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晴,一個瘦瘦小小的女生,高二分班時進入我班。她成績不好,是各科老師公認的學習困難戶;性格時而開朗,時而封閉。
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她的一篇作文,寫的是對世界對他人的態(tài)度和感受,文中偏激和悲憤的思想讓我詫異萬分。我從側(cè)面打聽過她的家庭問題,但沒有得到答案。
一天下午,我正在辦公室備課,小晴進來,帶著哭腔說:“老師,今天晚上我能去你家住嗎?”我一愣,忙問:“發(fā)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不回家住呢?”“我爸今天不在家?!薄凹依餂]人嗎?”“有人,我媽在?!蔽腋泽@了:“和你媽鬧矛盾了嗎?”她含著淚說:“沒有,我是不會跟她鬧矛盾的!永遠都不會!”
我遞給小晴一張紙巾,她擦了擦眼睛,向我講述了自己不一般的身世。原來,她從小被父母抱養(yǎng),卻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上小學以后才來到這個城市。她對父母沒有太多印象,尤其是媽媽,她覺得媽媽一點都不喜歡她,天天都在忙著做生意;爸爸對她很好,她覺得唯一的依靠是爸爸??砂职衷趦赡昵盎剂似c,生活不能自理。最近,母親生意不好,脾氣愈發(fā)暴躁。終于,爸爸不堪壓力,說要回老家靜一靜……
“爸爸不在家,我感覺活得好沒意思,我不知道能干什么。”小晴無助地說。
聽完“故事”,我為她小小年紀就遭受到如此大的磨難而心疼,為她能信任地對我講她的“秘密”而感動,也為自己教了她一年多才了解她的情況而愧疚!
我鼓勵小晴給爸爸打個電話,告訴他她會永遠支持他,父女倆一起戰(zhàn)勝困難,讓他早點回來;同時,我和同學、老師永遠是她堅強的后盾。由于我家離學校較遠,交通不便,我安排班上一個和小晴關系較好的女同學多安慰勸導小晴,讓小晴今晚去她家暫住一宿。小晴跟爸爸通話后,明顯變開心了,她說爸爸明天就從老家返回。
事情還沒結(jié)束,小晴只是暫時情緒平復了,她和媽媽關系僵化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該通過怎樣的方式緩和他們的家庭關系呢?
機會來了。有一周,我要在班級上“感恩教育”主題班會課,我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反思對自己有恩的人,讓他們寫在紙上。班會當天,我還專門請了學校的錄像老師。
經(jīng)過層層渲染、處處鋪墊,學生的情緒都被調(diào)動起來了,當班會課進行到“談談自己的父母”時,我說要請幾位同學和大家分享故事。我點了小晴。小晴有些慌張地說:“老師,我沒準備好?!蔽夜膭钏骸澳愣紝懥藵M滿的一張紙,相信你!一定行!”
終于,小晴站上講臺,她說:“我一直以為我是最不幸的,是沒有人疼愛的孩子??晌仪皫滋炻牭綃寢寣Π职终f,為了讓我能順利考上大學且沒有后顧之憂,她已經(jīng)預留好我的大學學費。我誤解媽媽了,其實,她過得很不容易,她經(jīng)常一個人偷偷哭泣,她承擔了普通人承擔不了的重任……”那一刻,全班同學都哭了,就連坐在后邊聽課的老師,以及攝像老師都淚光閃閃。
教師是什么?教師是一份心靈與心靈交流的職業(yè),教師是一份走向、感知孩子們精神世界的職業(yè),教師是一份和孩子們一起承擔酸甜苦辣的職業(yè)。因為學生的感動而感動,因為學生的悲傷而悲傷。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陸家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