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陽
十八大以來,政府和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xiàn)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更加受到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經濟社會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預決算公開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和新要求,現(xiàn)從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角度,對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研究新常態(tài)下國家治理和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的預決算公開對策和建議。
一、關于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的重要性
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是政府財政管理的重要改革,對于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建設廉潔政府、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設法治政府的現(xiàn)實需要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缎畔⒐_條例》中明確將財政預算、決算報告,財政收支情況列為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預決算信息已成為各級政府的法定義務,這使得公開政府和部門的預決算信息成為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預防腐敗違紀的客觀要求
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能有效促進財政資金規(guī)范、安全、高效運行,完善財政管理制度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預算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從根本上杜絕預算執(zhí)行中的違規(guī)違紀問題,促進政府行為的廉潔高效。
(三)保障群眾民主權利的前提條件
推進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有利于政府按照老百姓的意愿來管理財政資金,保障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預決算公開本身就是民主互動的過程,有助于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有利于實現(xiàn)老百姓依法參與民主決策、管理和監(jiān)督的權利,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
(四)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預決算公開能有效加強各預算單位的預算編制工作,規(guī)范財務管理,加強資金收支監(jiān)督,確保資金科學有效使用;能健全內控機制,規(guī)范政府采購及結算行為,嚴控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同時促使預算單位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學習培訓,更好地為領導提供經濟決策。
二、現(xiàn)階段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存在的主要問題
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工作已進入全面深化推進階段,各級政府積極采取多種措施著力打造陽光財政,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加以研究解決。
(一)公開主體不夠主動
過去很長時間里財政預決算信息都屬于“國家機密”,不少政府部門已習慣密而不宣的工作模式,這種狀況雖已慢慢改善,但仍對信息公開較為排斥,持有觀望和謹慎態(tài)度。另外很多人認為公開就是亮家底,有“家丑外揚”的錯誤情緒,信息公開時能拖就拖,能不公開就不公開,公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
(二)公開內容不夠細致
預決算公開信息不夠細化,公開的內容局限于類,并沒有細化到款和項,使得公開的誠意與意義大打折扣。公眾只能看到一個區(qū)會議費預算有上百萬元,但是看不到 “天文數(shù)字”背后的“來龍去脈”, 籠統(tǒng)的數(shù)據(jù)所掩蓋的恰恰是關鍵性問題,因此公眾就無法知道資金誰在使用,具體用在哪里,也無法評判這些支出是否必要和合理。
(三)公開方式不夠通俗
預決算報告有很強的專業(yè)性,難懂又枯澀,所謂“術業(yè)有專攻”,沒有經過專業(yè)培訓的公眾看起來很吃力,很難從復雜的預決算報告中解讀出有用的信息,其實這隱含著政府是否愿意向公眾出讓預決算監(jiān)督權的問題,讓百姓看得見卻看不懂,更也談不上監(jiān)督,預決算公開就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四)公開互動性不夠強
公開本應是一個互動過程,但政府與公眾之間缺乏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政府對公眾的關注、質疑、批評不能及時交流和回應。同時從社會公眾角度看,也存在積極性不高、權利意識不強以及輿論環(huán)境不成熟等等問題。
三、進一步推進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的思考和建議
(一)轉變理念、主動公開
首先要充分認識政府的部門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付諸于行動,真正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破除主觀不愿公開的錯誤理念,轉變思想觀念,增強公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公開機制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同時要確保人員配備精良、業(yè)務培訓到位,建立自上而下并執(zhí)行有力的工作機制。二是制度要規(guī)范化。各級政府應制定與本地區(qū)相適應的《預決算公開細則》,明確公開的總體和具體要求,包括公開的主體、內容、時間、網址及問責制度,為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注重公開方法、內容通俗易懂
預決算公開要注重方法,增強預決算信息的可讀性。公開形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信息的有效性,如果公開的只是單純的數(shù)字,缺少必要的解釋說明,公開的意義便大打折扣,因此應用盡量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的圖表來表述,以便人大代表審議和公眾的監(jiān)督,可以委托專家認真研究預決算公開的技術和方法。
(四)加強宣傳、全方位監(jiān)督
一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對政府預決算的監(jiān)督意識,積極擴大社會公眾對政府預決算的參與性。二要充分發(fā)揮各級人大的作用,使人大參與政府預算的程度和水平得到實質性的保障和提升。三要加強預決算公開的信息平臺建設,讓公眾能進行長效監(jiān)督,促進財政資金運行更規(guī)范。四要加強審計部門監(jiān)督,依法履行監(jiān)督職責,強化預算決算管理。五要加強輿論媒體的監(jiān)督作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幫助社會公眾正確理解和理性認識預決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