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左海艷
?
淺談關注生物學科中的“灰生”轉化策略
西安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左海艷
“尖子生”培養(yǎng)、“后進生”轉化是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研究表明,學業(yè)、品行和活動中沒有突出表現(xiàn)的學生,受到的關注最少,被稱為“灰色學生”?!盎疑睉摫唤處熽P注。這些學生如果得到較好培養(yǎng),可以轉化成“尖子生”。如果教師不關注,他們可能成為“后進生”。
生物學科 “灰生” 形成原因 解決對策
夾在“優(yōu)生”和“學困生”之間的一般學生,學習平平,能力一般,沒有出眾的表現(xiàn)。國外教育工作者把這些不受教師關注的學生稱為“灰生”,即“灰色學生”。日常學習中,“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物學科中,教師要探究“灰色學生”的形成原因及解決對策。
1.學生對生物學科沒有建立感情。一部分學生對生物認識淡薄,加上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學生沒有生物學習動力,投入時間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活躍。
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生物學是實驗科學,生物課堂會有實驗或生物形態(tài)結構的掛圖、模型等教具。有些教師上課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有些學校條件不夠,教師很少讓學生做實驗或演示實驗。有些教師在普通課堂上講實驗,在黑板上畫實驗,課后讓學生背實驗,制約了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失去生物學習的興趣。
3.對大部分“灰生”,教師常常任其自然發(fā)展,不關注他們的缺點,學生陷入被冷落的尷尬境地。教師提問的是“優(yōu)生”,課后談心的是“學困生”。“灰生”在一些教師心中若有若無,使“灰生”對教師失去感情,對生物失去信心。
1.提問時,教師可以把問題由易到難設計成上、中、下三個層次,供“優(yōu)生”“灰生”“學困生”回答?;卮饐栴}后,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盡可能多地表揚有進步的“灰生”和“學困生”,使他們體會“我也能學會”的良好心理暗示。一次很小的成功和教師的贊許,會不經(jīng)意轉變“灰生”的心理。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給“灰色學生”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教師課堂提問時要關注中規(guī)中矩聽課記筆記、不愿意主動發(fā)言的學生。他們看似很安靜,其實聽課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問題、疑問。他們只是沒有找到表達的切入點,這需要教師引導,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多給這些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
2.作業(yè)布置要分層次安排,照顧中差生。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補充題和具有一定難度的作業(yè),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拔高練習。教師要及時批改講評學生作業(yè),用平緩語氣講解“灰生”和“學困生”作業(yè)中的問題,單獨輔導對知識掌握較弱的學生,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愛和幫助,增強其自信心。
3.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體驗動手做實驗的樂趣,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生物實驗中的材料、儀器和操作過程有直觀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學生融入實驗能激發(fā)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包括“灰生”,對成績平平、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給予鼓勵,幫助達不到實驗要求和結果的學生分析原因。教師通過關切的眼神,鼓勵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自卑。例如,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分組實驗的機會。為讓“灰色學生”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教師分配實驗任務時應有意識地向成績平平且性格較為內(nèi)向的學生傾斜,使學生操作實驗時規(guī)范、嚴謹,表現(xiàn)得越來越好。
4.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課堂教學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學習,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上課時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推理,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的感覺,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如標本、掛圖、模型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變抽象為直觀,化小為大,化靜為動,以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幫助學生消除學習障礙。
5.尊重、了解、關心中下游學生,增進師生感情。良好的師生情感是學生形成學習興趣的心理基礎。這種心理基礎能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教師要以隨和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教師含笑點頭,學生會信心倍增。教師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意見,認真接受和聽取學生的各項建議、要求。教師要深入學生生活,了解、關心他們,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要對“灰色學生”給予更多情感上的關注??荚嚱Y束后,教師可以和成績上下浮動不大又很安靜的學生談心。這部分學生表現(xiàn)平平,與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不多有密切關系。這類學生基礎較好,教師如果在平時多關注他們的情感,能促進他們進步。教師如果忽略他們,有可能會使他們失去信心,成績出現(xiàn)下滑。教師要轉變觀念,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與“灰色學生”多交流,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揚他們的優(yōu)點,以此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多給“灰色學生”表現(xiàn)機會,對“灰生”多關心,少一絲冷漠,使“灰生”不斷進步,成為新的“優(yōu)生”。教師要明白“灰色學生”不應當總是灰色的,他們身上有很多閃光點。教師一定要關注“灰色學生”,使他們能夠閃閃發(fā)光。
[1]魯亞平.生物教學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張 云.關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灰色學生”[J].新課程·中學,2012
[3]章劍和.關注“灰色學生”[J].教育文匯,2002
[4]李 芳.多關注“灰色學生”[J].新課程(小學),2010
[5]崔 鴻.21世紀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學科教學論系列——新理念生物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ISSN2095-6711/Z01-2016-07-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