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建(鄭州旅游職業(yè)學院,河南鄭州450009)
?
以茶為媒——談我國茶詩中美的意蘊
張澤建
(鄭州旅游職業(yè)學院,河南鄭州450009)
摘要:茶文化在我國一直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我國的古代文化均離不開茶文化的影響。在燦爛的詩文化中,茶也作為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受到許多詩人的喜愛,將茶賦予各種各樣美好的意蘊。本文將首先介紹茶詩的概念,再介紹各個朝代不同的茶詩的意蘊,最后闡釋茶詩中不同的意蘊美。
關鍵詞:茶;詩歌;茶詩
在我國燦爛的古代詩歌文化中,茶作為詩人一大日常享受,也作為古代人民的文化,一直是詩人們創(chuàng)作時的一大主體。而在不同的朝代,茶詩也有不同的發(fā)展,其根據(jù)當時的經(jīng)濟、文化、政治產(chǎn)生不同的變化。茶詩中的意蘊美也逐漸擴散到日常的方方面面,從人的內(nèi)心感受到生活到社會風氣,都有一定的影響。
茶是從古至今,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人人喜愛的一種主要的飲品。從飲茶中,也逐漸演化出茶具、茶葉、茶禮的講究,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茶文化。茶詩也算是茶文化中的一種,其來源于文人階層飲茶后所作詩賦。中國古代的文人,大多是飽讀詩書,志在報效國家的士人,因而他們的生活常以書畫為伍,茶、書法、繪畫便是他們的樂趣所在。茶作為一種飲品,常以開水沖泡,所以云霧繚繞。味道有時微苦、有時甘甜、有時苦澀,皆是回味無窮。所以詩人在飲茶時,也常常會被茶的色澤、香氣、味道所感染,再結合其身處的人文社會環(huán)境,作詩以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感情[1]。僅僅是在單純贊頌茶、品味茶的詩歌就有許多篇目,例如唐朝的李白曾作詩《玉泉仙人掌茶》,就描繪了自然山水中,品味茶的樂趣??梢妰H僅是品茗,就足夠詩人作詩去贊頌它。更不用說很多時候,茶作為一種媒介,引導詩人作詩抒發(fā)感情的名篇。茶詩介紹了茶的制作工藝,描寫了種茶、制茶、品茶的樂趣,將茶之中的美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充實了茶文化的內(nèi)涵,傳播了茶文化的精髓??梢哉f,我國古代詩人將茶從一種飲品上升到一種文化,詩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沒有詩為茶做宣傳,使得茶能夠同時留存于底層人民和高層領導之中,茶是無法成為一種完整的文化體系的。詩人將茶的的美蘊含到詩中,抒發(fā)了人文美、生活美與自然美,將茶詩作為一種反映美的媒介,不僅抒發(fā)了自己的所想所感,也為茶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份力量,使得茶詩在朝代的更迭之間傳承不絕。
2.1唐朝的茶詩
唐朝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一個時代,此時我國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都達到了一個頂峰,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享有盛譽。國力和經(jīng)濟的繁盛使得當時的居民生活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們在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享受的水平上,而作為當時一個非常普遍的飲品,茶就這樣開始發(fā)展起來。從城市到農(nóng)村開設專門的茶館、茶鋪,人們在品茶的時候互相聊天溝通,中層階級商談事情必上茶品,并以茶葉、茶具的好壞來評價一個人的層次。上流社會更是在喝茶時要完成一套完整的禮儀,遵守一定的規(guī)矩,采用合適的茶葉、茶水、茶具才能完成飲茶的步驟。茶已經(jīng)完全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方方面面皆有影響。而在詩人群體,唐朝的詩人因其國家力量強盛,所以作詩時也自有一股自在閑適的意蘊,訪問好友或者接待來客時以茶接待,并作詩留念,多是表達兩人之間的君子之交就如同茶一般清新淡雅。閑適時分一人獨酌要作詩抒懷,眾人齊聚品茗討論也要作詩表意。更有許多詩人會追根溯源去做茶的地方自己體會做茶的過程。比如張籍曾作詩介紹在采茶制茶時經(jīng)歷的苦樂感受“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這首詩前兩句介紹的是尚未摘下來的茶葉,生長在山上的景象,后兩句則介紹了采茶的過程,無論是用詞還是意象,都表現(xiàn)出一種非常閑適自然的風趣。這便是唐朝茶詩的一種意蘊,他們或者只寫采茶制茶,或者用茶招待來客,或者互相送茶品茗,都表達了他們生活中的自然美和生活美。這是在強盛國力支持下的悠閑自在,更應詩歌的深刻意蘊,為茶詩添了一份人文美[2]。
