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容,蔣榮樹,陳金嬋
(簡陽市教師進修學校,四川 簡陽 641400)
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差異研究
——以簡陽市中小學教師為例
朱水容,蔣榮樹,陳金嬋
(簡陽市教師進修學校,四川 簡陽 641400)
本研究在課題一階段《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查——以簡陽市中小學教師為例》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探討簡陽市中小學教師在不同心理健康狀況下的心理資本差異,以期找出教師優(yōu)勢心理資本,為后續(xù)教師心理問題干預研究提供方向。結果表明:教師心理越健康,其總體心理資本更好,在具體心理資本上,心理健康狀況越好的個體,其能長期保持樂觀、希望;在面對挫折時,韌性更強,更能沉著應對;在生活、工作中具有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更多體驗到滿意,緩解壓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心理資本
隨著21世紀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出現(xiàn),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不再僅僅是“缺陷心理學”或“醫(yī)學心理學”模式,而是注重人性的優(yōu)點,注重通過激發(fā)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幫助個體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心理資本正是個體所具有的一種積極的內在心理品質,擁有心理資本優(yōu)勢的個體,其心理健康狀況更好,更能承受挑戰(zhàn)和變革,更能順利度過逆境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因而,本研究希望通過對不同心理健康狀況教師的心理資本的比較,以期找到有利于教師心理健康的優(yōu)勢心理資本,從而為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提供干預方向,希望通過提高教師自身的內在優(yōu)勢來幫助教師做好心理保養(yǎng)。
1.1 數(shù)據(jù)來源
采用課題一階段《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查——以簡陽市中小學教師為例》數(shù)據(jù)中的教師總體心理健康數(shù)據(jù)和教師心理資本數(shù)據(jù)①。
1.2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找出教師優(yōu)勢心理資本,特將教師總體心理健康水平按照27%的標準分為心理健康狀況最好、中等和最差三類??疾煨睦斫】禒顩r最好的教師在不同心理資上是否均優(yōu)于還是部分優(yōu)于心理健康狀況最差的教師。
2.1 中小學教師不同心理健康狀況下心理資本總體上的差異分析
表2 中小學教師不同心理健康狀況下心理資本總體上的差異分析
由表2可知,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最好的個體,其心理資本總體上優(yōu)于狀況最差的個體,這與前期研究結果一致,即教師心理健康程度與其心理資本顯著正相關。
2.1 中小學教師不同心理健康狀況下具體心理資本上的差異分析
表3 中小學教師不同心理健康狀況下具體心理資本上的差異分析
由表3可知,心理健康狀況最好的教師在不同心理資本上均優(yōu)于心理健康狀況最差的教師。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心理越健康,其更具有希望、樂觀的品質;在面對挫折時,韌性更強;在生活、工作中等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3.1 中小學教師不同心理健康狀況下具體心理資本上的差異分析
上述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越好,更能充分發(fā)揮其心理資源的優(yōu)勢。例如:個體對樂觀、希望的保持,使其能長期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對生活、工作等更能保持一種積極的預期,為個體在調節(jié)心理健康時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內在資源。堅韌性是一種能夠保護個體免于應激傷害的一種特質,其可以幫助個體緩沖壓力對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能在應激事件中激勵人們不懼困難,勇敢應對挫折;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中相信自己擁有某種技能,使自己在該情境中能正確有效的行動。高自我效能感能提升個體對工作的滿意度,進而緩解在超負荷工作及高工作要求下產生的工作倦怠和工作壓力
既然教師心理資本高低影響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心理資本對教師心理健康的貢獻量達到1.6%(《中小學教師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以簡陽市中小學教師為例》)。因而在教師心理健康的預防和維護方面,除了給予其外在的支持外,我們還可以從教師自身的心理資本著手,通過對其內在品質:樂觀、希望、韌性和自我效能感的塑造,從而充分調動各種資源要素來支持個體應對壓力。
3.2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維護策略(心理資本角度)
樂觀和希望是個體所持有的一種普遍的、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要幫助教師長久保持樂觀和希望,那首先就得幫助教師改變消極的認知觀念,改變其對問題的錯誤歸因;其次,就是改變個體對待問題的應對方式,由以往的消極、逃避等應對方式向問題中心的解決策略方式的轉變;最后,增加其成功的體驗和多渠道的社會支持,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對未來充滿期待。
韌性是個體在面臨逆境、困難或其他重大生活事件時的有效應對和良好適應,是個體在挫折中的一種抗逆力。對于教師,常常遇到班級管理方面的挫折和教學質量方面的挫折,要提高個體這種抗挫折能力,首先須提高教師本身的專業(yè)技術能力,讓教師定期參加專業(yè)能力培訓、教學研討和班主任培訓;其次是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祛除內心堆積已久的心理垃圾,讓教師長期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最后,營造一個和諧的、團結互助的工作環(huán)境,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持。
