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旎?/p>
(赤峰學院 大學外語部,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從學習策略融入學習過程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生為例
張?zhí)旎?/p>
(赤峰學院大學外語部,內蒙古赤峰024000)
經過國內外學者驗證,掌握良好的學習策略技能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形成自主、主動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持續(xù)學習能力.由于少數民族地區(qū)受到經濟、地域以及資源等限制,民族地區(qū)大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策略掌握情況不容樂觀.本文討論了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意識,如何將學習策略真正融入到學習過程中等問題.
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英語學習策略
自20世紀70年代,隨著應用語言學研究的重點從如何教授學生方面向如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方面的轉變,自此國內外語言研究者和教學者對語言學習策略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對于學習策略的定義、分類和有效性,研究者們從不同的研究角度給出了不同的看法、進行了研究.
Rubin(1975)總結出成功語言學習者 (Good Language Learner)具有善于猜測、注重交際以及進行語言學習形式學習、對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等特點,并把其歸類成七個方面,這是語言學習策略最初的分類.80年代,學習策略成為語言研究熱點.O’M alley&Chamot,Oxford,Vandergrift等人從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進行了規(guī)模較大的定性個案研究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統(tǒng)計研究,來檢驗學習策略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語言學習策略在語言學習信息處理認知過程的作用.研究證明,學習策略促進了語言學習者學習過程、理解過程以及新語言的內化、鞏固、存儲,提高了學習者的語言使用技能,肯定了學習策略對語言學習所起到的積極作用.20世紀90年代,學習策略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之中,研究者們開始大量地對語言學習者進行學習策略培訓試驗,結果證明學習策略培訓具有有效性.
國內學者對于學習策略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這期間,國內學者對于學習策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介紹國外學習策略理論、現狀、發(fā)展、意義以及研究學習策略的定義、分類、類型以及結構.文秋芳(1995)研究了成功的語言學者與不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在英語學習方法方面的差異,研究指出學習策略是對英語學習過程最理想的調控.成功學習者和不成功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策略選擇、評估、調整方面存在差異.
自2000年起,我國學者對于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研究者開始把學習策略廣泛地應用教學之中,對不同水平的英語語言學習者進行學習策略培訓.呂長竑(2001)對兩個自然班進行了聽力策略訓練實驗,對兩個自然班,隨機指定為實驗班和控制班.對實驗班進行英語學習策略培訓,對控制班進行常規(guī)教學不涉及英語學習策略.結果顯示:實驗班和控制班最終成績差異顯著,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控制班.此次實驗還證實了,策略訓練對中等水平和差生的效果更為顯著.2003年,我國引進了SSBI(Styles-and 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教學法,自此對于學習策略的研究開始本土化,系統(tǒng)化.對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策略培訓,切實提高了英語教學者和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效率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以前教師只注重于如何教授學生,如何提高學生成績,研究教學的方法逐漸變得局限.在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著挑戰(zhàn)和改革,教學者和研究者逐漸意識到“給人以魚,一日食魚;授人以魚,終身得魚”.于是,研究者和教學者逐漸把注意力轉向教和學相融合.
新形勢下的大學英語改革,強調了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的重要性,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學者應當注重教授學生如何學,如何學得有效率和效果,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動建構者,發(fā)展學生的持續(xù)學習能力,而不再是以灌輸教育為主.而教授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獨立自主獲取新知識.通過訓練,有意識的在學習過程中使用學習策略,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持續(xù)學習能力.
全國各地的教育研究者對于英語學習策略進行了大量的定性、定量的實證研究,以及進行了大量的策略培訓實驗,都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和教學成果.尤其是大學英語學習者,更應該學會掌握并且運用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掌握運用良好的學習策略可以使學生不僅在英語學習上有所收益,由于學習策略技能有很強的遷移性,學生也可以將學習策略方法運用跨學科方面和跨專業(yè)的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體系.
但由于少數民族地區(qū)受到了地域、資源等限制,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情況不容樂觀.經過對220名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生調查,知道英語學習策略的學生僅為5%,這些學生從未有過學習策略培訓經歷,更不知道如何將學習策略融入到學習過程中.
