出。這時,卡尼奧的另一個情敵托尼奧不懷好意地給他出主意,讓他在舞臺上找出內(nèi)達的情人??釆W無奈接受了這個建議,并唱出了整部劇最具感染力,也是無數(shù)男高音鐘愛的詠嘆調(diào)《穿上戲裝》,“演出吧,就在這瘋狂的時刻,不知道該說什么,做什么,但是還是必須要去演出,啊,你算什么人。你就是個小丑,笑吧。。。。?!弊詈髲娙讨@些委屈的卡尼奧,終于在感同身受的劇情中失控,殺死了內(nèi)達和她的情人西維爾奧。
二、男主角色主要唱段
(一)詠嘆調(diào)《穿上戲裝》的音樂分析
《穿上戲裝》這首詠嘆調(diào)是全劇最具感染力的唱段,極大地渲染了歌劇本身的戲劇性和主人公悲劇的遭遇,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了整部劇的悲劇效果。
伴奏開場是以定音鼓先輕后重地敲擊,瞬間鋪開了主人公傷痛欲絕的心情和現(xiàn)實的殘酷。隨后弦樂的突然加入使得聽眾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立即去感受這種令人窒息的情緒。接著是卡尼奧的宣敘調(diào):“演出吧,就在這瘋狂的時刻,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做些什么,但還是必須要去強迫自己演出,啊,你還算什么人,你就是個小丑!”。旋律中大量出現(xiàn)的切分和附點把主人公內(nèi)心的自嘲和悲痛心情發(fā)揮到極致。接著是一連串的仰天大笑,這是卡尼奧對內(nèi)心的郁結和傷痛的強烈宣泄,也是這首詠嘆調(diào)畫龍點睛之筆,其渲染能力讓聽眾酣暢淋漓。其后的詠嘆調(diào)部分,節(jié)奏徐緩、連貫,情緒上更像是一個人發(fā)泄過后的痛哭,在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傾訴作為一個小丑在臺上只能賣笑而失去自我的無奈。高潮部分強烈推進的節(jié)奏和情緒,不斷向上的音樂線條,大量的強弱對比,連續(xù)性的高音昭示了卡尼奧當時依然扭曲的內(nèi)心,也為后面情緒失控殺害內(nèi)達和西爾維奧做出了鋪墊。
(二)詠嘆調(diào)《我不再是小丑》的音樂分析
這一首詠嘆調(diào)是卡尼奧最重要的唱段之一,穿插于戲中戲里,使得觀眾瞬間從戲中戲里清醒過來,也是由戲中戲的戲劇轉向最后的悲劇的重要轉折。
歌曲開場是以卡尼奧所飾帕里奇奧醉酒回歸發(fā)現(xiàn)家中異常的喜劇性唱段開頭,在快要上場時卡尼奧聽到了內(nèi)達和西爾維奧偷情時那一句深情的告白“我今夜將永遠屬于你”。給后來的悲劇埋下了危險的種子,在戲劇性偷情俏皮和幽默的臺詞中卡尼奧終于被徹底激怒。唱出了“不,我不再是小丑,因為羞恥和報復的心令我面色蒼白,作為一個男人我要雪恥,沸騰的內(nèi)心要嗜血。。。。。?!边@首詠嘆調(diào)前半部分是以快速的節(jié)奏,不斷向上的旋律,大量的附點運用表達出卡尼奧當時不斷高漲的怒火,斥責內(nèi)達的水性楊花,訴說自己當年拯救了饑寒交迫的內(nèi)達,讓她免于餓死的命運卻換來如此回報。而歌曲的后半部分曲調(diào)瞬間由快速激昂變得柔美抒情,徐緩而連貫的音樂線條,級進抒情的旋律表達出自己對內(nèi)達的熱烈情感,“真希望是我看錯了,即使沒有愛也該有同情。。。我幸福的心成了犧牲品。。。我曾經(jīng)如此相信你更甚于上帝。。?!?。歌曲的結尾處也是全劇男主角的最高音,卡尼奧對內(nèi)達發(fā)出了惡毒的詛咒,這也激怒了一直在回避的內(nèi)達,同時內(nèi)達也對自己的愛情進行了堅定的表白。此時的卡尼奧在內(nèi)心極度矛盾痛苦的斗爭之后最終下定了殺死內(nèi)達的決心。
列昂卡瓦洛運用真實主義的新奇創(chuàng)作技巧,高超的腳本編創(chuàng)能力,把劇中角色的形象刻畫地淋漓盡致,貼近生活的劇情,高潮迭起的旋律無不勾動觀眾的情緒,嫻熟的作曲技法把劇情的矛盾性、戲劇性無限放大,使得簡單的劇情跌宕起伏,同時又避免了完全陷入角色的悲憤情緒,把音樂語言與戲劇效果最大結合起來,完全做到了劇情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掀起了當時歌劇創(chuàng)作的真實主義狂潮。
【參考文獻】
[1]范曉峰.聲樂美學導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
[2]張洪島.歐洲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3]孫遜.試論歌劇《丑角》的人物塑造及戲劇結構.北京.人民音樂.2012.
[4]居其宏.歌劇美學論綱.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蔣雄(1992~),男,河南大學藝術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