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霞
(電子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1)
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黃冬霞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成都611731)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應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著力于發(fā)揮五個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作用、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作用、輔導員的管理服務作用、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和服務的全過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大學生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核心工程”[1]。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群體,思想政治教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對于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十分豐富,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首先要深刻理解它的內涵。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論教育的主渠道,教師應向大學生系統地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系列知識,著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
其一,更新教育觀念。即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擯棄不合時宜的觀念,找準前進方向。有學者指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出了新角度,即‘價值’的視角?!保?]從這個新視角出發(f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要教師樹立雙主體教學觀念、雙導向價值觀念、雙對等課堂觀念等三種觀念”[3]。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平等地位,將他們視為有雙重價值需要 (個人價值需要和社會價值需要)的活動主體,在課堂教學中堅持滲透“三個倡導”,把核心價值觀和大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講清楚這些價值觀對于解決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之意義所在,講清楚這些價值觀與他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和“自我實現”有何聯系,促進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理解與認同,幫助他們走穩(wěn)人生的正途。
其次,研究構建教學體系。“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肩負的重要任務?!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結和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如果把這些抽象的理論原封不動地“打包”給大學生,僅僅把大學生作為“道德之洞”、“美德之袋”實行思想灌注,或許可以讓大學生在短時間內熟記其基本內容,卻無法幫助他們理解其內在意蘊,實現其價值觀的自主建構,也就無法真正將這些理論知識納入大學生的信仰體系。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就在于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教材體系轉向教學體系。具體地講,教師應立足現實,深入進行理論研究和開掘,抓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構建既突出核心價值觀主題內容,又適應大學生身心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的教學模塊,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
第三,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在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過程中,大學生不僅是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的客體,更是自我建構核心價值觀的主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結合大學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需要,重視其主體地位,充分給予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用他們易于接受的、感興趣的方式去講授理論知識,最大程度地激發(fā)他們自覺學習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具體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在多元的價值觀比較和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轉換話語體系,化解不同專業(yè)學生接受同樣專業(yè)術語所可能產生的理解上的困惑;采用集視頻、音頻、動畫于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引入鮮活的事例,達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效果等等。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5],而理論只有聯系實際才能徹底,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只有聯系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喚起大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產生情感共鳴,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轉化為道德信念。因此,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發(fā)揮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作用,抓好社會實踐育人工作。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實踐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一是勞動教育。組織大學生參與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在勞動體驗中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培養(yǎng)熱愛勞動及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勞動無貴賤之分,任何崗位的愛崗敬業(yè)的勞動者都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這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之一。二是社會服務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包括志愿服務活動、學雷鋒活動等。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服務活動,用知識解決問題,用愛心傳遞溫暖,用真心呵護道德,從社會服務實踐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使得“和諧”“友善”“誠信”等真正成為大學生的價值坐標。三是社會考察。社會考察包括“三下鄉(xiāng)”活動、專業(yè)實習活動等。高校、教師應精心設計社會考察方案,組織大學生深入基層調研,獲得第一手資料,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社會實際的了解,從時代的脈搏中找準自身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契合點,將尋求自我價值實現和社會價值實現統一起來??偠灾咝e極動員和組織大學生廣泛參加志愿服務、“三下鄉(xiāng)”、社會考察、專業(yè)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在大學生情感上產生共鳴,在大學生精神上聚集價值,在大學生思想上形成共識,進而成為大學生價值的坐標、精神的追求和思想的指引。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边@是環(huán)境育人的形象比喻。校園文化是陶冶式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集娛樂性、思想性、知識性于一體,能夠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觸點,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第一,正確提煉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又稱大學精神,是校園文化的生命之魂,影響大學校園每個個體的精神品質和道德情操。當前,各種意識形態(tài)文化相互交織,沖擊著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大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多樣化趨勢。在此背景下,必須處理好“一元”和“多元”的關系,正確提煉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以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主導大學文化建設。
