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芳,劉莉莉,涂國芳,陳先云,宋曉燕,邵惠明
Survey of status quo of accidental injury of children in Chengdu City
Zhao Xiufang,Liu Lili,Tu Guofang,et al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610041 China)
?
成都市兒童意外傷害現狀調查
趙秀芳,劉莉莉,涂國芳,陳先云,宋曉燕,邵惠明
Survey of status quo of accidental injury of children in Chengdu City
Zhao Xiufang,Liu Lili,Tu Guofang,et al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610041 China)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兒童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情況、傷害類型及其結局,為進一步的干預提供依據。[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回顧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8月成都市兒童意外傷害發(fā)生現狀及原因。[結果]兒童意外傷害各年齡段均有發(fā)生;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為1.57∶1;農村多于城市,比例為1.69∶1;意外傷害種類多樣,以中毒占多數(65.3%),其次為各種動物咬傷、溺水、燒/燙傷等;絕大部分(76.9%)可以治愈。[結論]兒童意外傷害是危害兒童健康的重要原因,以男孩居多,應引起社會各部門的關注,提高兒童安全意識,預防意外傷害,保障兒童安全。
關鍵詞:兒童;意外傷害;現狀;意外種類;治療結局;安全
意外傷害(unintentional injury)也稱為意外事故(unintentional accident),是指突然發(fā)生的各種事件或事故對人體所造成的損傷,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分為非致命傷和意外死亡。兒童意外傷害是一個重要的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及發(fā)展問題,也是兒科領域的一類常見疾病。意外傷害已成為世界各國0歲~14歲兒童的首位死因,也是大多數國家兒童致傷、致殘最主要的原因,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3]。同時意外傷害所致的住院治療、殘疾以及死亡給每個受傷兒童家庭、國家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為了解成都市兒童意外傷害發(fā)生現狀,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13年9月—2014年8月成都市兒童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情況。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收集5所醫(yī)院(二級醫(yī)院2所和三級醫(yī)院3所)2013年9月—2014年8月所有在急診和兒科住院的兒童意外傷害病例,包括中毒、動物咬傷、燙傷/燒傷、氣道/消化道異物、交通事故、溺水、電擊、墜落等。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成都市兒童意外傷害調查表”進行調查,內容包括患兒性別、出生日期、戶籍所在地、居住地、發(fā)生時間、意外種類、治療經過及治療結局等。
1.2.2資料收集方法資料收集前告知資料收集員調查表中內容、要求及收集方法,收集時直接在電子表格中填寫,資料回收后檢查有無漏項及邏輯錯誤,如出生日期在發(fā)生日期后等,再將各醫(yī)院的資料匯總。
2結果
2.1一般資料意外傷害兒童年齡4 d至14歲>(5.25歲±4.09歲)。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為1.57∶1。農村兒童意外傷害發(fā)生率高(62.8%),農村多于城市,二者之比為1.69∶1。所有意外傷害中以中毒最多(65.3%),絕大部分(76.9%)可以治愈。見表1。
表1 意外傷害兒童的一般資料(n=242)
2.2不同性別、居住地意外傷害兒童年齡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居住地意外傷害兒童年齡比較
2.3不同性別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情況比較
2.3.1不同性別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類型比較(見表3)
2.3.2不同性別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地區(qū)差異比較(見表4)
表3 不同性別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類型比較 例
表4 不同性別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地區(qū)差異比較 例
2.3.3不同性別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結局比較(見表5)
表5 不同性別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結局比較 例
2.4不同居住地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種類及結局比較(見表6、表7)
表6 不同居住地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種類比較 例
表7 不同居住地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結局比較 例
3討論
兒童意外傷害是威脅兒童健康的重要因素。調查的5所醫(yī)院1年中共收治兒童意外傷害病例242例,各年齡段均有,最小4 d(喂錯口服藥),最大14歲;男女比例為1.57∶1,這與吳康敏[1]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男孩的性格特征有關。農村多于城市,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多,主要照顧者為祖輩,這也是意外傷害容易發(fā)生的原因之一。意外種類繁多,包括中毒、各種動物咬傷(如蛇咬傷、蜂蜇傷等)、溺水、燙/燒傷、消化道異物等,其中中毒占多數(65.3%),這可能與本次資料收集的方式及收集地點(醫(yī)院)有關,而其他相關調查多是在社區(qū)、幼兒園和學校完成,有些輕微的意外傷害沒有到醫(yī)院進行治療。治愈186例,占76.9%,僅4例死亡,另外21例因自動出院和轉院而不知最終結局;本次調查的5所醫(yī)院中,其中3所為三級甲等醫(yī)院,醫(yī)療護理技術強,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但是仍有部分患兒因好轉即出院或病情過重而放棄治療自動出院。
兒童意外傷害性別間無年齡差異,但是地區(qū)間具有年齡差異,農村孩子發(fā)生意外的年齡偏大。城市中學齡前和學齡兒童基本入托、入學,接受教育的機會多,且有人監(jiān)管;而農村特別是留守兒童及學齡前兒童入托率相對較低,接受教育的機會相對少,監(jiān)管困難等可能是發(fā)生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城市與農村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種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是由于本次調查樣本量較少,且資料來源于醫(yī)院中的病例有關。治療結局也無性別和地區(qū)差異,本調查樣本量少,而意外傷害種類多,分類分析較難;再者,本次調查的病例中絕大部分來自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醫(yī)院根據意外種類及病情進行了規(guī)范的救護,治療結局好。
兒童意外傷害是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其發(fā)生與兒童個人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有著密切關系。我國已將兒童意外傷害納入21世紀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日程中,社會各部門應共同協助,提高兒童的安全意識,預防意外傷害,保障兒童安全。
參考文獻:
[1]吳康敏.我國兒童意外傷害現狀及干預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10):1009-1012.
[2]楊漢軍.兒童意外傷害分析與預防措施[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08,15(3):249-250.
[3]宮麗敏.兒童意外傷害的現狀與干預[J].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2010,1(4):213-214.
(本文編輯范秋霞)
(收稿日期:2015-03-29;修回日期:2015-12-11)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8.017
文章編號:1009-6493(2016)03B-0952-02
作者簡介趙秀芳,副主任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610041,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劉莉莉單位:610041,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涂國芳單位:610041,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yī)院;陳先云單位:610041,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宋曉燕單位:610041,成都兒童??漆t(yī)院;邵惠明單位:610041,崇州市人民醫(yī)院。
基金項目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課題,編號:2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