學生偶爾會使用個別的英語學習策略,但并沒有意識到遇到一樣問題時,可以使用相同的策略,使用英語學習策略情況不成體系,只是雜亂無章的偶爾將個別策略應用到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不強,策略使用意識薄弱,學生亟需改善這種狀況.
5.1增強學生使用學習策略意識
由于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策略并不熟悉,所以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要把學習策略的使用變成學生在學習時有意識進行的內部行為.
教師可以使用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對學生進行訪談等方法,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狀況進行了解.教師上課時,可以將英語學習策略系統(tǒng)地介紹給學生,不要拘泥于讓學生記住學習策略的定義和分類之類的概念類的知識.而是應該幫助學生對于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應該使用什么的學習策略有所了解,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策略意識,最終能夠使學生熟悉掌握英語學習策略.學生熟練掌握學習策略后,開始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有目的的制定學習過程中所需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5.2將零星的學習策略整合
經過老師對英語學習策略的傳授和講解,學生具有了一定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意識.僅有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的意識還不足以改善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學生還需學會如何將零星分散的學習策略整合,形成完整的英語學習策略體系.例如,在預測時,慣用的學習策略有哪些;在驗證預測時,通常使用的策略有哪些;在修正時,會使用哪些策略.雖然不同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方面有所偏好,但教師應在策略使用方法上給學生加以點撥,讓其意識到,在某個學習階段,有不同的策略可以提供其選擇.英語教師要逐漸提高英語學習者在實際使用語言過程中的英語學習策略意識,逐漸提高學習者的策略使用敏感性和策略使用豐富化.
5.3將英語學習策略意識融入到學習過程中
學習具有過程性,語言學習過程不僅是一種語言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認知過程.(蔣祖康,1994)學生如果想成為成功的語言學習者,英語學習策略訓練是有效途徑之一.當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學習策略意識和學習策略使用經驗后,還需訓練學生如何將英語學習策略融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真正實現用學習策略來提高管理自己學習過程.
在確立學習目標時,學生需要對目標內容的話題、內容、背景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學生要選擇適當的學習策略,例如,預測可能遇到的信息類型以及可能出現的詞匯.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使用學習策略檢驗最初的假設、設想,理解學習過程中的附加學習信息.根據新的信息和內容,使用學習策略,對最初的假設加以修正.學習進程過半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比較不同學生所理解的內容以及學生之間使用的不同的學習策略,找出解決后續(xù)學習問題的方法.學習過程的后半程,學生檢驗先前同學之前不同的意見,檢驗使用哪種學習策略更為良好,理解學習內容的細節(jié).最后進行全班討論,重新構建學習內容的關鍵點以及相關細節(jié).讓學生對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策略使用情況進行反饋.
總之,學生要根據學習的進程,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選擇不同的學習策略應對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問題.根據計劃的制定,在學習進程中進行自我監(jiān)控,監(jiān)控學習策略的使用,策略選擇是否適合.學習過程結束后,要進行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情況自我評價,對策略使用頻率,策略使用是否恰當進行回顧和反饋.最后,進行英語策略使用自我調整.在學習進程中,哪些地方本可以應用學習策略進行解決卻沒有使用,哪些策略使用不恰當,進行改正,下次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學習策略更加具有學習效率,改正不恰當的學習策略觀念,學生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自我調整.
教師最終的教學目的為,讓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把學習策略融入到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修正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技能,有目的、有意識地將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相融合,形成完整的學習體系.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效率,完善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持續(xù)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有效的自主學習者.
〔1〕O'M alley J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MA:Heinle and Heinle,1990.
〔3〕Rubin,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 [J].TESOL Quarterly,1975(9).
〔4〕Vandergrift,L.“Facilitat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ELT Journal Volume53/3(1999):168-75.
〔5〕蔣祖康.學習策略與聽力的關系——中國英語本科學生素質調查分報告之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01):51-58+80.
〔6〕呂長竑.聽力理解學習策略訓練[J].外語教學,2001(3).
〔7〕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03):61-66.
G642
A
1673-260X(2016)09-0274-02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