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漪
(赤峰學院 教育學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預防和消除聽障兒童自卑心理的幾點建議
張靜漪
(赤峰學院教育學院,內(nèi)蒙古赤峰024000)
聽障是由于各種原因?qū)е码p耳聽力喪失或聽覺障礙,聽不到或聽不清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嚴重地妨礙了他們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從而難與他人進行正常的交流活動.聽障幼兒因此會有嚴重的自卑心理,如何預防和消除這種心理呢?本文將談談自己的幾點建議.
預防消除;聽障兒童;自卑;建議
我國的特殊教育的起步較晚,發(fā)展相對滯后,似乎先進的特殊教育理念都是先在國外實行,然后傳到臺灣地區(qū),再發(fā)展到大陸.截止1995年底,全國共建了各級聽障幼兒康復機構(gòu)1400個,15.3%的耳聾幼兒進入正常幼兒園.如今,對聽障兒童進行口語訓練已經(jīng)為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達成共識,而對聽障幼兒心理方面的關注相對較少.很多聾校中都很少有開展相應心理健康咨詢或課程的,我國聽障兒童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較低.與健聽兒童相比,大多數(shù)聽障幼兒有自卑心理.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阻礙身心健康發(fā)展,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個性偏差.幼兒期是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期,因此,抓住這一時期幫助聽障兒童預防和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尤為重要.
1.1情緒發(fā)展方面
聽障幼兒由于語言障礙的影響,他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和了解大部分是靠其他健全感官的代償作用,交往時的靜默容易讓人忽視他,周圍的孩就會把他撇在一邊.聽障幼兒因聽覺損失,語言發(fā)展遲緩,常以情緒的外部表現(xiàn)作為與他人的交際方式,而他人對聽障幼兒的理解也依靠其表情動作.例如:在游戲時,由于不會說“輪到我了”,他可能會簡單的把另一個同學推到一邊,讓人誤會為“愛打人”,使他們在正常孩子中形成不好的印象,并遠離他們.
1.2心理需要方面
自卑是一種心理情感.每個人都隱藏著或多或少的自卑.每對父母都希望能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父母的普遍心態(tài)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當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聽障兒時,認為他們有缺陷,認為自己生個有缺陷的孩子很沒有面子,怕被人嘲笑,所以盡量不帶其出門,讓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讓聽障幼兒感覺到自己不受歡迎、令人厭惡,從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還有些聽障幼兒家庭不和睦,父母總是吵架,使得孩子不敢一個人出去,即使是很短的距離;沒有親人陪伴不敢面對陌生人.極不信任他人,并且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等等表現(xiàn).
1.3社會交往方面
他們經(jīng)常把自己獨立于群體之外,不敢參與群體活動,而且拒絕與別人交流,自己承受痛苦,所有問題都藏在心里.他們的交友范圍狹窄,當遇到一個正常人對他特別好時,他們就很容易相信他,并以真心對待,所以聽障幼兒比較容易上當受騙.再加上耳聾幼兒的自身的缺陷,社會常識貧乏、社會交往欠缺,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大環(huán)境,人們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耳聾幼兒.聽障幼兒看似與正常人相同,但當人們知道他們是耳聾幼兒時,就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可憐、討厭、嘲笑等等.在這種社會的壓力下,他們在外面盡量不會溝通更不會主動“說話”,看上去他們特別沉默.
2.1家長預防和消除耳聾幼兒自卑心理的對策
家長要努力培養(yǎng)耳聾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家長做孩子最好的聽眾,適時給予表揚,強化耳聾幼兒大膽、自信個性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家長應充分發(fā)揮耳聾幼兒的主體性,不要事事干預.當孩子遇到小小的困難時,家長應先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然后才給予適當?shù)膸椭?,同時要鼓勵孩子與他人友好交往.其實聽障幼兒在自己思考、自己動手及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能較好地促進其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如:當孩子摔跤了應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并鼓勵孩子要勇敢不要哭.這樣來培養(yǎng)孩子勇敢的個性品質(zhì).當孩子玩拼圖游戲時.應讓孩子自己動腦拼.家長不要因孩子一次未拼好就馬上去幫助孩子拼,其實孩子在一次一次拼圖失敗到最后成功的過程中也能很好地培養(yǎng)其做事情堅持不懈及自信,獨立的個性品質(zhì).還有,當聽障幼兒與正常孩子一起玩耍時.家長完全可以將聽障幼兒當成正常孩子看待,不要怕孩子受到什么傷害和挫折,鼓勵孩子大膽地與別人交往,學會寬容與諒解別人,在多次的交往中也能培養(yǎng)孩子合群、大膽、自信、寬容的個性品質(zhì).
2.2學校預防和消除聽障幼兒自卑心理的對策
在學校里,做為聽障兒童語訓教師,不僅要讓聽障兒童能聽會說,而且還要使其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因此,教師在預防和消除聽障幼兒自卑心理,讓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聽障幼兒有積極向上的精神中尤為重要.
第一,要重視對聽障兒童進行自尊心、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聽障幼兒不僅要教其說話,更重要的還要健全人格,進行人生價值的早期啟蒙教育,使他們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首先,教師要幫助聽障兒童克服自卑感.其次,教師要幫助聽障幼兒樹立自信心,相信聽障幼兒的能力,對他滿懷期望;賞識聽障幼兒,幫助他不斷發(fā)揚優(yōu)點;鼓勵聽障幼兒勇于面對困難,對他說“你能行”;肯定聽障幼兒的每一次進步,幫他樹立自信心;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引導聽障幼兒的表現(xiàn)欲.
第二,要培養(yǎng)聽障兒童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獲得知識的動力,是創(chuàng)新的根源.對聽障幼兒來說,興趣和進取心是密切聯(lián)系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的學習,不僅能使聽障幼兒全神貫注,積極思維,甚至會達到不知疲倦狀態(tài).我們要保護和培養(yǎng)聽障幼兒的興趣和愛好,啟發(fā)和誘導聽障幼兒的興趣.因此,教學方法的直觀性、生動性和藝術性,教師的正確評價和具體要求,這些都對激發(fā)聽障幼兒的求知欲和積極向上精神起著很大的作用.
第三,要組織聽障幼兒經(jīng)常參加有意義的競賽活動.幼兒園、班級要有計劃地有目的地開展各種有意義的競賽活動,不斷激發(fā)聽障幼兒的進取心,競賽可以激發(fā)聽障幼兒的斗志,讓聽障幼兒自覺主動地克服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努力爭取出色地完成任務,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培養(yǎng)聽障幼兒勇于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上進精神,樹立競爭意識,增強責任感和榮譽感,在各項活動中爭創(chuàng)第一,為班級爭光.
第四,通過教師的言行和先進人物的事跡感染聽障幼兒.通過教師的言行和先進人物的事跡感染耳聾幼兒,這對培養(yǎng)聽障兒童的上進精神,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為聽障幼兒師表,成為他們學習、仿效的榜樣,行為的楷模,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動力.因此,教師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嚴于律已,時時處處為聽障幼兒做好表率.另外,要經(jīng)常組織聽障幼兒講故事、看電視,給他們講模范人物的動人事跡,來激發(fā)聽障幼兒的進取精神.還要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長處,及時表揚學生中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
〔1〕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
〔2〕顧定倩.特殊教育導論[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
〔3〕A·阿德勒.超越自卑[M].作家出版社,1986.121-121.
〔4〕高天德.家庭教育指南[M].少年兒童出版社,1986.11-13.
〔5〕李雪榮.兒童行為與情緒障礙[M].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7.171-171.
B844.1
A
1673-260X(2016)07-0197-02
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