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明
全球氣候治理背景下美國商業(yè)銀行的綠色融資實踐
杜明明
面對全球氣候問題的嚴峻挑戰(zhàn),全球治理等理念已經(jīng)成為備受關注的國際議題。商業(yè)銀行作為金融領域的核心部門在完善全球治理和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以商業(yè)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參與全球治理進程,正逐漸成為國家參與模式之外的有力補充。美國作為世界經(jīng)理領袖,是全球氣候治理機制的重要建設者和參與者。美國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yè)銀行在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以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和富國銀行為代表的美國商業(yè)銀行積極參與由國際金融公司和世界銀行發(fā)起的赤道原則,不斷完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
全球氣候治理 美國商業(yè)銀行 碳金融 赤道原則 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
“環(huán)顧當今世界,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國際關系的核心議題之一。氣候變化因其所具有的全球性、長期性、滲透性、不確定性和潛在的不可逆轉性被國際社會公認為人類當前面臨的最具挑戰(zhàn)性的全球性問題之一,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全球氣候治理問題已經(jīng)成為當今國際關系領域內(nèi)最重要的雙邊和多邊談判議題之一。自1992年《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通過以來,世界各國圍繞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責任和義務進行了多輪談判?!堵?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提供了一個國際合作的基本框架。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在巴黎成功舉行,“將成為國際氣候進程中的一個嶄新起點,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新的希望”。
隨著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逐步達成深入共識,金融機構等各類非國家主體主動作為的意愿和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也在不斷增強。赤道原則(the Equator Principles)和碳原則(the Carbon Principles)等一批針對企業(yè)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的國際準則受到廣泛關注。企業(yè)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等理念已“構成非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因素”。全球氣候治理的嚴峻形勢對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企業(yè)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機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增強。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所期待實現(xiàn)的全球氣候治理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賴于國際主要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和對融資項目的有效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監(jiān)管。例如,在巴黎氣候大會期間,“碳交易”和“碳金融”等詞匯就受到國際社會的熱議。
美國作為世界經(jīng)濟領袖,其金融機構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至19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就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大經(jīng)濟體的領先地位。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場。按照上市公司的證券市值計算,紐約證券交易所比世界上任何主要證券交易所都要大三倍以上。至2012年以來,美國在海外投資已高達3.3萬億美元。面對全球氣候治理的緊迫壓力,以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摩根大通(JPMorgan)、花旗銀行(Citigroup)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為代表的美國金融機構作為非國家主體,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取得了一些寶貴經(jīng)驗。
第21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出把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nèi)的努力目標。能否實現(xiàn)上述目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碳金融的支持。碳金融“泛指服務于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相關金融活動”,其主要分為碳直接金融和碳間接金融兩種類型低碳投資活動。“碳直接金融也就是碳金融市場,主要包括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fā)的投融資;碳間接金融主要是指綠色信貸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在全球氣候治理背景下,國際金融領域內(nèi)的最重要綠色信貸政策就是“赤道原則”。
赤道原則是2002年10月,由荷蘭銀行(ABN Amro)、巴克萊銀行(Barclays)、西德意志銀行(West-LB)和花旗銀行四家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公司環(huán)境和社會可持續(xù)性績效標準(IFC 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及世界銀行集團環(huán)境、健康和安全指南(the World Bank Group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Guidelines)基礎上共同起草的一套針對項目融資中有關環(huán)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的自愿性金融行業(yè)基準。在國際金融發(fā)展史上赤道原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第一次確立了國際項目融資的環(huán)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的最低行業(yè)標準,并成功地運用于國際融資實踐中。
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金融機構面臨著必須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強烈外部壓力和內(nèi)部動力。例如,商業(yè)銀行融資項目所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不可避免地會損害銀行聲譽,影響其可持續(xù)發(fā)展。包括政府、非政府組織和社區(qū)民眾在內(nèi)的融資項目利益相關方也要求銀行對融資項目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進行嚴格監(jiān)管,切實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在國際項目融資中,形成一套能夠有效地決定、衡量以及管理社會及環(huán)境風險,以指導項目融資活動的的國際標準顯得尤為重要。赤道原則的產(chǎn)生正是根源于全球治理對金融機構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迫切要求。自2003 年6月,赤道原則實施以來,全球已有81家金融機構成為赤道原則成員,遍布世界五大洲100余個國家。
