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彬彬,秦宏毅,王英強
(桂林理工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
?
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調查研究
馬彬彬,秦宏毅,王英強
(桂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廣西桂林541004)
在社會主義國家中,中國和越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共同性、相似性和借鑒性。高校是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陣地。通過對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實證調研,總結經(jīng)驗,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從中得到啟示,提出加強和完善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途徑和對策。
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比較研究;啟示
2015年4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同越南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共同觀看了中越兩黨理論研討會成果展。該展覽展示了2003年以來中越兩黨舉辦10次研討會所取得的深化交流、分享經(jīng)驗的理論成果[1]。在社會主義國家中,中國和越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都緊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時代化、民族化、大眾化”的特色之路。高校是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陣地。在當今經(jīng)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中越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共同性、相似性和借鑒性。開展中越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分析、比較和總結,對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具有比較研究和現(xiàn)實借鑒的重要意義。
本課題組于2014年5月和12月分別對越南北部的五所高校開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實證調研,深入了解革新開放以后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現(xiàn)實狀況,特別是對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試圖給當前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改革、提升與完善帶來啟示和思考。
(一)調查學校概況
課題組對位于越南河內、太原和海防三個城市的、行業(yè)屬性和學科性質較為典型的五所高校進行調研,分別是越南河內國家大學、越南河內師范大學、太原經(jīng)濟與經(jīng)營大學、越南航海大學和越南海防民辦大學,共發(fā)放調查問卷800份,除部分無效問卷外,收回有效問卷779份,有效回收率為97.4%。
(二)調查對象分析
本次調研越南高校學生的所學專業(yè)包括理工、經(jīng)管、文法等大類;按年級分,2010級92人,2011級279人,2012級287人,2013級72人,其他 49人;按專業(yè)分:文法類241人,經(jīng)管類205人,理工類226人,其他類107人。
(三)調查問卷設計
課題組采用模塊研究方法設計了調查問卷。正式問卷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共有15個題目,主要為選擇題形式,重點了解越南高校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實現(xiàn)途徑的看法。第二部分以問答題的形式呈現(xiàn),主要對所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效果與實踐途徑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四)統(tǒng)計方法分析
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時主要使用的統(tǒng)計軟件為Excel和word。采用的統(tǒng)計方法為描述統(tǒng)計方法和推斷統(tǒng)計方法,通過圖表的方式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顯示,進而進行定量的綜合概括。同時,根據(jù)采用的樣本數(shù)據(jù)去推斷、分析總體數(shù)量,從而得出相應結論。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調查分析
2001年,越南共產黨九大提出:“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風尚教育,促進各所大學、高等學校、專業(yè)和受藝學校教育和學習馬列主義學說和胡志明思想工作[2]?!?0多年過去了,反觀越南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部分青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程度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他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學習、生活中的認知和掌握、運用程度偏低。根據(jù)調查問卷顯示,只有39%的學生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理想信仰,分別有45%和27%的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影響作用一般、很小和基本沒有。44%的學生認為共產主義很難或不能實現(xiàn)。
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存在反感,甚至少部分學生在不同程度和層次存在一些突出的思想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有的學生存在馬克思主義信仰淡薄、理想信念模糊和社會責任感不強的傾向;有的學生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較深。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越南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接班人的培養(yǎng),對今天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本土化和大眾化的順利實現(xiàn)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二)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育人環(huán)境的調查分析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育人環(huán)境包括國際、國內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和高校自身的育人環(huán)境。在本次調研關于“馬克思主義影響被弱化的原因”分析中,32%的學生選擇是市場經(jīng)濟導致的貪污腐化、金錢交易等產生的不良影響,35%的學生認為西方思想文化的侵蝕也是在青年學生中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被弱化的重要原因。
革新開放以前,越南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開展的,受到外來的影響和干擾比較少。革新開放以來,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知識信息化趨勢的深入發(fā)展,國外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和觀念也紛至沓來,在這些思想和觀念的誤導下,部分大學生出現(xiàn)了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動搖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迷失。同時,當今越南社會正處于經(jīng)濟進一步對外開放、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轉型時期,黨內外、各級政府甚至教育系統(tǒng)內部滋生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對黨風、政風和社會道德風尚的良好形成產生了惡劣的影響,也給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甚至直接影響著青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導和主體的調查分析
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門和師資隊伍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水平和效果。2002年,越南教育與培訓部頒布的494號文件決定,要求各高校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課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把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3]。
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但當今部分越南高校的教學、服務和管理部門沒有充分協(xié)調和形成聯(lián)動的合力,反而制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有效實現(xiàn)。根據(jù)對課堂教學建議的調研顯示,41%的學生認為在青年大學生中馬克思主義影響被弱化的主要原因是宣傳教育方式的形式化。26%的學生反饋為教師在理論教學中未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師生的交流與互動。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體,當代大學生主要是“90后”群體,同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和行為方式相比,高校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模式表現(xiàn)出更多的單一性、滯后性。所以,高校應注重理論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更加客觀全面地分析青年學生的時代特點和現(xiàn)實需求。
(四)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傳播媒介和方式的調查分析
根據(jù)對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載體和實現(xiàn)方式的調研顯示,有74%的學生認為以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校外參觀實踐為主的“第二課堂”是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提高自身理論修養(yǎng)的有效載體。選擇互聯(lián)網(wǎng)媒介作為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水平的比例是41%,高于30%的學生選擇通過傳統(tǒng)新聞媒介的比例。
