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诮洕鷮W院外國語學院,海南???571127)
英語在茶葉貿易中的影響研究
唐慧
(海口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海南???571127)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的茶產業(yè)也在這大環(huán)境下面臨著更加廣泛的發(fā)展前景。在茶產業(yè)蒸蒸日上的同時,中國的茶葉貿易亦在不斷發(fā)展。通過茶葉貿易,可以增強世界對中國茶葉和茶文化的了解,實現中西方文化的互融。英語作為茶葉貿易中重要的溝通工具,需要貿易人員熟練掌握,并可以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翻譯。真正促進我國茶葉貿易的發(fā)展和文化的傳承。
英語;茶葉;貿易;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茶葉所體現出的作用越來越大。當茶葉成為產業(yè)后,這一產業(yè)已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茶葉不僅受到國人的歡迎,還受到世界的青睞,在對外貿易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茶葉貿易中,英語承擔著翻譯、交流的作用,不僅可以實現中西方文化的互通,還可以促進茶葉貿易的發(fā)展。因此,重視英語對茶葉貿易的影響,熟練掌握英語,才能使中國的茶葉貿易發(fā)展如魚得水。
作為茶葉的故鄉(xiāng),中國不僅具有完善種茶、制茶技術,還具有濃厚的茶文化。如今的茶葉已不再僅僅是一種飲品和植物,而是一種可以流通的商品。通過茶葉將中國的文化推廣至世界,是茶葉的使命。中國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內容之博大精深,影響了整個世界,在世界文化領域內具有重要的位置。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由此大大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有多個茶葉產區(qū),這些產區(qū)對茶葉貿易形成了良好的支撐效應,中國的茶葉出口量一直保持著穩(wěn)定增長的態(tài)勢,一方面是對外出口貿易,另一方面通過出口傳播文化,這大大增強了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也使得中國的茶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大。
文化的遞進和茶產業(yè)的蓬勃向上,促進了中國茶葉在國際市場中的營銷和推廣。以茶待客,傳承中國茶文化,可以大大推動中國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具備獨特風格的茶事亦傳達了中國茶文化的精髓,推動中國茶葉品牌的塑造,并擴大了茶葉品牌的影響力。由此可見,通過茶葉可以促進中國的對外貿易,同時還能夠順利實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向全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弘揚中國文化,提升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有效手段。
茶葉作為一種商品,既擁有著不可或缺的商業(yè)價值,也帶著傳播中國茶文化的使命而存在。茶源于中國,中國的土壤孕育了茶葉,從古至今,茶葉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當中國的茶產業(yè)亦隨之而逐漸成熟的同時,中國加大了對外貿易的力度,這一舉措使得中國的茶產業(yè)發(fā)展速度更快,整個茶產業(yè)體系也日益完善。中國的茶產業(yè)之所以興盛,一方面得益于茶葉自身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得益于國外對中國茶文化的深刻認同和不斷探索。當中西方文化一次次交融時,其所帶來的必定是不同語言的交流與互動。
以語言作為文化媒介,提高中國茶葉在國際市場中的知名度,使中國的茶葉貿易邁進新的階段。在眾多語言中,英語是一門通用的語言,其應用的廣泛程度顯而易見,尤其在國際貿易中,英語具有不可替代的媒介功能。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國的茶葉貿易,通過英語可以充分描述和體現中國茶產業(yè)的整體面貌,促進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并且,通過描述茶文化,體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使中國的茶葉可以真正屹立在世界的舞臺之上。
2.1英語促進茶葉貿易的發(fā)展
作為國際貿易中重要的媒介,英語因其廣泛的適用性而占據極其主要的的位置。在茶葉貿易中會不斷使用英語,才能向世界傳達中國茶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茶葉,幫助中國的茶葉在世界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在茶文化的傳播和茶葉貿易的過程中,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可以使這二者在不沖突的情況下順利實現各自的目的,即一方面可以實現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可以在國際大環(huán)境中提高茶葉品牌的競爭力,從而促進中國茶產業(yè)和經濟的發(fā)展,為更多的茶企業(yè)提供廣泛的馳騁空間和學習的機會。
在促進茶葉對外貿易的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這些人才一方面應具備專業(yè)的茶葉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英語技能。關于茶葉方面的專業(yè)英語是否掌握熟練,是衡量茶葉貿易人才的重要標志。因為英語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從事茶葉貿易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扎實的英語功底,結合深厚專業(yè)的茶葉知識和茶文化知識,對國際市場的需求和動向準確用英語進行詮釋。
此外,在文化的傳播方面,采用英語向世界傳達信息,則可以充分展現具有中國特色的茶文化,使中國的茶葉在世界的知名度更高,使更多西方人愛上中國的文化??傊诓枞~貿易的發(fā)展過程中,英語不僅僅是一種溝通工具,更是展現中國茶葉魅力和文化精髓的窗口。其促進了中國茶葉與世界的融合,真正推動茶葉貿易的發(fā)展。