目前,加入赤道原則的美國商業(yè)銀行共有四家,分別是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富國銀行和摩根大通。根據(jù)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2015年全球1000家銀行排行榜中,按照銀行一級資本數(shù)量排位,美國摩根大通名列世界第三、美國銀行排名世界第四、美國花旗集團位列世界第六、美國富國銀行位居世界第八。作為國際金融行業(yè)的主力軍,美國商業(yè)銀行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花旗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這四家赤道銀行在國際項目融資實踐中重視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問題,始終將平衡非財務因素與財務優(yōu)先(financial priorities)作為風險管理的基礎和完善企業(yè)社會責任理念的核心。良好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意識不但沒有為企業(yè)經(jīng)營帶來負擔,反而更進一步促進了企業(yè)的良性運轉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花旗銀行
花旗銀行成立于1812年。目前,花旗銀行的業(yè)務已遍及世界60余個國家,1000多個社區(qū)。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花旗銀行將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作為經(jīng)營理念和行動準則,為促進社區(qū)和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也為企業(yè)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
出于針對氣候變化等環(huán)境問題引發(fā)的非傳統(tǒng)風險管理重要性的充分認識,2002年10月,花旗銀行牽頭荷蘭銀行、巴克萊銀行、西德意志銀行達成了研究普遍適用于銀行業(yè)項目融資過程中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機制的共識。2003年6月4日,花旗銀行等十家金融機構成為赤道原則的創(chuàng)始會員。
花旗銀行按照國際金融公司績效標準和國際金融公司環(huán)境、健康和安全指南的相關內(nèi)容設計了能更符合自身需求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 Management Policy)?;ㄆ煦y行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花旗融資項目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為了使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政策得到有效實施,花旗銀行組建了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團隊(the ESRM Unit),主要負責交易項目的審查和分類工作。根據(jù)國際金融公司的分類標準,交易項目被分為A、B、C三類,即嚴重危害、有限危害、輕微或無危害。2014年,花旗銀行依據(jù)赤道原則III的相關標準共審查A類項目融資貸款8個,通過審核1個;B類項目融資貸款12個,通過審核4個。
花旗銀行將企業(yè)社會責任理念切實應用到項目融資實踐中去,將服務社區(qū)以適應氣候變化影響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理念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工作的重心?;ㄆ煦y行重視直接參與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項目融資,例如為社區(qū)提供清潔水源、處理垃圾,支持中低收入社區(qū)的綠色、可負擔的房屋建設項目。2007年,花旗銀行承諾在10年之內(nèi)直接投資500億美元用于全球氣候治理項目。2013年,花旗銀行提前完成這一目標。2014年,花旗銀行將承諾加倍,決定將1000億美元用于全球環(huán)境治理的信貸、投資和促進工作。
(二)美國銀行
作為美國第一大銀行的美國銀行,歷史悠久,其建立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馬薩諸塞州銀行。目前,美國銀行的分支機構已經(jīng)遍布全球77個國家和地區(qū)。美國銀行之所以能夠立足百年、持續(xù)發(fā)展,與它擁有一套運行良好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模式是密不可分的。2004年4月15日,美國銀行正式加入赤道原則。
在全球治理背景下,美國銀行始終重視完善企業(yè)社會責任意識,其環(huán)境政策涉及氣候、森林、能源和環(huán)境信貸等眾多環(huán)保領域。2014年,美國銀行為強化企業(yè)社會責任治理結構(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vernance structure),成立全球企業(yè)社會責任委員會(Glob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ittee),并建立了一支致力于踐行其環(huán)保倡議的全日制工作團隊。
美國銀行充分認識到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最嚴重挑戰(zhàn)之一,能否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將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存發(fā)展。為了解決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zhàn),美國銀行承諾在十年之內(nèi)出資2000億美元用于涉及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信貸、投資、金融產(chǎn)品和服務行業(yè)。美國銀行也是業(yè)界第一家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而作出提供金融產(chǎn)品和服務方面長期承諾的銀行機構。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美國銀行注意將環(huán)境保護目標與企業(yè)經(jīng)營目標協(xié)調(diào)一致,并積極影響相關公共政策的制定。美國銀行懂得充分利用綠色經(jīng)濟增長所帶來的商業(yè)機會。在融資活動中,美國銀行重點扶持有利于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產(chǎn)品和技術的研發(fā),以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當前,推廣碳金融對金融機構最大的挑戰(zhàn)之一是如何評估項目融資中溫室氣體排放的成本。美國銀行在環(huán)境風險管理中所應用的碳原則和公共設施排放組合(Utility Portfolio Emissions)政策正是碳成本評估方面的兩個成功經(jīng)驗。2008年,美國銀行與其他幾家金融機構一致努力,在公共設施客戶(utility clients)及環(huán)境組織的協(xié)同配合下開發(fā)出碳原則。目前,碳原則被公認為評估新發(fā)電廠建設項目以及分析碳長期成本的最好的投資決策調(diào)查標準。美國銀行每年都會作出美國公共設施二氧化碳排放組合報告,并以此指導融資決策。從2004年起,美國銀行開始關注其電力信貸客戶的碳排放高污染情況。到2008年,美國銀行成功地幫助其電力客戶降低了7%的碳排放率。美國銀行在項目融資中堅持兩個標準:其一,將信貸資金從碳排放組合中排放量最大的單位轉移到低污染企業(yè);其二,降低信貸客戶的碳排放率。在美國欠缺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規(guī)則的情況下,公共設施碳排放組合政策有效地幫助了美國銀行管理涉及氣候變化問題的項目融資風險。
(三)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總部位于美國紐約,成立于1799年,由1200余家金融機構合并發(fā)展而成。2006年12月4日,摩根大通正式接受赤道原則。
