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倩
小學生校內托管中課外英語活動探究
——基于長郡小學的調查
李曉倩
目前,由于家??醋o存在“空檔期”,小學生課后托管成為一個十分普遍的社會問題,也是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對的生活難題。相對于校外托管機構的良莠不齊,校內托管成為最受家長歡迎的托管方式?;谛韧泄苄枨蟮呐d起與課外英語活動的優(yōu)勢,本文提出校內英語托管的模式,既消除了家長對孩子無人看管的顧慮,又創(chuàng)造了課外英語活動的環(huán)境,給小學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從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小學生;校內托管;課外英語活動
目前,我國小學生放學時間一般都早于上班族家長的下班時間,正常情況下家長很難及時地接孩子,尤其是雙職工家長,課余也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看護與輔導孩子,由此出現(xiàn)了學生家??醋o的“空檔期”。小學生課后托管成為一個十分普遍的社會問題,也是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對的生活難題。
為了迎合巨大的市場需求,小學周邊的校外托管機構應運而生。然而,這些校外托管機構的經營方式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缺乏相應的教育資質認證,存在著設施不完善、場地狹小、師資力量薄弱、收費高等問題,造成教育質量與安全保障的隱患。而且,由于涉及校外托管的相關規(guī)范和制度尚不健全,使得校外托管長期處于無人監(jiān)管的狀態(tài),導致“黑托管”機構遍地開花。
校外托管機構存在諸多問題,家長不得不將希望寄托于學校,在此情況下,校內托管模式興起。校內托管是指學校充分發(fā)揮其在場地、圖書、器材等方面的優(yōu)勢,適當延長放學時間,以解決放學后學生無人看管的問題。[1]下午放學后,托管教師引導小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在校內進行有益的課外活動,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家長不能按時接送孩子的難題,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培養(yǎng)了學生高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相比良莠不齊的校外托管機構,校內托管在師資、環(huán)境、教育等方面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因此,校內托管成為目前最受家長歡迎的托管方式。
課外活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之外,由學?;蚪處熡心康?、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應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2]可見,課外英語活動是英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小學英語的課時少,小學生遺忘的速度快,語言運用的機會少,開拓課外英語活動的空間尤為重要。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英語活動,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并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基于校內托管需求的興起與課外英語活動的優(yōu)勢,筆者提出校內英語托管的模式。校內英語托管主要是在學校托管時間內以課外英語活
小學生托管的問題引起了學者的關注,但缺乏實證研究,而且以課外英語活動為切入點的研究基本處于空白。長郡小學是長沙市實行校內托管的試點學校,筆者以長郡小學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法,了解長郡小學的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對于校內托管中課外英語活動的態(tài)度和看法。調查總樣數(shù)為100份,其中,學生50人、家長25人、教師25人。
(一)學生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于在校內托管中開展課外英語活動持積極態(tài)度。其中約80%的學生有興趣參加課外英語活動,并認為對英語學習有重要作用,他們喜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英語活動,如做游戲、觀看英文動畫電影、表演英文童話劇或情景劇、與外教互動等,其中做游戲和觀看英文動畫電影最受學生歡迎。但是,72.6%的學生每周并未參加過課外英語活動,高達92.3%的學生并未在校內托管中參加過課外英語活動,這表明,實踐中校內托管中的課外英語活動次數(shù)太少,這種托管模式并沒有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
(二)家長
據(jù)調查,約80%的家長贊成校內托管的模式。大多家長由于工作、經濟條件等原因確實有托管的需求,而校外托管機構的基礎設施、衛(wèi)生安全等條件令人擔憂,因此,校內托管成為家長的最優(yōu)選擇。但少數(shù)家長由于擔心學校的收費標準和托管時長等問題,仍持不確定的態(tài)度。對于課外英語活動,85%的家長認為小學生在其中受益匪淺,也支持在校內托管中開展課外英語活動。家長普遍認為,他們自身的英語能力有限,在家無法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教師利用放學后的空余時間在學校組織課外英語活動,不僅合理利用了時間,還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三)教師
