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靈,孫忠河,謝 紅(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南京市第一醫(yī)院團委辦公室,江蘇 南京 210006,njmuzhangwenling@163.com)
?
《醫(yī)患溝通學》課程中引入M lnl-CEX的實踐*
張文靈,孫忠河**,謝紅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南京市第一醫(yī)院團委辦公室,江蘇南京210006,njmuzhangwenling@163.com)
〔摘要〕目的著重探討將Mini-CEX教學方法應用到《醫(yī)患溝通學》教學中的可行性,為進一步推廣提供依據(jù)。方法將Mini-CEX教學方法引入醫(yī)患溝通學課程中,通過系列教學活動,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測評,并設計調查問卷,總結學生的反饋意見。結果第二次的模擬診療活動相對第一次而言,學生及教師測評分數(shù)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在健康宣教、與出院病人溝通過程中,學生及教師測評分數(shù)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同學們對于Mini-CEX主要評量項目,能達到清楚理解的人數(shù)均在85.7%以上,教學方式的改進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在推行Mini-CEX醫(yī)患溝通學考核量表的過程中,學生認為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課時不足及考量尺度難以把握。結論將Mini-CEX教學方法引入《醫(yī)患溝通學》教學具有可行性,教師可客觀地評估學生溝通能力及教學效果,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醫(yī)患溝通學》相關知識,值得在教育改革及成果評估方面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Mini-CEX;醫(yī)患溝通學;課程教學;技能訓練
**通信作者,E-mail:riverszh@163.com
1.1Mini-CEX簡介
迷你臨床演練評量,簡稱Mini-CEX(Mini Clini_ cal Evaluation Exercise),是1995年美國內科醫(yī)學會Norcini等[1]在傳統(tǒng)的CEX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一套測評工具。美國內科醫(yī)學會(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ABIM)于2001年修訂完成并建議在臨床教育上應用。評量項目包括:醫(yī)療面談技能、體格檢查技能、專業(yè)態(tài)度、臨床判斷、溝通技能、組織效能、整體臨床勝任能力[2]。每1項目采取9級評量計分:1~3分為不符合要求,4~6分為達到要求,7~9分為優(yōu)秀,0分為未觀察到該項目。
Mini-CEX同時具備教學、評量與及時回饋的功能??荚u手段具有操作簡便、考核內容全面、重視人文關懷、利于以考促學等特點[3]??梢耘c臨床例行工作同步進行,執(zhí)行一次大概需要20~30分鐘,不增加額外負擔,可行性高,而且住院醫(yī)師經由不同的主治醫(yī)師測評,其信、效度皆較優(yōu)良[4]。目前已廣泛用于醫(yī)學生的臨床技能考核和住院醫(yī)師的臨床技能培訓之中,學生印象深刻,教學效果好。
1.2醫(yī)患溝通教學現(xiàn)狀
醫(yī)患溝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指在醫(yī)療衛(wèi)生和保健工作中,醫(yī)患雙方圍繞診療、服務、健康及心理和社會等相關因素,以患者為中心,以醫(yī)方為主導,將醫(yī)學與人文結合,通過醫(yī)患雙方各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徑交流,使醫(yī)患雙方達成共識并建立信任合作關系,指引醫(y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達到維護健康、促進醫(yī)學發(fā)展的目的[5]。醫(yī)患溝通是醫(yī)療衛(wèi)生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醫(yī)患溝通學》課程的學習,可以彌補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教育的先天不足,促進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的形成,提高臨床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6]。
目前普遍采用的單純課堂講授的教學形式,雖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溝通學框架,但是,溝通的本領只靠講授是學不到的。所以,醫(yī)患溝通教育必須依托醫(yī)療實踐,把實踐作為教育方法的核心[7]。
1.3Mini-CEX應用于《醫(yī)患溝通學》的探索
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醫(yī)患溝通學》的教學效果缺乏有效的評價指標和體系,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溝通水平無法客觀評定。針對這一問題,2013-2014年,將Mini-CEX教學方法引入醫(yī)患溝通學教學,課堂反饋良好,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并充滿興趣,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醫(yī)患溝通能力;教師可正確評估學生對教學目標要求內容掌握的程度,評估學生的溝通水平、教學效果。
2.1一般資料
選取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31名同學,其中男性14名,女性17名,于2014年2-4月,在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進行《醫(yī)患溝通學》課程的學習。
2.2方法
由于《醫(yī)患溝通學》注重醫(yī)患之間的交流,以溝通技能的培養(yǎng)為核心,據(jù)此將原Mini-CEX 7大方面的考核調整為醫(yī)療面談、職業(yè)形象、專業(yè)態(tài)度、臨床判斷、溝通技能、咨商衛(wèi)教、組織效能7個項目,設計了“醫(yī)患溝通學Mini-CEX評價量表”。
授課教師首先介紹Mini-CEX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在醫(yī)患溝通學課堂中的應用,通過分析Mini-CEX的條目,重點從專業(yè)態(tài)度、溝通技能和醫(yī)療面談技能這三個方面向學生講授醫(yī)患溝通的技巧。
2.2.1Mini-CEX在標準化病人中的應用。
引進標準化病人的教學模式,介紹病人的病情及就醫(yī)情況,讓病人來到課堂上,采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兩名學生作為第一組,扮演相關科室醫(yī)生模擬病人當初就醫(yī)的過程,未參與的同學及授課老師需對該組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測評,之后由老師就該組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并同樣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另選兩位同學作為第二組,再次進行模擬診療并測評。
