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海,寧西林
(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150)
情緒心理在藝術設計色彩中的應用研究
王洪海,寧西林
(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河南鄭州451150)
生活中的我們被各種各樣的色彩籠罩,色彩給我們生活帶來無盡的樂趣和美妙.色彩是藝術設計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是表達設計師情感并喚起受眾心理情緒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會使人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情緒.從心理學上分析,藝術設計對色彩的合理搭配能夠展現(xiàn)出積極和消極兩種心理狀態(tài).本文著重分析了色彩與情緒心理之間的關系以及情緒心理對受眾的影響,最后具體研究和探討了情緒心理在藝術設計中的色彩應用方法.
情緒心理;藝術設計;色彩
藝術設計是一項綜合形狀以及色彩等元素的藝術,而色彩最為藝術作品中最直觀、最鮮明的語言,能夠清楚而明白地展示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并往往受到創(chuàng)作者格外重視.色彩出現(xiàn)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以來人們對色彩的青睞和感知都是非常強烈的,人們的這種對色彩深切的感受也體現(xiàn)在藝術設計方面,而藝術設計的色彩情緒心理表達就是藝術作品表達的關鍵.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含義,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情緒是是內(nèi)心情感狀態(tài)的體現(xiàn),人們在外界客觀事物的影響下自身內(nèi)心產(chǎn)生某種整合性的心理體驗,這種心理體驗就反映了客觀社會主體與人之間的某種內(nèi)在關聯(lián)性[1].人類的心理情緒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積極情緒;二是消極情緒.色彩表達與人的情感是息息相關的,色彩的變化會對人的心理情緒產(chǎn)生影響作用,激發(fā)人內(nèi)心不同的情緒出現(xiàn),正如五彩斑斕的大自然能夠傳遞豐富多彩的信息一樣,不同的色彩能夠傳遞不一樣的藝術信息.色彩表情是通過與人的視覺心理相一致的的色彩來傳達人的思想觀念和情感表達,簡單來說色彩表情是將色彩人格化的心理認知模式.
紅色,給人以激情活力、憤怒血液膨脹之感,屬于積極、外向、擴張的暖色調[6].紅色無論是在光譜或色環(huán)上,高純度紅色的品質是鮮艷以及最富有個性的三原色之一,是色環(huán)中綠色的補償色,能夠與人的情感產(chǎn)生強烈的互動共鳴.在藝術設計中紅色占有面積再不占據(jù)整體環(huán)境的三分之以上的話,能夠迅速點燃受眾的視覺感官激情,點燃受眾的激情以及積極性,傳達上進、奮斗的情感信息[2].
黃色在可見光譜中處于偏中位置,但是光感效果確實所有色彩中最活躍、最亮麗的色彩,被一致認為是一種被強化的放射性色彩,就好比大自然中向日葵花瓣的色彩一般.黃色根據(jù)濃淡、明暗不同,在色相環(huán)中,正黃、正紅、正藍組成所有顏色的三基色.與紅色相比,黃色給人冷淡以及自信之感,這主要是由明暗程度、色相純度以及可視性強弱決定的.在藝術設計中黃色一般放置于最顯眼、最顯眼的地方,向人們展示一個光明,以及純真、活潑的視覺形象[3].
藍色在可見光譜中波長較短,屬于收縮、內(nèi)象、消極的冷色調,與波長較長的暖色調相比,藍色的矚目性和視覺性表現(xiàn)較為脆弱.藍色的色質給人以典雅柔和、憂郁深邃、高貴純正之感,具有浩淼的海洋色以及高遠的天空色的特質,讓人聯(lián)想到人類自身也是從遠古海洋生物進化而來.因此在藝術設計配色過程中使用寧靜而遙遠的藍色,能夠激發(fā)人們心中博大而遙遠的色彩聯(lián)箱,是智者常用的色彩[4].