調查中只有60%的教師支持校內托管。他們在訪談中表示,托管耗時、耗力并且資金補貼少,增加了工作壓力。90%的教師對校內托管中開展課外英語活動持積極的態(tài)度,認為形式多樣的課外英語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興趣,還能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技能。約85%的教師建議學校聘請一些人員輔助管理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教師一致反映校內托管中的課外英語活動方案未得到實施,希望學校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支持,并希望家長正確認識校內托管中課外英語活動的價值。
(一)政府加大投入,實施整體調控
政府的支持是開展校內托管的有力保障。應將小學生校內托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充分意識到課外英語活動的重要性,把課外英語活動融入小學生校內托管,加大經費與人力資源的投入,實施整體調控,倡導開展校內英語托管特色教育模式。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促進校內托管模式的推廣。公共財政根據(jù)各校上報的實際托管人數(shù)科學測算生均實際成本,把學校課后托管服務的工作納入年度教育經費預算。[3]政府出資用于保障場地、水、電等后勤條件以及聘請老師等,降低家長的學費成本,提高教師的資金補貼。同時,要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鼓勵退休教職員工、社區(qū)人員、大學生志愿者、有條件的家長等符合條件的人員義務參加小學生校內英語托管的設計與管理,壯大托管教師的隊伍并減輕在職教師的工作負擔。政府實施整體調控,不僅能發(fā)揮公共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而且符合小學生英語技能培養(yǎng)的需求。
(二)學校完善設施,制度化管理
學校是推進校內英語托管實施方案的首要因素。一方面,應加大投入以完善校內設施,包括校本資源、場地、多媒體設備等。多媒體與課外英語活動結合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態(tài)的英語學習情境,應及時檢查與更新多媒體設備,改良課外英語活動的場地,提高多媒體聽說教室、表演廳等場地的利用率,為學生構建校內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應制定相關制度,主要包括時間與管理制度。夏季托管時間至下午6點,冬季托管時間至下午5點30分,學校應充分利用托管時間,確保每周在校內托管中開展1-2次課外英語活動。制定校內英語托管的保障制度,如組建領導團隊監(jiān)督校內英語托管工作的實施;根據(jù)人數(shù)將活動的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和班級活動;秉持學生自愿選擇、自主參加的原則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內學習環(huán)境。
(三)教師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
教師的指導在校內英語托管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校內托管中的英語教師需具備活動設計能力,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設計豐富多樣的課外英語活動,如英語歌曲比賽、英語童話劇表演、講英語小故事、英語角等。每周制定適合本年級學生的課外英語活動計劃,包括活動方案、場地、多媒體、材料等,合理分組,激發(fā)學生的競爭與參與意識。教師應該及時總結反思活動的情況,如活動的內容、形式、人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等。
(四)家長積極配合
參與校內托管中的課外英語活動離不開家長的幫助與支持,家長應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并關注其在校內英語托管中的學習情況。家長應認識到課外英語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鼓勵孩子在課外英語活動中積極展示自我。同時,要關注孩子英語學習過程,幫助其做好課外英語活動的準備,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輔助其完成難度較高的活動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也增加了親子互動。此外,學校應經常舉辦“托管開放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讓家長了解小學生在校內托管中課外英語活動的情況,從而更積極地配合校內英語托管模式的實施。
基于對長沙市長郡小學的調查,家長、學生普遍對校內托管中開展課外英語活動持歡迎態(tài)度,教師也認同其價值。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四者應形成教育合力,為小學生校內托管中的課外英語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1]鄧雪柳,周璐祎,雷文科.校內托管——小學生“四點鐘困境”的解決之道[J].教學與管理,2015(35):19-2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吳開俊,孟衛(wèi)青.治理視角下小學生課后托管的制度設計[J].教育研究,2015(6):55-63.
責任編輯:賀正
G623.31
A
1671-6531(2016)10-0073-03
李曉倩/湖南科技大學在讀碩士(湖南湘4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