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安琴 盧昱宇 陳 罡 馮偉民 樊平聲 韓慶余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14)
?
保健蔬菜—面條菜的高效優(yōu)質栽培技術
管安琴盧昱宇陳罡馮偉民樊平聲韓慶余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14)
摘要:面條菜是1種藥食兩用型綠色保健蔬菜,本文介紹了面條菜的特征特性、營養(yǎng)價值及保健功能,研究并總結了南京地區(qū)面條菜的設施栽培技術。
關鍵詞:面條菜;栽培技術;營養(yǎng)價值;保健功能
面條菜(Silene conoidea L.),又名面條棵、麥瓶草、米瓦罐、香爐草等,是石竹科麥瓶草屬植物,集食用、藥用及觀賞價值于一體。面條菜食用部位為肥嫩的葉片和幼莖,質甜味美,營養(yǎng)豐富,富含維生素、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全草及嫩莖葉入藥,有潤肺止咳、涼血止血的功效。2012年我們引進面條菜在南京等地試種,發(fā)現其耐低溫、抗嚴寒,適合冬春栽培,是1種亟待開發(fā)推廣的新型綠色保健蔬菜。
面條菜為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 80cm,全株有腺毛,莖直立,節(jié)部膨大,叉狀分枝;葉對生,基生葉略呈匙形、莖生葉披針形,中脈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粉紅色,花瓣5枚,倒卵形,花期較長,觀賞價值較高[1],花柱3根,細長,萼筒長1~ 2cm,基部膨大,上部縊縮如瓶狀;蒴果長卵形,每果種子數多,一般有100粒左右,種子近腎形,紅褐色。面條菜耐嚴寒,喜冷涼,種子發(fā)芽適溫6~10℃,超過20℃種子不發(fā)芽[2];生長適溫15~25℃,低于10℃生長緩慢、高于25℃品質變差。
面條菜營養(yǎng)較為齊全,粗纖維含量高于薺菜和馬蘭,有助于預防冠心病、糖尿病、結腸癌和便秘等;維生素C含量是馬齒莧的3倍多,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還可以緩解鉛、汞、鎘等重金屬對機體的毒害作用。此外,面條菜中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等,礦質元素含量也比較豐富,如K、Ca、Mg、P、Fe等,其中Fe的含量高于薺菜和馬蘭。面條菜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包含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作為蔬菜食用,面條菜中的硝酸鹽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標準[3]。
3.1適期播種
南京地區(qū)秋冬季設施栽培面條菜,一般于寒露(10月8日左右)~霜降(10月23日左右)播種,小雪(11月22日左右)之前仍可播種;春季栽培,溫度達到6℃以上即可播種,播期可延長至4月底。面條菜種子對環(huán)境溫度非常敏感,溫度超過20℃種子處于休眠狀態(tài)不發(fā)芽,一旦溫度降到發(fā)芽適宜溫度,種子很快就會發(fā)芽。所以,各地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及設施條件安排適宜的播期。
3.2整地施肥
面條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宜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種植。面條菜種子細小,播種前需精細整地,深翻30~40cm,每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1500~2000kg作基肥,細耙2~3遍,整平,筑寬120cm、高15cm小高畦。
3.3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與細土按1∶10混合均勻,均勻撒播,667m2用種1kg左右。撒種后,用釘耙淺淺耙一下,使種子和土壤充分接觸,同時使種子覆土厚0.2~ 0.5cm,隨后均勻噴撒1次透水。清明前后播種,此時溫度比較適宜,一般3~4d即可出苗,7d齊苗;10月初播種,此時溫度偏高,出苗相對較慢,一般10d左右出苗,半個月基本齊苗。
3.4田間管理
面條菜食用部位為幼嫩植株,采收早晚、產量高低與肥水管理好壞密切相關。面條菜根系分布較淺,整個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尤其春季栽培時,生長期較短,生長速度較快,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適時追肥。合理配施氮鉀肥,既可增加面條菜的葉面積,又可提高其葉綠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同時有效增加產量、改善品質[4]。春季生長盛期可撒施或通過水肥一體化設施每667m2追施尿素2kg、磷酸二氫鉀1kg,每15d施1次;秋冬季生長期較長,生長速度較慢,每月追肥1次以上。秋冬季墑情不足需要補水時,以輕澆、勤澆為原則,選擇在晴天澆水。
3.5采收
植株長有12~16片葉時即可分期分批采收。南京地區(qū)設施栽培,10月15日左右播種,約90d即可采收,可先選密集處間苗式1次性采收,后選粗壯茂盛的大棵掐主頭采收,留下細弱分枝待長大后再采。一般可采收到3月中旬,采收期長達2個月。清明前后播種的面條菜,35d左右即可采收。春季栽培一般選擇間苗式采收或直接一次性采收,667m2產量1500~2000kg。
3.6藥食兼用
面條菜性味淡、苦、涼,全草入藥,有止血、調經活血等功效,對鼻衄、吐血、月經不調、小便下血、肺膿瘍等病癥均有療效[5]。肥嫩的葉片和幼莖可同普通葉菜一樣食用,風味頗佳,家常食用方法很多,可涼拌、熱炒、做湯、拌餡等[6]。
參考文獻
[1]顏永杰,謝海峰,高昂,等.藥用植物麥瓶草研究概況[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3(4):91~93.
[2]李愛蓮,張紅.米瓦罐種子發(fā)芽特性的研究[J].種子,2011,30(1):75~76.
[3]張健,劉美艷.米瓦罐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J].營養(yǎng)學報,2005,27(1):75~76.
[4]馬光恕,謝秀芳,夏世龍,等.氮鉀配施對麥瓶草(面條菜)生理指標、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土壤,2014,46 (1):188~192.
[5]滕崇德,李繼瓚,楊懋琛,等.六、理血藥(一)止血藥米瓦罐[J].山西醫(yī)藥雜志,1976,S1∶51.
[6]劉學東,秦水亮,李東霞.野菜佳品—面條菜[J].農村百事通,2009(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