作為一家全球性的金融咨詢、保險和信貸服務提供商,摩根大通在進行商業(yè)決策時始終秉承為周圍社區(qū)和環(huán)境利益服務的經(jīng)營理念。為了更好地整合企業(yè)信貸、咨詢服務和資本市場交易中潛在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因素,摩根大通重視開展與客戶、投資者及非政府組織等利益相關方的對話機制,并定期修改環(huán)境和社會政策框架(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olicy Framework)。2005年摩根大通根據(jù)赤道原則和國際金融公司績效標準,制定了第一個綜合性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政策,之后每年進行復查。由于目前氣候變化等環(huán)境問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2013年摩根大通及時更新了它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政策,以便更好地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為了增強員工對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政策的深入理解并促進相關政策的有效實施,摩根大通對從事實際業(yè)務操作的每一個員工進行崗位培訓。
摩根大通的全球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Glob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 Management,GESRM)團隊由一批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組成,包括8名全日制員工,主要負責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政策的應用并協(xié)調(diào)相關經(jīng)營活動以確保相關政策的有效執(zhí)行。在交易層面,全球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團隊負責評估客戶關于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的承諾及執(zhí)行能力、檢查客戶的經(jīng)營記錄、直接幫助客戶提高績效。
全球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團隊負責領導赤道原則的所有復查工作。在赤道原則復查中,凡是涉及潛在的會危害企業(yè)商譽的交易,都由全球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核實,并提交給商譽風險委員會(Reputational Risk Committee)按照公司的內(nèi)部風險政策和程序(Risk Policies and Procedures)討論和處理。
目前,摩根大通已經(jīng)成為諸多有關氣候等環(huán)境問題治理的國際組織成員,例如氣候與能源解決方案中心商業(yè)環(huán)境領導委員會(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C2ES)Business 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Council)、色雷斯(Ceres)、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資助倡議(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inance Initiative)和世界商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理事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這些國際組織一貫重視商業(yè)活動中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議題。除了赤道原則之外,摩根大通還接受了碳原則、綠色債券原則(The Green Bond Principles)以及聯(lián)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等針對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評估的國際原則。
(四)富國銀行
美國富國銀行始創(chuàng)于1852年。目前該銀行已發(fā)展為一家多元化的金融集團。其業(yè)務涵蓋社區(qū)銀行、投資和保險、抵押貸款、專門借款、公司貸款、個人貸款和房地產(chǎn)貸款等。富國銀行于2005年7月12日成為赤道原則會員。它始終堅持以是否符合赤道原則相關規(guī)定作為項目融資審核與評估的標準。作為一家擁有160余年歷史的跨國銀行,富國銀行充分認識到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與保護企業(yè)良好商譽之間的重要關系。早在2005年,富國銀行作為赤道原則成員,就作出了10點環(huán)境承諾。其中,包括一個提供價值10億美元的用于有益于環(huán)境保護的信貸和投資等金融項目的五年計劃。憑借良好的市場信用,富國銀行成為唯一獲得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Aaa”級評價的美國商
在項目融資中,富國銀行嚴格遵守赤道原則的規(guī)定,根據(jù)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的分類、評估和管理政策,僅為能夠遵守赤道原則的借款方提供信貸和咨詢服務。富國銀行始終將促進社會經(jīng)濟長期繁榮發(fā)展作為企業(yè)自身社會責任以及公司興旺發(fā)達的基礎。良好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實踐,為富國銀行帶來了行業(yè)口碑和品牌效益。福布斯2015年世界銀行品牌排名顯示,富國銀行位列世界第一。截止2015年8月2日,富國銀行的市值已高達2364億美元。
在當今全球氣候治理的嚴峻形勢下,金融機構作為非國家主體參與治理進程的重要性已經(jīng)日益突出。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所帶來的良好商譽和綠色投資收益的穩(wěn)定回報會有利于促進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ㄆ煦y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作為赤道原則的會員在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走在了金融機構同行的前列。這四家美國商業(yè)銀行在項目融資中嚴格執(zhí)行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不僅使融資項目有利于社區(qū)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也保證了投資項目的良性運作,為企業(yè)樹立了優(yōu)秀的品牌形象,給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價值巨大的商譽。美國商業(yè)銀行在全球氣候治理的背景下,作出了既符合社區(qū)利益,也符合企業(yè)自身長遠發(fā)展利益的正確的和理性的選擇。金融機構的綠色實踐,已經(jīng)成為全球治理中國家治理體系之外的有力補充,在治理進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張海濱.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國際政治研究.2009 (04)12-13
[2]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jīng)濟學模擬聯(lián)合實驗室.通往巴黎:面向國際氣候治理新起點.光明日報 .http://news.gmw.cn/2015-12/09/content_18030485.htm. 2015.12.9
[3]Backer,Larry Catá.China'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herence and Dissonance with the Global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Project.p.1,http://ssrn.com/abstract=2448030,August 18, 2014
[4]Digital History,Steven Mintz."Digital History".Digitalhistory.uh.edu. Archived fromthe original on2004-03-02.Retrieved April 21,2012
[5] "WFE-YTD Monthly".Web.archive.org.November6, 2011.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November 6,2011. Retrieved June 8,2014.