班杜拉認為,人們接受并整合來自實踐的掌握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說服以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生理和情感狀態(tài)等方面的效能信息,從而形成和改變自我效能。因此,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同樣可以從上述四個方面加以提高。第一,增加教師對成功的體驗,這是獲得自我效能最重要的途徑,也是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得以鞏固的基本途徑,學??梢愿鶕?jù)教師們各自的能力優(yōu)勢加以任務委任,教師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上不斷體驗成功,從而提升自我效能感;第二,增加替代性經驗,學??梢酝ㄟ^示范課形式為大部分教師提供教學示范,從而使教師在類似的教學情境中能有所參考,從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增強自我效能;第三,培養(yǎng)教師調節(jié)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的能力,例如緊張時的放松技術以及情緒管理的ABC理論療法的訓練,將有助于教師在面臨緊張或焦慮等情緒時能自行調控,從而避免做出錯誤的行為,影響個體的自我效能;第四,語言的說服,主要是對于個體而言重要的他人或權威的他人的評價,因而作為學校領導,要善于對教師進行評價,要持有實事求是、積極鼓勵的信念,否則夸大其詞,消極評價都將降低教師的自我效能感。
教師心理越健康,其總體心理資本更好,在具體心理資本上,心理健康狀況越好的個體,其能長期保持樂觀、希望;在面對挫折時,韌性更強,更能沉著應對;在生活、工作中具有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更多體驗到滿意,緩解壓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注釋:
①數(shù)據(jù)來源:課題一階段《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查——以簡陽市中小學教師為例》數(shù)據(jù)。
[1]周阿妮.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心理資本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溫娟娟,鄭雪,張靈.國外樂觀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7,15(1):129-133.
[3]Kobasa SC.Stressful life events,personali ty and heal than inquiry into hardiness[J].Journal of Pers onal 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37(1):1-11.
[4]Maddi SR,Richard H,Deborah MK,et al.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 of hardiness,III:Relationships with repression,innovativeness,authoritarianism,and per formance[J].Journal of Personal ity,2006,74 (2):575-598.
[5]江紅艷,孫配貞,祖?zhèn)?電大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的關系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48-52.
[6]張西超,胡婧,宋繼,等.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職業(yè)壓力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教育. 2014,(1):200-206.
[7]李旭.初中教師幸福感與工作壓力,心理資本的關系[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8]張闊,張賽,董穎紅.積極心理資本:測量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0,8(1):162-165.
AStudyon the Differences of Teachers'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ACase Study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Jianyang ZHUShuirong,JIANGRongshu,
CHENJinchan
(Jianyang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Jianyang Sichuan641400)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teachers'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in Jianya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ntal capital differenc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Jianyang City under different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to find out the advantages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teachers, and provide direction for follow-up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eachers is better, their overall psychological capital is better. In the specific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e better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individual, the people can maintain long-term optimism and hope; in the face of setbacks, they are stronger; with high self-efficacy,they can experience more satisfaction in life and work.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Teachers;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Capital
B848
A
1672-2094(2016)06-0073-03
責任編輯:張隆輝
2016-07-13
“十二五”規(guī)劃全國重點課題“中國創(chuàng)新教育建設與發(fā)展研究”(項目基金號:CTF120842)子課題《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朱水容(1989-),女,四川資中人,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
蔣榮樹(1964-),男,四川簡陽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
陳金嬋(1976-),女,四川簡陽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