2.1年齡不同對色彩偏好的差異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不同年齡段對色彩的感知能力是存在差異的,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對色彩的感悟理解能力越來越強[5].兒童偏好色彩明亮而鮮艷的紅色、黃色、綠色等色彩,這些色彩能夠直接抓住兒童的眼球,激發(fā)他們對色彩的興奮點.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逐漸豐富,逐漸對簡單、純真的黑、白等純粹的色彩感興趣.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年齡層次的不同會影響自身對色彩的偏好種類.對于兒童而言,他們天真爛漫、思想純凈,對色彩的偏好集中在純度高、對比度高的明亮色;對于青年人而言,他們出于追求時尚、另類、潮流的心理需求,繼續(xù)保持對鮮艷色彩的偏好,但是對色彩的柔和度和對比度偏好較低;對于年齡再大一點的中年和老年人而言,久經(jīng)風霜的他們已經(jīng)有足夠豐富的社會閱歷和文化知識,對于色彩的聯(lián)想更加豐富多彩,對色彩的純度要求逐漸降低,但是對色彩的飽和度要求變高,這一類人大多數(shù)喜歡黑、灰等深色系的物體.
2.2性格不同對色彩偏好的差異
不同的性格影響色彩的喜好,性格有內(nèi)向與外向之分,就好比色彩有冷色調和暖色調之分一樣,性格的差異在色彩選擇上會有一定的一致性.比如性格熱情奔放、積極樂觀的人偏好黃色、紅色等暖色系色調,而性格活潑的人偏好綠色、紅色以及粉色等;性格單純可愛多喜歡粉色、綠色;性格沉著冷靜的人偏好藍色、紫色等冷色系.不同性格的人對于色彩的選擇是不同的,因此在藝術設計中要掌握手中的性格特點配選色和搭色,善于從性格方面選擇營造風格不同的色彩情緒空間.一般來說內(nèi)向性格的人多理性,內(nèi)心情感波動小,樂忠于穩(wěn)重的色彩搭配;而外向性格的人多感性,容易受到外界色彩的情感干擾,對色彩有著明顯的喜好.
2.3區(qū)域文化不同對色彩偏好的差異
不同區(qū)域環(huán)境和背景文化生活下的人們對于色彩的偏好存在巨大差異.生活在農(nóng)村的人們偏好溫暖、甜蜜的色彩,以體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這主要是因為農(nóng)村與自然環(huán)境更為貼近,使得農(nóng)村居民對色彩的鮮艷度和對比度較高.對于城市居民而言,他們多渴望溫柔、舒適、自然的寧靜色彩,這主要與城市生活節(jié)奏快、生活壓力大有關,他們渴望在色彩上尋求壓力釋放和解脫[7].紅色給人以強烈視覺沖擊感,讓人聯(lián)想到生命的血液,是一種生命延續(xù)的預示.西方人則對白色有著強烈的偏好,婚紗多以白色為主,以代表純潔、高尚.馬來西亞人對黃色很反感,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枯萎和衰敗與黃色有關,有時又給人以空虛、貧弱之感.意大利人鐘情于綠色,阿拉伯人卻厭惡綠色.可見不同文化、不同國度的人們對色彩的喜好不一樣,這也為藝術設計提供的參考依據(jù).
3.1產(chǎn)品包裝設計中色彩情緒心理的應用
包裝設計中色彩對人們的視覺神經(jīng)的刺激是最直觀的,是反映情緒心理的重要因素,也是非語言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8].設計者合理把握產(chǎn)品包裝設計中情感色彩表達,能夠提升包裝的認知度,讓受眾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一眼找尋到目標產(chǎn)品.比如對于食品的包裝主要以橙色、粉紅色、橘色、黃色等為主,與食品的色澤和香味相契合.茶葉外包裝多以清新自然的綠色為主,突出產(chǎn)品的自然之感;針對兒童玩具包裝,用色大膽,色彩對比度和飽和度較高,這與兒童的活潑天真的性格有關.
