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琴
(甘肅省武威職業(yè)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0)
?
英漢翻譯視角下對《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的賞析
張玉琴
(甘肅省武威職業(yè)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0)
摘要:《呼嘯山莊》自翻譯為中文版本以來,就受到中國讀者的歡迎。該作品最具吸引力之處就在于語言表達上,無論是口頭語言表達,還是書面語言,都使得小說內容更為充實。英漢翻譯中,要能夠做到翻譯內容符合原文表達,還要從中國的語境出發(fā)進行翻譯。對《呼嘯山莊》的語言特色進行研究,可以通過對主要人物的語言風格、描寫語言和敘述語言的研究,對該部著作進行較為深入的解析。在英漢翻譯視角下對《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進行研究,側重其語言特點,以期將《呼嘯山莊》所要表達的內在意蘊挖掘出來。
關鍵詞:呼嘯山莊;英漢翻譯視角;語言風格
《呼嘯山莊》(WutlleriIlg Heights)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者為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小說面世后半個多世紀很少受到關注,直到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人們才開始逐步對《呼嘯山莊》關注起來,對并該作品從學術角度進行研究?!逗魢[山莊》被認為是令人捉摸不透、充滿玄念的英國小說。為了對《呼嘯山莊》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深入了解,艾米莉·勃朗特研究機構成立,對該部作品展開專業(yè)的研究。事實上,《呼嘯山莊》問世后,長期以來都不被批評家所問津,也沒有贏得更多讀者的關注。隨著《呼嘯山莊》逐漸被認可,人們在接受這部經典著作的同時,開始對其文本詳細解讀[1]。關于《呼嘯山莊》文本的研究已經獲得了諸多的成就,但是從英漢視角對該部著作進行研究卻不多見。
一、《呼嘯山莊》內容簡介
《呼嘯山莊》是維多利亞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作品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被譯為中文,受到當時小說愛好者的喜愛,并吸引了眾多外國小說研究專家。
《呼嘯山莊》的主要故事內容是希思克利夫因愛情不順展開復仇的故事。希思克利夫是一名吉卜賽棄兒,被山莊老主人收養(yǎng),但是由于在山莊飽受屈辱,且在戀愛的道路上不順,于是離開山莊出外致富?;貋砗蟀l(fā)現女友凱瑟琳已經結婚,于是展開了報復行動。凱瑟琳的丈夫林頓和他們的子女都遭到了希思克利夫的報復。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極具藝術感染力。
二、《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
《呼嘯山莊》翻譯為中文以來,被中國讀者所喜愛。特別是小說中的一些經典語言,運用口頭語言的表達方式充實小說內容,結合書面語言的獨特方式,使得故事情節(jié)更為吸引人。小說本身就是用語言所構建的虛擬世界,當讀者閱讀小說的時候,就會沉浸在小說所塑造的世界中。小說要能夠吸引讀者,語言表達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從《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來看,口頭語言貫穿了整部小說。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語言表達方式使其形象在小說中極為突出,奈麗的講述語言則是不慍不火,突出了其性格。這些話語在小說中隨處可見,形成了小說的連貫性,也渲染了小說的情節(jié)[2]。除了口頭語言之外,還有書面語言,比如,依莎貝拉的冗長的書信、能夠達到寓情于景效果的景色描寫,這些書面語言看似枯燥,卻遍布小說的各個角落,與口頭語言相映,使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栩栩如生、意味深長。
《呼嘯山莊》中的人物較多,相互之間的矛盾很難令人厘清。從小說創(chuàng)作的背景來看,矛盾的根源是種族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并沒有以陳述的方式介紹,而是通過語言交流的方式呈現出來。所以,多年以來學術領域對艾米莉·勃朗特所創(chuàng)作的《呼嘯山莊》展開研究,主要是從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研究。從《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來看,該部作品中口頭語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書面語言結合,使得故事內容更為生動[3]。
1.《呼嘯山莊》中主要人物的語言風格
《呼嘯山莊》的創(chuàng)作中以口頭語言表達為主,將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精神世界都通過口語表達的方式呈現出來?!逗魢[山莊》的人物描寫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口頭語言表達是極具代表性的,包括其個性特點、思想狀態(tài)以及內心世界都可以透過語言進行解析。希斯克利夫與哈里頓之間的口語對話在《呼嘯山莊》中極具代表性。書面語言表達中,埃德加是代表人物;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雜合表達的代表人物是凱瑟琳和小凱西。
希斯克利夫的口頭語言天賦是與生俱來的,而且他的語言表達總是能夠令人重視。希斯克利夫在很小的時候,奈麗聽到他第一次講話,就表示了震驚。在小說中描述如下:
“When it was set on its feet,it only stared round,and repeated over and over again some gibberish,that nobody could understand. I was frightened.”