[6]"CIA-The World Factbook".Cia.gov.Retrieved April 21, 2012.
[7]《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nèi)》,光明網(wǎng),http: //news.gmw.cn/newspaper/2015-12/15/content_110203057. htm,2015年12月16日
[8]劉英.國際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場發(fā)展研究.金融發(fā)展研究. 2010(1)7
[9]王勇.巴黎氣候大會加速推進全球碳金融發(fā)展.證券時報. 2015.12.1.A3
[10]英國.銀行家.雜志.2015.6.30.2015.世界銀行排名.深圳晚報.2015.7.15.A02.http://wb.sznews.com/html/2015-07/15/co ntent_3280650.htm.2015.12.14
[11]Evironmental and Social Policy Framework(PDF),p.1, http://www.citigroup.com/citi/environment/data/937986_Env _Policy_FrameWk_WPaper_v2.pdf(December 14,2015)
[12]Jennifer Karingi,Managing Risk,Creating Opportunity: EquatorPrinciples& Citi’sEnvironmental& Social Risk Management Policy(September 23,2011)(PDF), p.3, http://www.unepfi.org/fileadmin/events/2011/nairobi/Karingi.pdf(December 14,2015).
[13]Citi 2014 Equator Principles III Reporting(PDF),p.1, http://www.citigroup.com/citi/about/data/corp_citizenship/201 4_Equator_Principles_Reporting.pdf(December 14,2015)
[14]2014 Citi Global Citizenship Report(PDF),p.30,http: //www.citigroup.com/citi/about/data/corp_citizenship/2014-c iti-global-citizenship-report-en.pdf(December 14,2015)
[15]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olicies, http://about. bankofamerica.com/en-us/global-impact/governance-and-p olicies.html#fbid=-cZtXW-1lPj(December 14,2015)
[16]Climate change,http://about.bankofamerica.com/en-us/glob al-impact/governance-and-policies.html#fbid=-cZtXW-1l Pj(December 14,2015)
[17]Utility Portfolio Emissions,http://about.bankofamerica.com/ en-us/global-impact/governance-and-policies.html#fbid=-c ZtXW-1lPj(December[14,2015)
[18]History of Our Firm,https://www.jpmorganchase.com/corporate/About-JPMC/jpmorgan-history.htm(December 13, 2015).
[19]2014 Equator Principles Report,https://www.jpmorganchase.com/corporate/Corporate-Responsibility/equator-principles-report.htm#5(Decmber 13,2015)
[20]WELLS FARGO & COMPANY ANNOUNCES 10-POINT ENVIRONMENTAL COMMITMENT,$1 BILLION LENDING TARGET,http://www.equator-principles. com/index.php/all-ep-association-news/ep-association-new s-by-year/58-2005/139-wells-fargo-a-company-announce s-10-point-environmental-commitment-1-billion-lending-target,(December 16,2015)
[21]2015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 Management-Wells Fargo,p.5,https://www08.wellsfargomedia.com/downloads/pdf /about/csr/reports/environmental_lending_practices.pdf(De cember 14,2015)
[22]富國銀行為何全球市值最高.第一財經(jīng)周刊.http://www. cbnweek.com/v/article?id=5290(December13,2015)
Green Financing Practice of US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DU Ming-ming School of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2621
Facing a serious challenge of global climate issues,the concept of global governance has become an issue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As a core sector in the financial field,Commercial ban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global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ety.On behalf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commercial bank involved in global governance processes,and is now becoming a powerful supplement to the national participation mode.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world leader manager is an important player participant in the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U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articularly commercial banks have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risk management policies.Bank of America,JP Morgan Chase,Citigroup and Wells Fargo,represented the US commercial bank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quator Principles launc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and the World Bank,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 management policies.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US Commercial Banks,Carbon Finance,The Equator Principles,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 Management Policies
F830
A
杜明明,男,遼寧撫順人,北京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 2015級博士,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北京,1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