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仕江(樂山師范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
淺析日本茶道與四川茶藝禮儀之異同
蒲仕江
(樂山師范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摘要:茶可視為中國獨有的文化象征,有其自身的獨創(chuàng)性和歷史性。中國的茶文化與日本茶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lián)和淵源。換言之,日本的茶道其源頭毋庸置疑源于中國,而眾所周知,世界的茶文化要論其源頭,也必然是源于中國,而中國的茶文化源于巴蜀。日本以其茶道享譽世界,而作為中國茶文化源頭的四川與日本的茶道有何異同之處?本文就著重論述四川的茶藝禮儀與日本茶道的異同。
關鍵詞:日本茶道;四川茶藝;異同
從古至今,對于茶文化,民眾都推崇備至。推杯換盞,品茗養(yǎng)性已經(jīng)成為一種有品質(zhì)、高格調(diào)的生活方式。中國的飲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農(nóng)時期。雖說世界茶文化源于中國,但是要追溯中國的茶文化的歷史,巴蜀即四川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因為中國的飲茶文化,在此地最為興盛,可追溯的歷史也最早的。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地產(chǎn)豐富,物資豐厚,美食美人樣樣皆有。而日本也因其茶道在世界文化中獲得過許許多多的稱贊和認同。但是據(jù)記載,日本本身是沒有原生的茶樹,日本的茶文化源于中國的僧侶與日本的僧侶佛學和禪學的交流。日本的茶道文化源于中國的寺廟,源于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但是日本在自己的茶道文化中融入了日本這個民族自己獨有的一些特性,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系統(tǒng)。那么到底日本茶道與中國茶文化的源頭四川的茶藝有和異同,下文將一一展開研究和議論。
1.1 都是以茶為文化載體注入精神文化內(nèi)涵
四川的茶藝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的茶文化在宏觀上是一致的,那么茶理所當然就本注入了許許多多精神層面的文化內(nèi)涵。而日本也是一樣的,將茶融入了許許多多的涵義,但是其最終也是想要通過飲茶這一過程,讓人在精神層面有所收獲、有所感悟、有所滲透,從而注入其想要表達的文化或者精神內(nèi)涵。
人們在喝茶品香的同時也是在豐盈自己的精神內(nèi)涵。試想一下,在一個十分放松靜謐的環(huán)境中,烹煮一杯香茗,在烹煮這一過程本身就極具觀賞性,同時也具有審美體驗,在烹煮茶的過程中,我們靜靜的感受,水從生到漸漸煮沸,我們目暏茶葉在水中慢慢變得有優(yōu)美而生動,我們看著茶從干枯到飽滿再到趣味盎然。實在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精神享受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顆浮躁的心會慢慢變得沉靜和厚重,在裊裊的水霧中感悟和滲透心中的淤積,一顆心會變得輕盈和剔透??上攵?,當人心的雜質(zhì)和污穢都被茶水,或者更確切的說被飲茶時的心境所蕩滌,那么生活中的所有苦難和不甘也就會化為另一種清透。在這一點上,四川的茶藝文化禮儀在作為一種精神文化載體的時候,與日本的茶道所展現(xiàn)出來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是一致的,是和諧不相沖突的。
1.2 都參與茶事活動
從古至今,以茶為主題的活動比比皆是。文人墨客之間,暢敘友情,廣談抱負的有之;普通人之間以茶會友、共話桑麻的有之。無論是在四川的茶文化禮儀之中還是日本的茶道之中這樣的活動非常之多。在我們觀看日本的影視作品,或者是日本的文學作品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茶事活動的場面。比如普通的家庭來客。為表示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和熱情,通常都會為客人精心的準備一場以茶為主的活動。主人和客人一起在精心布置的環(huán)境中飲茶談心,十分愜意。這是小場面的家?;顒?。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大型正式的場合,真正以茶為主題的活動,正式的邀請一些懂得茶文化或者是以茶為自己的專職工作的人,來到現(xiàn)場進行一個專題的講座或者是一個關于茶的交流和討論。這樣的活動就顯得相對的正式和具有專業(yè)性。諸如此類的活動,無論是四川的茶藝禮儀或者是日本的茶道文化,都是有這一樣的文化傳統(tǒng)。
1.3 都是展現(xiàn)“和”,“天人合一”的禪宗意境
在日本的茶道中,所想要展現(xiàn)的也就是這種“和”的思想境界。那么和日本的茶道一樣,中國四川的茶藝禮儀中也有這種“天人合一”的禪學意境。兩者都有“和”的禪宗思想在其中,因為日本的茶道文化源于中國,所以在最本質(zhì)上的東西上是一樣的,無論是四川的茶藝禮儀還是日本的茶道文化都展現(xiàn)了這一特征。他們提倡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和禪學觀念,所表述的無非就是一種心境,通過喝茶時的人心的浮動和蕩滌,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感染從而在精神上促使人達到一種心靈上的清澈和善。在這一點上,四川茶藝禮儀與日本茶道都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展現(xiàn)一種“和”的心境。