翻譯:當把他放在地上的時候,他就四處望著,嘴里不斷地說著些什么,他所說的話沒有人能夠聽懂,當我聽到這些的時候真是被嚇著了。
可見,希斯克利夫是極具口語表達天賦的,即便所講的話每個人都無法聽懂,但是卻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
希斯克利夫的性格以其語言表達方式可見一斑,包括他對周圍人的情緒反映等都能夠通過語言充分地體現出來。希斯克利夫的性格是冷酷的,甚至達到了兇殘的地步。從希斯克利夫對要離開呼嘯山莊的小凱西的態(tài)度就體現出這一點[4]。
希斯克利夫說:
“Keep your eft’s fingers off!”
翻譯:把你那長得像蜥蜴一樣的手指拿開!
“I’ll kick you!”
翻譯:我踹你!
雖然希斯克利夫并沒有真的這樣做,但是從其犀利粗暴的語言表達,可以了解他的為人和他的性格,這是一個身體強壯、對人冷酷而兇殘的人。
伊莎貝拉針對希斯克利夫的態(tài)度,通過所表達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可以清晰被看到。在伊莎貝拉的成長過程中,她對希斯克利夫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從其語言表達方式上就可以了解。比如,希斯克利夫的孩子氣讓伊莎貝拉非常厭惡,于是就對自己的爸爸說:“Friglltfu1 thing! Put him in the cellar, papa.”
翻譯:爸爸,把這個可怕的東西放到地窖里去。
伊莎貝拉在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時候,向凱瑟琳大聲吼道:“I love him more than you ever loved Edgar;and he might over me,if you would let him!”
翻譯:我是愛他的,這種愛已經超越了你愛埃德加;只要你同意,他也會愛我。
伊莎貝拉對希斯克利夫的態(tài)度轉變通過這些口頭語言就能夠明確。
2.《呼嘯山莊》中描寫語言和敘述語言的風格
在《呼嘯山莊》中,描寫語言和敘述語言是較為精彩的,在語言表達中采用了各種修辭手法,所涉及到的內容也更為寬泛,包括景物描寫、人物描寫,都會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特別是小說內容中大量地使用象征性語言,將人物的思想完整地表達出來[5]。
“One time,however were near quarrelling.The pleasantest manner of spending a hot July day was from morning till evening on a bank of heath in the middle of the moors,...I said his heaven would be only half alive;and he said mine would be drunk:I said I should fall asleep in his;and he said he could not breathe in mine,and began to grow very snappish.”
翻譯:可一次,我們差一點吵架。他說要能夠愉快地度過炎熱的七月天,最好的辦法就是整天地在曠野中的草地上躺著,……我對他說,他的天堂會是毫無生氣的,他回駁我說,我的天堂就是耍酒瘋;我對他說,在他的天堂里,我會沉悶地昏昏欲睡,他于是就暴躁起來,對我說,在我的天堂,就會窒息。于是他就變得暴躁起來。
這里有關于天堂的描寫,這種描寫同樣是用語言描述的,卻以人物存在的方式表達出來,讀者會對天堂產生畫面感。這種語言運用方式,使得天堂的圖畫與小說內容自然融合。
當然,語言作為一種文化,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會存在著主觀思想,對文學作品的翻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從而引導了讀者的思維。《呼嘯山莊》的翻譯有不同的版本,在翻譯的過程中,特別是對口語語言的翻譯,會因民族文化不同而在表達上有所不同,這就需要讀者從艾米莉·勃朗特特的創(chuàng)作背景的角度出發(fā),同時還要對其思想以及心路歷程有所了解,才能夠使翻譯內容能夠尊重原文的內容,且不會令讀者誤解[6]。
三、結論
《呼嘯山莊》是英國經典作品,在十九世紀被英國的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創(chuàng),為英國文壇上的天才之作,曾被翻譯為多個版本,由于翻譯者的視角不同,在翻譯語言的表達上也會有所差異,但是《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依然成為對該部著作研究的重點所在。在英漢翻譯視角下對《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進行賞析,可以引導讀者對《呼嘯山莊》的語言風格加以關注,使讀者對該部作品有更為準確的理解,進而提升讀者的文學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婷婷,李紅梅.本文分析模式視角下《呼嘯山莊》兩個中譯本的比較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4):50—51.
[2]熊英.基于《呼嘯山莊》兩個中譯本的英漢語言對比[J].時代文學,2011,(8):197—199.
[3]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J].劉慧菊,譯.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13—146.
[4]李莉萍.荒原與塵世的對峙——《呼嘯山莊》中“愛恨情仇”解讀[J].名作欣賞,2013,(3):75—76.
[5]姬昆生.從對比語言學角度看《呼嘯山莊》兩個譯本[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2(4):125—126.
[6]趙英.《呼嘯山莊》語言特色及其譯本語言比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
(責任編輯:劉東旭)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2-0122-02
作者簡介:張玉琴(1965—),女,河南舞陽人,副教授,從事英語語言與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