2.2宋朝的茶詩
待到宋朝,雖然詩歌和經(jīng)濟文化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因為國家實力的下降,領土長期被占領,國力衰微。關心國家大事的詩人群體普遍受到來自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在作詩時也出現(xiàn)兩個方向,一種是憂國憂民的愁思,一種是報效國家的壯懷,但是到了南宋時期,因為領導階層的不作為,便大多只剩下前一種。詩人的抑郁反映到他們的詩中,而茶作為一種引發(fā)他們的情懷的媒介,也逐漸被賦予了一種新的意蘊。由于唐朝茶文化的影響,詩人在品茶時,總是會將心思沉靜下來,以一種空靈的狀態(tài)品味茶的味道。但是那是在閑適時,在國家常常面臨危難和恥辱時,詩人品茶時就難免會想到國家的現(xiàn)況,心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情緒波動,進而在作茶詩時,將這種情緒波動蘊含其中。詩人蘇東坡在《望江南,超然臺作》中,就曾感念道“……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我們可以在詩中看到,詩人在品茶時,感念國家的現(xiàn)況,作詩以抒發(fā)情懷,將茶葉賦予了新的意蘊。楊萬里在宋朝為官時,因受到權臣的排擠,壓抑之下作詩“遲日何緣似個長,睡鄉(xiāng)未苦祛茶槍,春風解惱詩人鼻,非葉非花自是香,”。楊萬里作詩解愁,以茶解愁,將茶從一種飲品變成抒發(fā)自己苦悶情懷的方式,道出自己無處抒懷的苦悶心情。所以,宋朝時期,茶詩帶有一絲愁苦的意蘊,常常用于抒發(fā)作者難以平復的愁苦情懷,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這種思想,使得茶詩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娛樂休閑的方式,更上升到一種人文精神的層次,具有人文美的意蘊。
2.3清朝的茶詩
清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文明經(jīng)濟發(fā)展最強盛的時期,這時候手工業(yè)和商業(yè)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人們更加注重自己生活品質的提升,文化價值觀也更加開放。茶作為綿延至今的一種消遣方式,自然也跟著商品經(jīng)濟一同發(fā)展,體現(xiàn)到茶詩中,就逐漸反映出一種人文美和自然美的結合。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竹枝詞中寫道“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閑時來吃茶,黃土筑墻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便是描寫一位少女以吃茶為借口,邀請她的心上人來看她,并且還細心地為情郎描繪出家中的樣子,擔心他走錯了地方。這種淳樸的愛情躍然紙上,描繪了當時較為開放的社會風氣,也寫出了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和少女的愛情聯(lián)系起來,是一種樸素的人文美,而和周圍自然的茅屋、紫荊花相比,又是一排閑適自然的自然美。所以,清朝經(jīng)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以及長時間發(fā)展的茶文化,在茶詩中逐漸趨于融合。用開放的人文環(huán)境來體現(xiàn)茶詩的人文美,用悠久的茶文化結合淳樸的感情和自然風光體現(xiàn)茶詩的自然美。從唐朝到宋朝到清朝,我國古代茶詩中的美開始逐漸融合,展現(xiàn)出自然和人文相互平衡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感。
3.1茶詩的心靈美