2.1 四川茶藝禮儀自然親民而日本茶道重視程序和禮節(jié)
在四川乃至整個中國,茶文化是一種自然的隨著歷史或者是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而持續(xù)發(fā)展的、在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形成的一種文化意識形態(tài)。而日本茶道與四川的茶藝禮儀就有所不同。日本的茶道是在中國進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說日本的茶道,相對而言它更是一種在某種制度或者是有規(guī)劃、有意識的構建之中形成的,所以它相對與四川的茶藝禮儀就顯得有點呆板和太過重視繁文縟節(jié),顯得有點形式化,而且有時候就顯得過于莊重而失去了雅致和隨意。
在傳統(tǒng)的蜀地飲茶文化之中,四川的茶藝禮儀其實更傾向于茶館,一些大眾能夠隨意進入的一些場合?,F(xiàn)在四川一些地方還有許許多多的茶館,這也成為一種蜀地文化的象征。在茶館中,大家可以肆意地討論各類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可以是坊間傳說,可以廟堂軼事,可以是詩詞歌賦,沒有太多的約束和控制,一切都是一種最放松的狀態(tài),所以在茶館飲茶變成了一種非常平民化的活動,而場所和心境也變得十分隨意和放松。
相較而言,日本的茶道就顯得十分正式和肅穆。這本身就與日本這個國家的民族特性是十分吻合的。在一定程度上日本對于本民族的茶道其實賦予了許多的文化制約。他們的茶道文化有中十分嚴謹?shù)囊?guī)則,比如在飲茶之時,要做許許多多的工序,涉及到要做與之相契合的許多事情。如,室內(nèi)要準備翰墨,要有插花,要準備茶果子。在飲茶的當下有各種原則和各種規(guī)矩。比如日本茶道最典型的“四規(guī)”、“七則”,相對于在飲茶文化中只注重怡然之樂和暢敘抒懷不同。日本的茶道文化更加注重茶道這一精神力量對于他們民眾內(nèi)心各種污穢的治愈和排除。通過茶道的內(nèi)在約束力,去創(chuàng)造一個質(zhì)潔空靈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這就是四川茶藝禮儀與日本茶道最大的不同之處。
2.2 四川茶藝禮儀與日本茶道在飲茶用具上的不同之處
在四川茶藝禮儀中,飲茶的用具與日本茶道也是不一樣的。四川的茶藝禮儀中的茶具與中國的飲茶文化中的傳統(tǒng)茶具是一樣的,但是也有不同之處。所以與日本的茶道文化就更加的不一樣了。日本的茶具相對與中國的茶具就顯得有點不成體系和繁雜。四川茶藝禮儀之中較為傳統(tǒng)也就是,茶杯,茶盅,茶盤。當然也有蓋碗,茶挾等等。而日本的則是相對繁雜,質(zhì)地也沒有四川茶藝來的那么講究。日本傳統(tǒng)茶具有茶碗,柄杓,和果子等。茶具與四川茶藝中的傳統(tǒng)茶具相比就顯得沒有那么精致和簡練。在烹煮的過程之中,日本茶道注重是蒸,而四川茶藝注重于烹煮。所以在煮茶這一過程四川茶藝禮儀更加具有觀賞的美感和質(zhì)感,不像日本茶道那樣繁瑣和寡淡。這是四川茶藝與日本茶道在使用飲茶器具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
2.3 四川茶藝禮儀與日本茶道在社會階層上的不同之處
四川的茶藝文化不止于雅致的品茗啜香,也有普通人家的閑暇之樂。涵蓋的社會階層面十分的廣博,所要展現(xiàn)的精神內(nèi)涵也是十分的純粹和坦率。但是日本的茶道就是不一樣的。日本并沒有全民飲茶的傳統(tǒng)和習慣,在日本,茶道是一項十分高雅的藝術。高處不勝寒,所以在日本茶道有時候只是一種禪道文化下的產(chǎn)物,并不置于茶本身。所以在日本深諳茶道和喜愛飲茶的人大多是有禪學研究和有民族特性的人,或者是身份高貴顯赫的人,他們用茶道來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地位和人格。而四川茶藝可以是隨意的茶館喧鬧、話家常。也可以是高山流水談詩論詞的高雅藝術,所以四川茶藝本身是沒有社會階層之分的,沒有高低之分。所以階層相對于日本茶道就更深更廣。
全文就以四川茶藝禮儀與日本茶道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差別進行論述,相同之處有,不同之處也有。相同之處在于四川茶藝禮儀與日本茶道同根同源,所以在其內(nèi)部意蘊上有許多的相同之處,比如都是通過茶文化這一載體傳播一些內(nèi)在的精神,如都是以茶的清雅之氣去展現(xiàn)人的內(nèi)外氣質(zhì)。通過茶文化與人的內(nèi)在相互調(diào)和,相互融入便能達到一種非凡的體驗。相同之處還有都有茶事活動,并且都參與其中,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事件。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與變遷,也有它的不同之處。如四川茶藝的宜然隨性而日本茶道則顯得肅穆和莊嚴。在茶具的使用方面也有許多的不同之處,總而言之,如上文所述,日本茶道與四川茶藝有同有異,相互影響,卻又各有千秋。
參考文獻
[1]陸羽.茶經(jīng)[M].黃山出版社,2010,1.
[2]徐小村.中國茶文化[M].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1.
[3]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東方出版社,1992,11.
[4]莊晚芳.中國茶史散論[M].科學出版社,1988,1.
[5]萬祥虎.解讀茶文化在茶館設計中的運用[M].大眾文藝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蒲仕江(1979-),男,四川鹽亭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日本語言,日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