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芳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焦作454000)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研究*
□武芳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焦作454000)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因此,他們不僅僅需要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也需要堅持科學的價值觀,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過當前高等院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機制和載體還有一定的優(yōu)化完善空間,需要通過聯(lián)系國內外的傳播經驗,多措并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載體的多元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傳播載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關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包含了各種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當代的中國社會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qū),整個社會已經有著更多元化的價值觀,其中有積極的價值觀,也有消極或者腐朽的思想,所以,只有在大學生的群體當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傳播,才能夠真正幫助當代的中國大學生逐漸成為更具備全面積極綜合素養(yǎng)的青年社會建設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主要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傳播的渠道和平臺的集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最新成果,因此其傳播的載體,就成為了這項重要價值觀傳播過程當中的核心。強化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傳播的載體,對于當代的高等院校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是核心價值觀最終傳遞到大學生處的重要橋梁。因為當代大學生有著普通青年人的共性,他們對于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興趣,也愿意嘗試很多新的事物。不過新產生的事物是否是科學、正確,特別是在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上,當代的大學生需要做出一定的選擇,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為自己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一個重要的思想價值形態(tài)前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將科學的價值觀傳遞到學生處,可以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思想工具對社會當前紛繁復雜的事物做出抉擇,也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huán)。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也面臨創(chuàng)新的重要挑戰(zhàn)。因為當代輿論和信息的傳播途徑多元化,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技術和互聯(lián)網傳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移動智能手機的普及化,當代大學生所面對的社會信息傳播載體已經相對于過去的時代有著劇烈的變化。傳統(tǒng)大學生往往是通過書籍、報紙、電視以及廣播等渠道獲取自己的資訊,但是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很少通過除了網絡之外的途徑獲取信息,這也表明了信息化的時代當中,信息資訊已經被碎片化和智能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教育,也不能夠僅僅采用傳統(tǒng)的模式進行傳播,因此,對于如何開發(fā)多元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就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也成為了這一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目前需要轉型的重要一點。
再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更是當代高等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重要的一個層面的內容,而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夠僅僅局限在一個小的范圍內,也不能夠只是采用單一的教育模式,或者陳舊的教育傳播載體,一定要有所創(chuàng)新。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的價值,正是在于其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教育載體的帶動性創(chuàng)新,新的載體和教育模式將會讓高等院校的日常思政教學更具備先進性,更好地調動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強化學習主體的學習主動性,發(fā)揮出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從載體的狀況上看,普通的面授課堂是當前高校主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此外,一些相關的文字性教材也是比較流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這一類的教材讀本和授課方式,能夠讓大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系,從而更加系統(tǒng)地掌握這些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不過這些載體也客觀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當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其形式雖然多樣化,但是卻沒有形成內容與形式之間的緊密結合。一些高等院校雖然組織了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是很多活動內容相對蕪雜,沒有針對核心價值觀進行傳播和教學,所以影響了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效果。而文化類的載體,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當中,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讀本模式,這樣在形成系統(tǒng)性教學方面雖然有積極作用,可是卻沒有將傳播的空間和時間進行開放,無法讓學習的主體自主進行學習,也就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在傳播效果上并不是非常明顯。