2.2英語口語對茶葉貿易的影響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已有數千年。當傳統(tǒng)的茶文化與現代文化碰撞時,勢必會產生一系列的火花,這些火花就是茶文化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對于茶文化而言,最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就是如何走向世界,為更多人所認可。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提是中國的茶產業(yè)是否有資格屹立于世界之林,由此才能弘揚茶文化,真正促進茶葉的貿易和流通,創(chuàng)造效益。在這些過程中,英語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不僅起到了交流和溝通的作用,更為促進中國茶企業(yè)與國際間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的茶企業(yè)進入國際市場后,必定需要與國外的諸多知名企業(yè)進行交流與合作,如果工作人員英語口語不合格,那么勢必會導致合作不順利等問題的發(fā)生。因此,在諸多國際交流的場合中,英語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關于英語口語在茶葉貿易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人才的培養(yǎng)上。茶葉貿易人才不僅要了解茶葉知識和茶文化,還要熟練掌握英語各項技能,將茶葉專業(yè)知識與英語相結合,牢牢掌握,靈活運用,成為真正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涉獵諸多領域,關于茶葉貿易的英語學習亦十分復雜,因為必須要全方位、多角度去了解中國的茶文化,并學會用英語進行理解,才能正確進行表達,再將其傳達至西方人。這需要不斷學習和充電,方可逐漸實現用英語全面、正確表達。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的茶葉不斷走向世界,并被許多西方人所喜愛。中國的茶葉種類很多,不同茶葉的種植方法、特色、名字也并不相同,這些形形色色的茶葉若要被西方人全部知曉,則需要英語這一語言媒介的力量。不過,由于中國的許多茶葉其背后的故事或來源十分生動,若要使西方人真正理解,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比如,中國的以茶待客,茶葉的修身養(yǎng)性,各種茶詩、茶會和茶藝表演等等,這些活動亦需要通過英語傳達給西方人,如果欠缺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英語口語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扎實的英語口語功底是關鍵。
2.3英語翻譯對茶葉貿易的影響
英語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貿易合作時重要的語言媒介,又是茶文化傳播時主要的溝通工具。從需要掌握英語的各項技能來看,英語翻譯技能的重要性絕不容忽視。其與英語口語一樣,都承擔著重要的溝通作用。掌握茶葉貿易專業(yè)英語翻譯的技巧和特點,有助于促進中國茶葉貿易的發(fā)展,實現茶文化的對外交流,可謂是意義重大。
關于茶葉貿易的英語翻譯,能夠使西方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于茶葉的名字,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技巧,還要忠實原有名字的含義。既要別出心裁,又要通俗易懂,彰顯茶葉的特色,使人印象深刻。如綠茶翻譯成green tea,紅茶翻譯成black tea,很顯然,紅茶并沒有按照字面意思翻譯成red tea。由此可見,茶葉名字的翻譯具有很深的學問,僅從字面進行翻譯不一定是正確的,只有全面了解茶葉知識和茶文化的精髓,才能夠使茶葉貿易的英語翻譯更上一層樓。
英語翻譯需要準確把握茶葉的特色和種類,并掌握必要的翻譯技巧,方可將中國的茶葉精髓正確傳播于世界。英語翻譯對提升中國的茶產業(yè)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并帶動中國茶企業(yè)迅速與國際接軌。未來,對于茶葉貿易的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亦會越來越大,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茶葉貿易英語專業(yè)人才,才能真正提升中國茶葉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
綜上所述,中國的茶葉之所以可以走向國際,走向世界,除了得益于茶葉的品質之外,還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為世界所矚目。當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國茶文化的精髓時,勢必會對茶葉更有興趣,中國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中亦將多出一份競爭優(yōu)勢。不管是從文化的交流角度來講,還是從商業(yè)貿易角度而言,英語都是不可或缺的。通過英語的詮釋,為國際友人獻上屬于中國茶葉的豪華大餐,共享中國茶文化的精髓和茶藝術的魅力,這對于推動中國的茶品牌建設和茶企業(yè)走國際化之路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1]李道和.中國茶葉產業(yè)發(fā)展的經濟學分析 [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
[2]張平.中國茶葉國際貿易的雙品牌競爭戰(zhàn)略研究[D].江南大學,2008.
[3]王巧寧.新時期商務英語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與運用策略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5(9):119-122+149.
[4]王重光.新時期商務英語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與運用策略研究[J].商,2016(9):123-124.
[5]文斌,丁啟紅.探析中英茶文化比較與英語教學[J].福建茶葉,2016 (2):210-211.
[6]周麗群.清代福建茶葉出口中的閩籍茶商及其經營[J].發(fā)展研究,2012(3):87-90.
[7]王力.清末茶葉對外貿易衰退后的挽救措施[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5(4):75-82.
[8]彭景元.試論近代廈門茶葉貿易五十年[J].農業(yè)考古,1995(4):231-236.
唐慧(1974-),女,海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及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