越南高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661條意見和建議中,對改進教育媒介和傳播方式的建議達489條,占總數(shù)的74%。長期以來,越南馬列課的教學工作嚴重帶著教條性,缺乏感染力,空洞枯燥無味,年年老一套,致使學生不感興趣,此事需求研究解決一些問題[4]。首先,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的通俗化讀物和傳播媒介較少,理論教育的“通俗化”實現(xiàn)途徑還不夠深入和完善。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載體,但在實際教學中,授課內容偏重理論的探析和講授;教學手段以傳統(tǒng)的理論灌輸和說教為主,影響了大學生的有效理解和接受。再次,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未充分研發(fā)和利用,課堂資源與網(wǎng)絡媒體未形成有效聯(lián)動。
(一)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xiàn)實狀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集中精力進行經(jīng)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我國改革開放和越南革新開放相似的進程中,兩國的社會經(jīng)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都呈現(xiàn)出多樣化、多元化形態(tài)。根據(jù)我國有關調研結果,調查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產生危機的原因時,在受訪的2602人中,52%的人認為是受西方學術思潮影響,85%的受訪者認為是干部腐敗造成的[5]。
首先,高校應從“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的高度,充分認識強化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青年學生,引導他們自覺正確地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結合世情、國情、黨情和民情的發(fā)展變化持續(xù)地開展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重點的主題鮮明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再次,要結合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構筑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育人機制。
(二)把理論的“灌輸深度”和“通俗化”相結合,增強吸引力
作為符合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規(guī)律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灌輸理論”原則,無產階級政黨強調對青年學生的“灌輸”方法是不會過時的,但如何把理論“灌輸深度”和傳播的“通俗化”相結合,是當今高校理論課堂教學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在對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效性載體的調研中,31%的學生建議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案例教學,有11%的學生對理論傳播的“通俗化”改進方面提出了建議。
首先,面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體年輕化、傳媒信息化、內容多樣化的現(xiàn)實,在講義編寫、課堂教學和教材出版等方面也必須與時俱進,力求把握大眾化的核心,實現(xiàn)理論的“通俗化”。其次,把握時代特征和青年特點,堅持“貼近學生、聯(lián)系實際、深入生活”的原則,繼續(xù)堅持、發(fā)展和完善學生所喜聞樂見的理論“灌輸”實踐,避免出現(xiàn)“填鴨式”“強制灌輸”等錯誤方式。再次,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教學實踐中真正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清新質樸的文字、現(xiàn)實生活的實例、形象生動的比喻積極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普及工作,從而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廣大青年學生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三)注重廣泛性、普遍性和針對性性相結合,強化學生的主體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不是局限于某一組織或某一對象,而是面對著不同特征的學生群體,他們的政治思想素質呈現(xiàn)出明顯的層次性和差異性,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的特點。在調研中,有27%的越南高校學生認為在理論教學中,應增強師生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同時,根據(jù)我國某高校調研結果顯示也有相似的結論,在被調查的544名大學生中,75%的學生反饋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從學生的接受方式和理解程度中進行教學安排[6]。
首先,面對不同層次、不同個性和不同需求的90后大學生群體,要著重分析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知識結構、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和思維特點,充分理解和包容他們自身存在的“優(yōu)缺點”。其次,針對不同專業(yè)、年級和理論基礎的學生群體,研究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探索不同的實踐途徑,著重在廣泛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理論教育的親和力和感召力。再次,善于發(fā)掘正面事跡和樹立先進典型,注重抓主流、抓重點,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團員、學生干部等先進群體的模范引領作用;注重課堂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不斷強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展現(xiàn)當代青年積極健康、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加強傳播方式和載體的創(chuàng)新,注重新興媒體的建設和應用
同越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實踐相比較,我國高校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理論教育的條件較為成熟,大部分高校已經(jīng)建立了形式多樣的網(wǎng)絡在線教學體系,并著重拓展了以校園網(wǎng)為載體的理論學習網(wǎng)站和虛擬論壇,但相關活動和傳播載體的內容及時性、功能互動性和群體針對性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首先,確立開放式、立體式的理論宣傳教育觀念,積極調查和研究當代大學生網(wǎng)絡使用的特點、關注的焦點和自身的需求點,力求其傳播方法和手段在繼承和發(fā)展中實現(xiàn)新的突破。其次,結合實際,協(xié)調教學、管理等部門規(guī)劃和落實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和載體創(chuàng)新所需“人、財、物”的統(tǒng)籌保障,力求應用新技術、拓展新媒介、探尋新方法。再次,引導新舊媒體相結合,注重對新興傳播方式和媒介的應用和完善,推進網(wǎng)絡課堂“一體化”建設。比如,研發(fā)和利用以MOOC(慕課)等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wǎng)在線課程模式,強化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資源豐富、內容形象、傳播快捷和受眾面廣的特點,使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有效陣地,從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設。
(責任編輯:時錦雯)
[1]趙明昊.習近平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舉行會談[N].人民日報,2015-04-08(1)
[2]費文識.越南高校馬列主義學說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分析[G]//中國與越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比較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218.
[3] 陳元中.馬克思主義越南本土化的理論與實踐[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2:90—91.
[4]黎文強.越南高校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諾干理論、實踐與教學問題[G]//中國與越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74.
[5]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課題組.關于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問題的調研報告[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4):110.
[6]馬彬彬,秦宏毅.論加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途經(jīng)建設[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0(1):233.
The Problem Analysis and Inspirations of the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Vietnam
MA Bin-bin,QIN Hong-yi,WANG Ying-qia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In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there are more commonality, similarity and referentiability of the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 to study and promulgate the Marxist theory.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provides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omplete the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Vietnam;Marxist Theory Education;comparative study;revelation
G641
A
1671-9719(2016)9-0010-03
馬彬彬(1980-),男,山西陽泉人,副院長,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外學生教育管理。
2016-06-12
2016-06-30
2013年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重點課題“中越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途徑比較研究——基于對越南北部四所高校的調研”(2013MSZ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