2.2.2Mini-CEX在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學生在活動前準備慢性阻塞性肺?。–OPD)穩(wěn)定期及高血壓病治療的相關知識并進行隨機分組(每組2~3人),由老師帶領進入病房。每組同學需針對隨機選擇的病人,即COPD或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其他學生及老師進行測評,以此類推,每位學生都會作為測評者和被測評者參與其中,之后回到教室由老師針對每組學生分別進行點評。
2.2.3Mini-CEX在出院溝通中的應用。
教師帶學生來到病人床邊,與病人交流,并隨機選擇兩名學生就出院宣教主題與病人溝通,考察同學的醫(yī)患溝通能力,老師、其他學生在一旁觀摩并測評。觀摩完畢大家討論同學的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老師評估學生的溝通水平。并設置相應的調查問卷,進一步探索Mini-CEX應用于《醫(yī)患溝通學》的可行性,由學生填寫反饋,供研究使用,最后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3數(shù)據(jù)的錄入與分析
將所有針對同一組學生或同一學生的測評分數(shù)取平均值后錄入作為實驗組,教師的測評分數(shù)直接錄入作為對照組,用stata10軟件對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1Mini-CEX在標準化病人中的應用
在第一次的模擬診療活動中,學生(實驗組A)和老師(對照組A)針對被測試組學生的評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教師的測評分數(shù)相對學生要低。在第二次的模擬診療活動中,學生(實驗組B)和老師(對照組B)針對被測試組學生的評分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具體見表1。在前后兩次模擬診療的過程中,老師針對被測試組學生的評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第二次的評分要高于第一次。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同學及教師測評結果
表2 第一組和二組教師測評的比較
3.2Mini-CEX在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在健康宣教過程中,由于被測學生占了班級學生的絕大多數(shù),取所有被測評學生各單項分數(shù)的平均值來近似反映班級整體水平。學生(實驗組)針對被測試者的評分均在8.3分以上,教師(對照組)的評分均在7.5分以下(見表3),二者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表3 健康宣教中同學測評及教師測評結果
3.3Mini-CEX在出院溝通中的應用
關于第一位學生與出院病人的溝通測評,學生(實驗組1)給出的測評分數(shù)明顯高于教師(對照組1)的測評分數(shù),且二者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關于第二位學生與出院病人的溝通測評,同學(實驗組2)給出的測評分數(shù)明顯高于教師(對照組2)的測評分數(shù),且兩者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具體見表4;在教師測評分數(shù)上,第二位學生要高于第一位學生(見表5),且兩者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表4 兩組第一位同學測評結果
表5 第一位和第二位同學教師測評的結果
3.4Mini-CEX在《醫(yī)患溝通學》中的應用反饋
3.4.1學生對主要評量項目的理解比例。
學生對于Mini-CEX主要評量項目的能達到清楚理解的人數(shù)均在85.7%以上,其中醫(yī)療面談、職業(yè)形象、專業(yè)態(tài)度達100.0%,臨床判斷和溝通技能為96.4%,咨商衛(wèi)教占89.3%,組織效能為85.7%。
3.4.2教學方式改進對學生學習的幫助。
教學方式的改進對學生的學習均有幫助,其中認為模擬診療活動非常有幫助的人數(shù)占82.1%,認為帶教老師點評非常有幫助的占71.4%,認為Mini-CEX簡介非常有幫助的占50.0%,認為同學互評及討論非常有幫助的占42.9%。
3.4.3課時不足及考量尺度難以把握。
在推行Mini-CEX醫(yī)患溝通學考核量表的過程中,根據(jù)23份有效回答,認為課時不足及考量尺度難以一時把握是存在的最大問題的各有9人,認為是人文各層面認識不夠支持不足的有5人,沒有同學認為師資力量不足、量表不夠科學或教學效果不佳是可能遇到最大的問題。
此次將Mini-CEX應用于醫(yī)患溝通學的教學中,教學方式新穎獨特,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并充滿興趣,課堂反應很好。通過對學生及教師測評結果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4.1溝通效果與測評結果的一致性
通過對每個參與測評的同學表現(xiàn)的觀察,可以看出,那些表現(xiàn)積極、語言流暢、思路清晰的學生與病人的溝通反饋較好,更容易得到病人的認同與信任。在學生與教師的測評中評分也相對較高。
4.2學生測評與教師測評的差異性
Mini-CEX在第一次標準化病人的應用、健康宣教及出院病人的溝通中,教師的測評結果與學生的測評結果存在統(tǒng)計學的差異,學生測評分數(shù)普遍要比教師的測評分數(shù)高。教師關于Mini-CEX的介紹雖然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幫助性,但是對于讓學生確實掌握評分標準仍然不夠,還需要進一步的培訓及反復的活動實踐。
4.3點評反饋對溝通水平的提高性
Mini-CEX在標準化病人中的應用及在出院溝通的應用中,第一組兩位學生在溝通結束后,教師對于觀察到的結果及測評及時反饋給參加的學生,并在班級中公開點評學生的表現(xiàn),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第二組兩位學生在進行溝通時,表現(xiàn)明顯提高,前后兩次的測評結果存在統(tǒng)計學差別,且第二組分數(shù)要高于第一組。
4.4溝通能力與教學考核的客觀性
醫(yī)患溝通能力作為一種個人能力缺乏一個客觀的評估標準,這使醫(yī)患溝通學的教學效果長期缺乏實際的考核標準,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及課程教學的改進。Mini-CEX每1項目采取9級評量計分,通過對學生溝通的測評,每位同學在每個項目上都會獲得一個分數(shù),使該學生的溝通水平得到一個相對客觀的劃分,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與提高。
