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 肇慶 526100)
小組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王瑞霞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肇慶526100)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教育也向著全球化的進程邁步.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促使著教育模式發(fā)生著重大轉變.新課程的實施推動了我國教育的發(fā)展,它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放到了學生手里.而就目前各大高校教育中的計算機教學來看,它的教學模式還不完善,還有很大改進的空間.小組合作學習是現代比較流行并且發(fā)展趨勢也比較好的學習模式,將它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他們交流與協作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計算機教學;應用
1.1發(fā)展性
當前進入到了信息化時候,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非常迅速,硬件技術以及軟件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計算機技術也進入到了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每天都有新的技術誕生,昨天新產生的技術也許明天就會被淘汰,說的就是計算機技術.而這種高速發(fā)展狀態(tài)也就促使著計算機課程這門學科具備了時代性的特點.它不同于語文和數學,它們永遠不會被時代所拋棄.計算機技術中的硬件技術與軟件技術一直在更新換代,而這也就使得它具備了高速的發(fā)展性特點.對于高校學校而言,如何在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狀態(tài)中打好學生的基礎,掌握基本技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跟上時代,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這將是中職計算機技術教學面臨的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2局限性
當前教育體系越來越完善,高等院校的擴招使得中職院校面臨著招生困難的問題,同時教育資金的欠缺,使得教學設備無法進行更新.尤其是對于計算機技術這門課程而言,計算機硬件一直在進行更新換代,而資金的不充足,使得中職院校的計算機設備存在著配置低、設備不充足、故障率高等問題,硬件無法跟上限制了計算機技術課程的改進與發(fā)展.
2.1要以學生為中心
對于高校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來說,它需要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對于學習而言,學生一直是它的主人.只有把學生放在主動的地位上才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以刻苦鉆研的態(tài)度去學習.在計算機課程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最重要一點就是主動性.小組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學習,是他們自主學習一種表現.教師只是充當了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就需要計算機課程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從而完成小組合作學習.
2.2要有良好的學習情境
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情境是他們能夠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基本前提.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這樣學生們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合作,從而完成他們的學習目標.而良好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造則離不開教師,他是良好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造者和維護者.在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通過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來帶領學生進入到了小組合作狀態(tài),幫助他們去相互協作,共同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就是其中的潤滑劑和調節(jié)劑.通過教師構建的學習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去自主學習.
2.3要有合理的學習內容
計算機課程考查的是學生的操作能力,它是一種學習工具.計算機課程中有很多內容都非常適合通過合作學習來完成.當然也有一些知識并不適用于合作學習.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還是需要通過集體授課的形式來完成的,這樣節(jié)省時間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對于計算機課程教師來說,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選擇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一些討論性比較強以及動手能力強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共同完成,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盡快地掌握知識,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溝通與交流能力.而一些簡單的沒有探究性的內容,如果拿到小組合作中學習,那么就完全的浪費時間了,而且也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計算機課程實踐能力非常重要,一些程序性的知識考查的是學生的操作能力,也就是對他們實踐能力的鞏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把操作性的知識進行細化,同時同學之間的交流有利于他們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選擇的時候,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需要選擇一些策略性的知識,這樣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使小組合作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3.1能夠提高學習的成績
在高校學校計算機課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共同探討問題,學習新的知識.對于難的知識點通過集思廣益,能夠更快的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速度,還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能夠促進思維的活躍度,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3.2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當一個人學習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的問題,積極的學生會找解決辦法,消極的學生就會放棄思考.這樣久而久之不會的知識會積累的更多,從而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更有共同語言,遇到不會的問題也更愿意去交流,這樣容易形成良性循環(huán),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更加的積極.
3.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在計算機課程中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這是因為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他們的個人成績是與小組成績掛鉤的.而且他們所提交的作品也是共同來完成的.分配下來的任務需要通過共同努力來完成,這就需要他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共同發(fā)表意見,揚長避短.同時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更能夠使他們產生榮譽感和集體感,從而促進他們的合作意識.
4.1合作學習的前期引導
高校院校在計算機課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需要注重一點就是要在學習前期給予學生引導.在傳統模式中是通過灌輸的形式來使他們學習的,他們也一直處于這種學習模式當中.突然轉變教學方法會使他們手足無措,打亂他們的學習進程.所以計算機教師需要在前期對學生進行引導,先將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再一點點的把主動權放出去,給學生適應的過程,這樣更容易使他們接受,同時也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當他們適應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就是他們張揚個性的時候,也是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的時候.
4.2合理分配小組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小組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學生初次接受這種教學模式,那么就需要將小組的規(guī)模設定的小一些,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適應.可以先以兩人為一組共同學習,這是因為人數越多,小組的互動越頻繁,對于初始階段而言不利于教師對小組的掌控.由于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所以在進行小組分配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了解,了解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學習進程情況,這樣更有利于小組的合理性.當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一段時間后,教師需要對他們的成績進行考核,然后再進行小組的重新分配,有了前期的基礎,可以分為三人或者四人的小組,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再根據學習情況,將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使他們更好的去進行合作和學習.
4.3明確分配任務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有一個重點就是必須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加到小組合作學習中.而這就需要對小組的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每個小組都需要有一個組長對小組進行組織,當進行問題討論的時候需要有一個小組發(fā)言人,代替小組發(fā)表意見.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角色,這樣才能夠保障小組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另外為了小組的共同成長,小組的角色需要定期進行轉變,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嘗試不同的角色,有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學會傾聽,學會表達.
4.4及時進行評價
高校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還需要對小組和學生個人進行評價.教師并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在他們進行小組共同學習的時候觀察每一個學生,給予及時的正確的評價,這樣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從而進行調整,同時也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榮譽感,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使他們對學習能夠時刻保持熱情.
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應用充斥著各個領域,對于現在的高校學生而言他們需要與高等院校的學生競爭,而掌握了計算機技術能夠使他們在競爭中占有有利的地位.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去掌握計算機知識,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幫助他們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競爭當中.
〔1〕劉亞楠,張海,王以寧.國外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教師教育課程基準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07).
〔2〕王以寧,張海.略論混合型教師的教學媒體綜合運用能力[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1(03).
〔3〕蔣波.試論合作學習的十大誤區(qū)[J].教育導刊,2010(02).
〔4〕青輝陽.“任務驅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初探——大學計算機應用軟件類課程教學實踐 [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03).
〔5〕戴芳.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2.
〔6〕許興梅.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12.
〔7〕何顯文.基于高校信息技術課程的虛擬學習社區(qū)的構建與實踐[D].江西:贛南師范學院,2012.
G642
A
1673-260X(2016)07-0255-02
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