第二方面,當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在傳播過程當中的針對性不足。因為當前的高等院校教學環(huán)境已經產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信息化的技術已經深刻地轉變了當代的大學生認知模式。所以,在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很多核心價值觀的教學管理人員沒有轉變觀念,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傳播和教育方式,沒有真正意義上調動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大學的日常教學的過程之中,采用的模式仍然是老一套的方法,所以無法讓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產生積極興趣。雖然也采用了一些活動式的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但是活動也存在針對性不強,活動沒有從內容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在教育和傳播效果上并不理想,無法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第三方面,當前各類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互相之間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學校當中很多組織都開展了有關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活動,但是這些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緊密程度相對比較低,所以很多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存在縫隙,普通大學生對于這些載體的參與程度不夠高,一般都是思想覺悟比較高的學生黨員或者學生干部參與其中。而且各類傳播媒介互相之間也沒有成熟的聯(lián)絡溝通機制,沒有形成聯(lián)席會議進行研究,大部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都各自獨立運行,這樣就制約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效果。
第四方面,針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還沒有成熟的評估機制,在傳播載體的傳播效果上,一般評估和檢測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出作用,所以制約了整體的教學和傳播價值。很多高校當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都比較松散,沒有真正集中起來進行評估,在評估方面也缺乏科學的體系。這樣不利于高等院校積極地檢討自身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問題,從而也無法及時調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在傳播綜合效果上就相對比較差。
當代的高等院校在大學生當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和教育,也通過研究和各項努力,形成了各類新的傳播途徑。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技術條件下,很多高等院校都已經著手完善教學載體,這對于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當前高等院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教學的場所相對而言較為固定,通常都是進行教室內的授課。而且高等院校的公共思想政治課教研部門也已經確立自身的教學方法,從教學人員隊伍上看,大部分文化水平都比較高,其思想政治理論的研究水平也相對到位,在教學的目標、體系以及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而目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還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優(yōu)化:
第一方面,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載體傳播中的結合。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無論是價值觀的讀本還是活動,其本質還是將核心價值觀傳播出去,讓更多的大學生認識到核心價值觀。所以,傳播的載體和內容要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內容。相關的核心價值觀傳播活動載體,應該將核心價值觀作為主要內容,采用多種活潑的形式之余,也應該緊密扣住核心價值觀這一個中心,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而且組織核心價值觀傳播活動的管理者,也應該堅持高度的政治性原則,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干部都應該讓活動和各類載體當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真正凸顯出來,這樣才能夠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真正實現表里如一,產生更加積極的傳播效果。
第二方面,要讓各類載體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形成溝通聯(lián)系機制。無論是文化載體還是活動載體,或者是日常的教學載體,這些載體實際上都要互相補充,形成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機制。因為各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不足,如果只是采用單一的傳播載體,在傳播效果上就不理想,所以一定要注重載體之間的結合。比如傳統(tǒng)的教育載體和活動載體之間的結合,采取寓教于樂的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出去,這樣一種形式也值得推廣。以此類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形成聯(lián)系的傳播模式,將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拓展過程結合在一起,結合當前大學生的學習和認知特點,創(chuàng)新載體形式和手段,才能夠讓當代的大學生真正認同和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第三方面,也需要形成專門性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機制平臺。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需要專門性的傳播機構進行傳播,這樣在傳播的過程當中才能夠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從學生的班級入手,聯(lián)合學生會和專業(yè)的學生社團,形成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管理機構。只有學生才能夠非常清楚學生自身的狀況,特別是他們在心理層面的狀況,通過針對性的研究,與學校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管理機構配合,充分分析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形式,結合當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認知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傳播。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時代,對于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要注重采用大學生比較熱衷的一些模式,如貼吧、微信等渠道進行傳播,語言要鮮活動人,能夠真正打動當代大學生的語言才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形成合力。
第四方面,創(chuàng)新各類傳播載體,讓傳播更具備效力。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播過程當中,面對的是具備創(chuàng)造力的大學生群體,所以應該在載體的創(chuàng)新上進行積極思考,從載體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借助當前國內和國外的一些傳播新概念,創(chuàng)新形式和手段,緊跟當前時代的步伐,讓大學生能夠透過多種新的傳播載體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特別是要將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轉變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傳播模式,才能夠讓大學生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形成更加積極向上的傳播氛圍。
[1]楊富斌,高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的發(fā)展問題探究[J].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
[2]楊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綜述[J].社科縱橫,2016(3).
[3]刁生虎,王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述評[J].陰山學刊,2015(4).
G641.4
A
1008-4614-(2016)06-0074-03
2016-10-15
武芳(1980—),女,河南修武人,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