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慧
效率就是生命。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是當今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熱點,這一點更是語文教育改革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途徑之一。那么如何提高語教學效率?如何突出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合理、有效的 設置問題成了關鍵。
一、問題設計要圍繞課標要求,緊扣課文重點
問題是教學目標的具體表述。有效的問題應該是“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主導文本研讀、對話的大方向,提綱挈領引導學生縱覽全局,感悟全篇,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盡可能多的學生來參與思考討論探究,做到以“問”立骨。
二、問題設計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睈垡蛩固乖f:“符合興趣的學習能使學生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保持對所學知識的濃厚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根本秘訣?!笨鬃右舱J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人做他有興趣的事情時,總是心馳神往,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成功的幾率也高。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習變得輕松快樂。如在《白公鵝》的教學中,先通過課堂激趣,讓學生說 白公鵝并表演,學生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在這種激情高昂的時刻,讓學生用朗朗的書聲體會賞析本文中作者語言的形象、生動——文中的比喻、擬人、反語佳句;去和作者溝通心靈,領悟體驗作者如何與動物,與生活對話,讓學生在心靈互換中進行閱讀和寫作實踐。再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行文的結(jié)構以后說:你最喜歡哪一段?并說出你為什么喜歡?并要求學生有感情的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這樣學生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在引導學生欣賞了最喜歡的段后,我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走進“動物——人類的朋友”使學生在心靈互換中有了寫作的沖動,此時老師叫學生起來和他們開始對話,學生在聯(lián)想及再造情緒的過程之中,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加深了對作品深層含義的理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
三、問題設計要從實際出發(fā)
維果茨基認為,學生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既有水平,二是可能達到的水平。教育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也不是遠遠高于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而是稍稍高于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因此,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上,必須從學生的實際經(jīng)驗出發(fā),并以此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引導其從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生長出新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
四、問題的設計要有梯度
問題是研讀的線索,每個問題都可以僅僅看成是研讀思維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梯級。問題設計應該統(tǒng)籌全局,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做到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形成梯度,逐步推進,達到高潮,符合學生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從一個問題思考引發(fā)另一個問題甚至是連續(xù)問題的思考,形成“追問式”研讀思維模式。一堂課通過一個個問題,使研讀過程循序漸進,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堂結(jié)構更顯嚴密,發(fā)展學生言語能力的同時,更能訓練其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如《找駱駝》一文,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商人丟失的駱駝有什么特點?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商人找到駱駝后心里怎么想,會對老人說些什么?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這樣三個有梯度的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總之,有效的預設問題是語文教學高效的必要前提,是活水之源,是開啟智慧的金鑰匙。愿每個人都能握好這把金鑰匙,在預設中溶進我們教師的匠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閃亮起來。讓我們精心預設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