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個樸實的教育理念: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但是,夸什么?如何夸?由誰來夸?不一樣的方式,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效果。
能用照片夸,就不用語言夸。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用手機拍下同學們感人的生活細節(jié),然后展示出來,在鼓勵少數(shù)學生的同時,也能激勵更多的學生。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方式,不失為一種十分有效的賞識手段。無論是彎腰撿拾垃圾、認真打掃衛(wèi)生,還是伏案勤奮學習、課堂上積極發(fā)言,當我把這些美麗的瞬間在班級、年級、學校展出,并分享到家長群里時,溫暖的不只是當事人。
能請別人夸,就不自己夸。表揚通過間接的方式傳進被表揚者的耳朵里時,往往會讓人備感珍貴和幸福。同班同學是我最親密的合作伙伴,除此之外,我還會借學生家長、最受崇拜的任課老師、學生兒時的老師之力,通過口頭、書面等各種形式表達對學生的賞識。讓家長給學生寫“頒獎詞”,讓學生最崇拜的語文老師鼓勵學生學好數(shù)學,這些方式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嵗蠋煟浅8兄x您的創(chuàng)意安排。當我女兒閱讀著她小學班主任寫給她的信時,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沒想到從前的老師依然在關注著她,依然記得當初她在學校點點滴滴的優(yōu)秀表現(xiàn)?!边@是我在高三“十八歲成人儀式”活動后收到的一則家長短信。我首先請家長找到孩子小學或初中的老師,告知他們孩子現(xiàn)在的狀況,然后請他們寫封信給曾經(jīng)的學生。接到以前班主任的真誠祝福和激勵,這批早已厭倦了父母和老師嘮叨的孩子,無不重拾信心,奮進前行。
能用細節(jié)夸,就不籠統(tǒng)夸?!袄蠋?,每次聽你在臺上宣讀同學們的周記內(nèi)容,我心里都暖暖的。我很認同你說的,人是需要鼓勵的,愛是需要表達的,心是需要溝通的?!睂W牛說的是我在每周一的班隊活動課上組織的一個常規(guī)活動“今天,我要夸夸你”。我每周都把學生周記中的部分內(nèi)容拍成照片,做成課件,然后一一宣讀。我會對他們“夸人”的格式做出統(tǒng)一的要求,使用“我看到(用細節(jié)陳述事實)……我感到(表達感受,確認事實的可貴)……我期待(表達期望)……”的格式,即用描述性語言代替評論式語言。且堅持“夸具體不夸全部,夸努力不夸聰明,夸事實不夸人格”的原則。這項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同學們的普遍支持。
能用“而且”,就不用“但是”?!败奋?,老師周末經(jīng)??吹侥阍趫D書館做題、整理錯題,感覺你對數(shù)學越來越投入。但是,如果你能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你的數(shù)學成績將會越來越好。老師堅信你會做到!”這是我寫給一個“數(shù)學困難戶”的紙條。事后,她的回復也充滿著歡快。如今,很多老師都意識到了批評之前要先夸夸學生,這種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的確符合心理學上的“三明治”效應,但其側重點依然在批評而不在鼓勵。如果把“但是”改為“同時”,批評的成分就降低了,如果再把它改為“而且”,整個交流的側重點就集中在前面的表揚部分。一詞之改,效果加倍。
愿意聽好話,樂于受到表揚和肯定,這是人渴望得到接納和認同的正常心理需求。但是,避免讓學生被夸獎綁架,需要我們從一些過多過濫、不切實際的賞識誤區(qū)中走出來,真正發(fā)揮夸獎帶來的正能量。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