茶是一種非常講究心境的飲品,在飲茶時,應當平心靜氣,動作悠然,心境平和,方能飲出茶的滋味,茶的無窮回味也使得人們在喝茶時通常細啄慢飲,每次飲茶之間相隔較長的時間。所以飲茶能夠幫助人平和自己的心態(tài),使自己從激蕩的心境中走出來,在為人處世中都保持著非常平和的心態(tài)。古代詩人是非常典雅的群體,他們追求著非常文雅的生活,最為人倡導的生活便是在云山霧繞中悠然飲茶。就是因為飲茶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更多的是體現(xiàn)一種心靈的美好[3]。當他們希望將自己的心態(tài)表達出來時,就會做一兩首茶詩,以茶為媒介,介紹自己閑適悠然的生活,體現(xiàn)自己中正平和的心態(tài)。這是古代茶詩中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重在表達詩人的心態(tài),也就使得茶詩中逐漸蘊含了一種心靈美的意蘊。
3.2茶詩的生活美
茶已經(jīng)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且不談柴米油鹽醬醋茶中茶已經(jīng)能夠和支撐人們生存的柴與米相提并論,縱使是古人心目中需求最低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有粗茶的一席之地,以此可見茶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而文人更是將茶當做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他們在茶中不僅僅是品味茶的味道,更是品味生活的美好?!昂箍蛠聿璁斁?,竹爐湯沸火初紅”,這句詩就描繪了一幅冬日寒夜,有客人來訪,兩人便在溫暖的爐火周圍將茶當做酒來飲用,表現(xiàn)出寒夜客來,擁火品茗的生活景象。由此,茶詩體現(xiàn)了古代詩人日常生活中悠然品茗的一種生活情趣,并以此表現(xiàn)出一種平和悠然的生活態(tài)度,展現(xiàn)出古人悠然品茗的生活情境。茶是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飲品,是生活的一部分,茶詩也展現(xiàn)了古人品茗的生活,展現(xiàn)的正是古人的生活美。
3.3茶詩的社會美
茶詩的社會美也可以說是茶詩的人文美,古人作詩大多是抒發(fā)自我的情懷,或激昂,或平和,或沉郁。在抒懷時需要借助身邊的一些意象,茶就是很好的一種意象,其寥寥的輕煙可以表達悠然的生活態(tài)度,其溫暖的茶水可以表達溫暖的人心,然而茶作為一種意象,在茶詩中最多的還是借助茶的悠長回味,以此表達詩人對社會生活的看法[4]。每個朝代都有其特殊的社會背景,而在社會背景之下,人的生活情境各有不同,自然也就有不同的情感。詩人通過茶詩宣泄的,便是在這社會背景之下的個人情懷。詩人通過茶詩抒發(fā)情懷,也描繪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反應了當下社會中的一些經(jīng)濟、政治形勢,展現(xiàn)了一種非常豐富的社會美。而后人通過研讀這些茶詩,就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而更加了解那個時代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更加深刻地體會當時的社會美。
茶是中國古代人民日常飲品,詩人所作的茶詩也是古詩的一大類型,在不同的朝代中展現(xiàn)不同的意蘊。有唐朝繁盛國力下的自然美,有宋朝內(nèi)憂外患下的人文美,也有清朝經(jīng)濟發(fā)展后的人文美和自然美的結合。茶詩反應了古人的心靈美,描繪了他們的生活美,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美。茶詩中的美好意蘊,應當隨著時間不斷流傳下去,成為我國悠久的文化傳承之一。
參考文獻
[1]朱海燕,王秀萍,劉仲華.中國傳統(tǒng)茶禪美學思想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湖南特色茶葉——湖南省茶葉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79-81
[2]朱海燕.中國茶美學研究——唐宋茶美學思想與當代茶美學建設[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10-15
[3]鄧敏.宋代文人的茶詩生活與交誼——以蘇軾及同時代人為視點[D].南昌大學2012:92-95
[4]王秀萍,朱海燕,劉仲華.論明清茶美學思想的內(nèi)涵與特征——以茶詩為例[A].第六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摘要)[C].2010:30-33
作者簡介:張澤建(1980-),男,河南南召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大學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