3.2廣告設計中色彩情緒心理的應用
廣告設計的核心是產(chǎn)品的內(nèi)涵,無論是色彩運用、形狀設計多么富有創(chuàng)意,只要與產(chǎn)品品牌內(nèi)涵不相符,一切設計只會是徒勞[9].這一點說明廣告設計中要將產(chǎn)品品牌內(nèi)涵作為核心,突出主題,讓色彩成為烘托主題的重要元素存在,要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出產(chǎn)品自身的用途、性能等內(nèi)容,將色彩表達的含義與產(chǎn)品內(nèi)容完美融合在一起,并從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心理特點出發(fā),合理選擇色彩和搭配色彩.廣告設計者要跳出傳統(tǒng)色彩運用的牢籠,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靈活運用色彩的明暗、深淺的關系,提升廣告的創(chuàng)意性和吸引力,為產(chǎn)品帶來更深層次的盈利空間.大膽用色要注意地域文化、民族差異、時間場合,比如法國人對綠色反感,日本人厭惡黃色,中國人忌諱綠色帽子,因此大膽用色要考慮到人們對色彩的禁忌.
3.3家居設計中色彩情緒心理的應用
家居色彩環(huán)境的營造對人的心理情緒的影響較大,科學合理的配色能夠提升受眾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10].比如在對家居空間環(huán)境進行色彩設計時,常用黑白灰為主色調添加一至兩個鮮艷色作為點綴.在室內(nèi)空間設計中,各種簡約風格的單元元素出現(xiàn)在餐飲室內(nèi)空間的各個角落,比如辦公用具陳設以直線型為主,不要太多的曲線條,在辦公用具的外在造型上也以簡單而不夸張為主,凸顯出簡單而不單調的感覺.辦公室墻壁吊頂以黑色圓形暖光照明燈具為主,簡約主義設計風格中,黑白搭配是其代表色彩,對人的視覺干擾最小,而輕淡的灰色、米色、銀色同樣是簡約風格的常用顏色,這種色彩會給人一種安靜沉穩(wěn)、內(nèi)斂安詳?shù)母杏X.
3.4服裝設計中色彩情緒心理的應用
在服裝設計選色上要以人的性格特點作為依據(jù),有人鐘愛于白色,因為白色能夠給人以純凈、神圣之感,是各類藝術設計中用到的最多的色彩.有人鐘愛于黑色,因為黑色給人以孤獨靜謐、高貴莊重之感.青年人而言,他們出于追求時尚以及潮流的心理需求,繼續(xù)保持對鮮艷色彩的偏好,但是對色彩的柔和度和對比度偏好較低,以年輕人喜歡的黑色底色搭配紅色“青春”字樣T恤為例,紅黑色彩給人的強烈視覺對比度和視覺沖擊感讓人印象深刻,更顯青春的張揚個性.
色彩作為藝術作品設計者在審美需求最主要的設計元素,藝術設計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影響著受眾的情感表達和信息獲取.色彩是藝術設計中最容易引起受眾視覺沖擊的元素,而如何選擇并搭配好色彩是藝術設計的關鍵.色彩的合理運用能夠對藝術作品內(nèi)容起到引導、烘托、渲染的作用,同時也是衡量一個藝術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色彩情緒心理對受眾的影響是做方面,年齡不同、性差差異以及區(qū)域文化背景不同都會引起色彩情緒心理偏好的差異.在藝術設計中運用好色彩首先理解色彩的規(guī)律,掌握色彩所代表的心理.在藝術作品設計過程中,要搭配注重色彩的關聯(lián)和對比,注重不同色彩的關聯(lián)性,選擇符合使用者情緒心理的色調,既要講究主調和諧,又要注意協(xié)調,從而讓受眾在色彩的情感體驗中獲得愉快的心理共鳴,促進人們身心健康.
〔1〕張鶴,楊梅.藝術設計色彩中對情緒心理的運用[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4(12):238-239.
〔2〕宋文靜.談情緒心理在藝術設計色彩中的重要應用[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2):107.
〔3〕白永新.情緒心理在藝術設計色彩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10):386.
〔4〕李妍.淺析色彩心理作用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商,2015(08):118.
〔5〕王洪波,馬振慶.色彩情緒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舞臺,2013(02):168-169.
J064
A
1673-260X(2016)07-0193-02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