同時,通過分析此次的教學實踐活動的反饋,可以看出班級85.7%以上的學生對于Mini-CEX主要評量項目能達到清楚理解的程度;Mini-CEX簡介、模擬醫(yī)患溝通、同學互評及討論、帶教老師點評對于學生醫(yī)患溝通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同程度的幫助性;課時不足及考量尺度難以一時把握是推行Mini-CEX醫(yī)患溝通學考核量表面臨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說,將Mini-CEX應用于《醫(yī)患溝通學》,強調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同學們抽象的溝通水平有了一個客觀的考核指標,并且能使學生得到及時的教學反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了《醫(yī)患溝通學》的教學效果。但是,Mini-CEX在《醫(yī)患溝通學》中的應用目前仍存在問題,臨床教師及同學評估標準可能在客觀上不一致,每個“考官”的評判尺度差別比較大,主觀性較強。這也是下一步研究和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Norcini JJ,Blank LL,Arnold GK,et al.The Mini -CEX(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APreliMi_ nary investigation[J].Ann Intern Med,1995,123 (1):795-799.
[2]Norcini JJ,Blank LL,Duffy FD,et al.The Mini-CEX:a Method for assessing clinical skills[J]. Ann Intern Med,2003,138(6):476-481.
[3]邊琪,宋彬,郭志勇,等.淺談Mini CEX在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6):100-101.
[4]曹偉.Mini-CEX與住院醫(yī)師能力評估[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09,16(3):24-27.
[5]王錦帆.醫(yī)患溝通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
[6]王錦帆,季曉輝,王心如.高等醫(yī)學教育中開設醫(yī)患溝通學課程的探索[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4(6):48-49.
[7]潘慧,陳卓,李乃適,等.臨床學習階段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7(10):77-79.
〔修回日期2015-12-21〕
〔編輯吉鵬程〕
APPllcatlon of M lnl-CEX ln Teachlng about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cience
ZHANGWenling,SUN Zhonghe,XIE Hong
(League Committee office,Nan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The1st Nanjing HosPital,Nanjing 210006,China,E-mail:njmuzhangwenling@163.com)
Abstract:Objective: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Mini-CEX teachingmethod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cience,whichmight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generalization.Method: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the Mini-CEX teachingmethod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cience,evaluated students'Performance through a seri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and designed questionnaire to summarize the feedback.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first simulat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tivity,the second tes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sting scores.While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oth in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_ nication with discharged Patient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average,more than 85.7%of the studentswere able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evaluating Parameters in Mini-CEX,and the imProvement in teachingmethod was beneficial to students'learning.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Mini-CEX evaluation form,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 biggest Problems were the lack of class hours and the difficulty in grasPing consideration scale.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Mini-CEX teachingmethod is feasible in teach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_ tion.The teachers can objectively evaluate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students can bettermaster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cience“.It isworthy of PoP_ ularizing and researching in education reform and achievement assessment.
Key words:Mini-CEX;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Course Teaching;Skill Training
〔收稿日期2015-07-25〕
*基金項目:南京醫(yī)科大學“十二五”教育研究課題(南醫(yī)大教[2013]7號);南京市醫(yī)學科技發(fā)展資金資助(QRX11312)
〔中圖分類號〕R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565(2016)01-00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