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春
(淮南聯(lián)合大學電大與成人教育學院,安徽淮南232001)
?
當代大學生心理疏導的探討
姚春
(淮南聯(lián)合大學電大與成人教育學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目前,我國社會得以快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在生活中涌現(xiàn),大學生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如果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問題,那么將直接影響學習和生活。所以,針對當代大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我國高校急需加強對心理疏導的深入研究,概況各高校心理疏導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形成原因,應該采取相應的辦法來不斷加強高校開展心理疏導教育工作,因而真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建立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以便順利培育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高文化人才。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高校
完善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工作就是心理疏導,在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如果想要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那么必須要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視線,深入討論和研究如何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夠采納正確的心理疏導方式,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對的新問題。在理論課和實踐課中,心理疏導是我國高校急需采納的有效方式,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經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可,特別是采納心理疏導方式,為開展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辟了新途徑,同時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有利于完善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還為創(chuàng)新和開展大學生心理疏導工作有著強有力的理論知識支撐,因此,對大學生實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途徑,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
隨著社會飛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也不斷在變化,很多的心理問題就涌現(xiàn)出來,大學生是社會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團體,心理問題是否健康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新時期高校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就是進行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掌握心理疏導的科學方式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第一步,也能從根本上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心理疏導從廣義上來說,就是指心理輔導人員與被輔導人員建立友好信任的關系,心理輔導人員通過自身的人生閱歷來幫助被輔導人員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欣賞自己,并不斷克服在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能夠充分展示自身的優(yōu)勢,實現(xiàn)自身的認識價值。心理輔導和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心理輔導員應該站在學生們的角度上和他們進行交流,關心大學生們的內心世界,在社會規(guī)范許可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大學生內心世界的想法。心理輔導人員都必須有扎實的心理教育知識,能真正走進大學生的內心,幫助他們切實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心理問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輔導不斷進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讓大學生自覺限制自己的行為,加強教育者的職責感,調整教育者的積極性,真正促進心理輔導的可行性和目的性。
(一)心理疏導體制不健全
(1)心理發(fā)泄體制不完整。我國高校中對學生的心理危機干涉、預防和發(fā)泄體制不完整。雖然在高校中正準備建立一些有關心理危機干涉和發(fā)泄體制,但是很多高校都還處于準備階段,沒有真正開展和實施,有些高校雖然購買了有關心理發(fā)泄的設施,建立很多發(fā)泄體制,但是這些根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所以,學校在這方面要將先進的技術設備等引進來并且能充分利用,使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事半功倍;(2)師生之間溝通少。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老師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形成知心朋友的友好關系,這樣老師們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因此也能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但是,我國高校有大部分學生因為自身內向的性格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和老師們主動交流,甚至害怕和老師談話,這樣老師們就無法了解學生的內心動態(tài),也不利于學生自自身與他人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有些學生不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經常把自己關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長時間的缺少與外界的交流,如果出現(xiàn)小的心理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長久下去,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不利于當代大學生健康發(fā)展。
(二)思想道德教育不及時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多方面文化同時涌入,極端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西方陳舊思想也乘虛而入,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追求有著直接的影響。人們面對選擇時,會有著明顯的不同,來自各方面不同的思想相互影響,所追求的社會價值觀也大有所不同,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環(huán)境下,嚴重影響那些青少年的價值觀取向,致使一些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理念受到質疑,導致大學生面對一些不健康的思想?yún)s不知道如何拒絕,也不知道如何分辨出哪些思想是健康的,哪些思想是不健康,最終導致被一些錯誤觀點所影響,形成錯誤的人生觀。
(三)改革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疏導方式
隨著歷史的變化,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些還有存在的價值,有些應該及時被新的教育方式所取代,所以對傳統(tǒng)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和改革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改革和創(chuàng)新不但是對實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而且也能從根本上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和當代教育方式聯(lián)系起來,一定能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的向前發(fā)展。
(一)以人為本
事實上,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當前所在的社會環(huán)境為前提,把社會主流價值理念向個人思想意識進行轉變的一個過程。人們身邊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會對人的思想產生影響,當然,人的思想意識同時會作用于其所在的社會環(huán)境。其對社會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力主要表現(xiàn)為人本身對來自于外界發(fā)出的很多刺激因素本能的進行相應的分析判斷以及選擇。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方式陳舊、內容不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學方法沒有時代氣息等問題,都是由許多原因共同形成的,但是諸多因素中卻沒有將大學生本身作為中心,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所以我們以教育對象——大學生作為心理疏導的關鍵,應尊重大學生追求時代多樣化的自由。思想政治教師應該讓大學生意識到主體意識的關鍵性,這樣大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而且還要講主體意識貫穿于所有教學工作內容當中,傳授給學生正確進行自我評價的有效方法,將歪曲的認識觀予以改正,使得學生對事物的情感更加積極健康,這樣學生才會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認識自我,加強的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通過正確的人生觀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
(二)構建大學生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
(1)建立心理危機干涉、預警與宣泄體制。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高校在探討關于大學生心理問題上,應該盡量防止將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等同于思想問題并加以處理,也不能將兩者混為一體。在心理問題的處理上,我們一定要采用心理學的相關方法,綜合權衡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發(fā)展特征,進行有效的心理教育與心理疏導,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學校也應該主動去發(fā)現(xiàn)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并定期舉辦各種心理輔導課程以及開設心理咨詢室,以供同學們傾訴與溝通,幫助他們及時走出心理的誤區(qū),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自信、樂觀的面對一切困難;(2)構建師生相互溝通交流體制。高校的輔導員以及心理咨詢教師更要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鼓舞與激勵學生,為學生們塑造良好的形象,幫助他們德智體全面的發(fā)展。此外,高校在開設相關心理疏導課程或者活動時,應該要清楚每個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變化是不同的,在實際的輔導時,要先明白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出處何在,并針對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采取對癥下藥的對策。對于性格迥異的學生要分門別類的進行教育,高校應該積極鼓勵教師在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嚴格遵守個人身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得以積極健康的成長與成才,在未來的生活中才能力挽狂瀾,迎接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挫折與磨難。
(三)提供豐富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多樣,共同組成了一套齊全的內容體系框架。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不斷的加快,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進步,不斷的豐富與補充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精髓真正落到實處,才能高效的實現(xiàn)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對于那些思想教育工作者們來說,更要注重塑造獨立健全的人格,不斷的完善自己與發(fā)展自己,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精神融會貫通,不斷的在創(chuàng)新中求發(fā)展,從知識的不同層次上進一步的擴展教育內容體系,為學生們提供豐富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創(chuàng)新內容。
(四)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方式
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不能只是單純的采取一種方式進行,比如談話或者舉辦講座等,高校應該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像通過舉辦一些社團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大學生能親自參與其中,并切身感受到參與的愉悅感。如果學生在活動中碰到困難后感覺迷茫、心情失落時,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語來鼓舞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感化學生,也可以轉換一種環(huán)境氛圍,讓他們去積極加入到各種娛樂活動中,促使他們轉移注意力,將煩惱與憂愁拋之腦后,幫助他們盡快走出人生的低谷時期,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障礙。
總而言之,社會突飛猛進的變化,使當代大學生廣泛存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他們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重要形成時期,唯有對大學生不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大學生的價值觀理念,完善和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疏導體系,真正解決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使他們能夠健康向上的發(fā)展,在思想政治方面有著有高的覺悟,能夠順利培育出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高文化人才。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劉新民.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與調適[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
[3]董素英.突出以人為本加強心理疏導,努力開創(chuàng)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2).
[4]馬鳳娟.趙紅霞.教育“雙主體性”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