第二,遵循“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要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打造一批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品牌?!保?]當前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要積極發(fā)掘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尤其要抓住重要節(jié)日或事件的契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滲透核心價值觀的“因子”,使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二是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用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來熏陶大學生的道德情操。三是精心規(guī)劃設計校園的自然景觀以及建筑物、路標路牌、雕塑等文化識別系統,把核心價值觀豐富的內涵滲透于其中,達到審美、使用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四是要建立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融入到各項制度中,使其成為大學生的日常行為準則。
第三,發(fā)揮好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當今網絡已成為校園師生交流的重要平臺,網絡文化也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高校校園網盡管在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偏重娛樂和服務而忽略思想宣傳教育的現象。為此,高校應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努力提高校園網絡文化的質量,使校園網絡集服務、娛樂和教育的功能于一體,并成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平臺。
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與教書育人,是高校全員育人的德育架構。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力量,肩負著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雙重職責。當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是一個比較復雜、開放的環(huán)境,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人生態(tài)度處于動態(tài)階段,迫切需要心靈慰藉和方法指導。如果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和成長需求,就難以觸動大學生的“心弦”。因此,在日常的管理服務工作中,輔導員應從核心價值觀所蘊含的民主、平等和公平正義等價值理念出發(f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關注學生需要解決的思想及實際問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武裝與解決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切實做到思想價值引領與現實的人本關懷的統一。首先,輔導員的日常管理服務應與大學生的學習目標、職業(yè)理想緊密結合。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大學生個人的學習目標、職業(yè)理想息息相關,應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展目標,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其次,應注重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困難,尤其是通過減免學費、助學貸款、獎學金等多種渠道,幫助貧困生解決生活困難,加強對貧困生的心理輔導,引導其走出自卑的陰霾,發(fā)憤圖強,立志成才。
大學生群體中先進典型所體現的理想信念、精神風貌、道德素養(yǎng)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廣大學生的價值觀。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又一重要途徑。
首先,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芭嘤哇`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抓好黨員干部這個重點,發(fā)揮好黨員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保?]對于高校而言,黨員干部發(fā)揮引領帶動作用還應當體現高校工作特點。一是真誠“為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意識;二是求真務實,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狀況,用實際行動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三是自覺遵守黨章,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維護好黨的光輝形象,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保持黨員的清廉本色,為廣大師生樹立榜樣。
其次,發(fā)掘學生群體中的“最美人物”,實行榜樣教育。從古至今榜樣教育都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學生身邊的榜樣更加具有強烈的示范帶動作用。學生中的“最美人物”與大學生群體有著相似的年齡,相似的學習與生活經歷,處于同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中,因而顯得更真實、更有可比性,能夠激勵學生效仿。向大學生群體充分地展示“最美人物”的先進事跡,有利于在大學校園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精神氛圍,進而大大增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
[1]沈壯海.把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著力點[N].光明日報,2013-01-05(1).
[2]顧海良,徐維凡.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座談會發(fā)言摘要[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2):4-10.
[3]王雙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4):50-53.
[4]張麗.認同與踐行: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著力點[EB/OL].(2014-03-27)[2015-12-15].http://theory.gmw.cn/2014-03/27/content_10815326.htm.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0.
[6]焦新.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部黨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EB/OL]. (2014-05-06)[2015-12-15].http://www.qstheory.cn/kj/kjdt/201405/t20140506_346304.htm.
[7]劉云山.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求是,2014(02):2.
(責任編輯冉紅)
G641
A
1008-6382(2016)01-0024-03
10.3969/j.issn.1008-6382.2016.01.004
2015-12-15
重慶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大學生網上網下‘雙面人’現象原因及對策研究”(2014-GX-092);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網絡文化研究中心資助科研項目 “網絡意識形態(tài)生成與治理研究”(WLWH15-1)。
黃冬霞(1987—),女,湖南郴州人,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