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利芳□許運江□王晶晶(輝縣市石門水庫灌區(qū)管理處;輝縣市三郊口水庫灌區(qū)管理處)
?
輝縣市水利工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任利芳1□許運江2□王晶晶1(1輝縣市石門水庫灌區(qū)管理處;2輝縣市三郊口水庫灌區(qū)管理處)
摘要:水利工程已成為輝縣市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礎設施。但是,由于多數水利工程已運行40多年,一些灌區(qū)工程本身未完全配套,渠道工程老化滲漏嚴重,灌溉面積萎縮,渠系水利用系數很低,效益嚴重衰減。本章通過對輝縣市水利工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為水利工程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奠定了基礎,推動了農村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現狀;存在問題
輝縣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豫晉接壤地區(qū),處于太行山和華北平原結合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形下降。全市轄20個鄉(xiāng)(鎮(zhèn))、2個辦事處,536個行政村。土地面積2007 km2,耕地面積6.44萬hm2,總人口8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60.20萬人,是國家優(yōu)質小麥生產基地和全國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1.1工程現狀
①水源工程:輝縣市共有中、小型水庫35座,(其中中型水庫有寶泉水庫、石門水庫、三郊口水庫、陳家院水庫),總庫容16428萬hm2。小水電站24座,總裝機2.46萬kW,年發(fā)電量3080萬度。塘壩38處;提水站53處;機電井9621眼,配套8782眼,總裝機83996 kW。共建成水窖、水池共14073處,總容量230萬hm2。②灌區(qū)概況:輝縣市共有大型自流灌區(qū)(河南省群庫灌區(qū))1處;中型自流灌區(qū)2處(百泉灌區(qū)、三泉灌區(qū));平原機井灌區(qū)1處;流量為1?/s以下的渠道共有5605條長2851.68 km,渠道配套建筑物5188處;輸水管道485條長479.79 km,控制面積999.47 hm2。③田間排水:全市排水溝渠634條909.70 km,配套建筑物2319處,除澇標準不足3a一遇,農田除澇能力差,特別是胡橋、孟莊兩個鄉(xiāng)鎮(zhèn)經常發(fā)生比較嚴重的內澇災害,急需治理。
1.2運行管理現狀
1.2.1管理機構
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F有群庫灌區(qū)、石門、寶泉、三郊口和百泉共五個灌區(qū)管理處,其中石門、寶泉、三郊口水庫灌區(qū)由輝縣市群庫灌區(qū)管理處統一分配調度水資源,統一供水管理,統一征收水電費;鄉(xiāng)鎮(zhèn)政府設有基層水利服務站共22個,群眾自己組建用水戶管理協會7個。
1.2.2經營管理
輝縣市小型水利工程涉及面廣,分部于山丘區(qū)和平原區(qū)。即:山丘區(qū)的小型水利工程以塘壩,提水站,機井和水窖工程為主。平原區(qū)以井、渠配套,沿衛(wèi)河一帶的提灌站工程為主。2011 年11月按照省廳要求,輝縣市開展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動員會,2012年3月輝縣市人民政府下發(fā)了《關于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及《輝縣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改革任務、范圍、工作重點、方法步驟、組織保障等。各鄉(xiāng)鎮(zhèn)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精心安排實施,具體指導改革工作。以高莊鄉(xiāng)土樓村、趙固鄉(xiāng)后田莊村為小型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強化了工程建設和工程建后管護責任,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民利益得到保障,群眾參與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工程效益得到較好的發(fā)揮。
大、中型灌區(qū)在工程管理中,轄區(qū)內的支渠工程由水利工程協會直接管理,費用從水費中提取的支、斗渠管理費(8.80×10-3元/m3)中支出,斗渠以下工程由水利工程協會以渠道為單元承包給單位會員,由單位會員負責渠道的維修和養(yǎng)護。維修養(yǎng)護費的一部分由水利工程協會(支斗渠管理費)負擔,一部分由用水戶負擔。
平原區(qū)的機井灌溉與工程管理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幾點:①固定機泵員:以村為單位選幾個懂機電、會管理、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干部或群眾為機泵管理員,負責水泵的安裝、保管,將水送至地頭。井渠、水泵毀壞由集體負責修補,澆地費用由實際用電費和灌溉管理費用,實際用電費由電力部門負責計收,灌溉管理費用由各村成立的水管小組負責計收。(管理費收取標準按照各村的實際運行情況合理確定,最后通過“4+2”研究決定)。②以井定方:以井為單元由個人承包管理,灌溉期間送水至地頭,井、泵、渠毀壞由承包人負責修補。③聯合管理:以地塊為單元,三戶或五戶群眾自由結合,兌錢購置水泵和其它配套設施,灌溉方式試情況或各家灌各家或相互幫助或輪流負責等形式進行。灌溉費用按用電時間只交納電費。井、泵、渠毀壞維修費用由幾家合股兌資維修。
根據輝縣市的山丘區(qū)和平原區(qū)結合的自然特點,現狀的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工程規(guī)模偏小,工程建設標準偏低;工程設施年久失修,配套不完善,灌溉利用率低等,不能有效發(fā)揮工程效益,嚴重制約了農業(yè)生產、農民增收的發(fā)展。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水利設施損壞嚴重,農民意識淡薄。輝縣市的水利工程設施大部分建設在是六七十年代,承擔著主要產糧區(qū)的灌溉供水任務?,F狀普遍存在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嚴重,抵御洪水能力偏低,蓄水能力下降,水庫無法正常蓄水運行,不能滿足農民灌溉用水需求,影響了農業(yè)生產、農民增收的發(fā)展。近幾年來,雖然對部分蓄水工程進行了除險加固,對灌區(qū)工程進行了續(xù)建配套,對田間工程進行了維修養(yǎng)護,但農民保護水利工程意識淡薄,始終認定是國家的工程不是自家的,不愛惜,造成了“年年修,年年毀”的惡性循環(huán)。二是農田水利設施配套不完善,田間小型水利工程投入滯后。除大型灌區(qū)現有干渠配套設施跟上,其他的中、小型灌區(qū)斗、農、毛級渠道建設標準低,渠道防滲率低“跑冒滴漏”等現象嚴重,水利設施配套不完善。國家對干渠以下渠道配套資金不足,3 a小農水重點縣工程雖然解決了部分鄉(xiāng)鎮(zhèn)小型田間水利工程,農民反應極好,但還遠遠達不到全輝縣市22個鄉(xiāng)鎮(zhèn)的一半。
由于以上原因,渠道灌溉利用率低,灌溉面積逐年下降。農民增產增收得不到保障,農村穩(wěn)定得不到保障,給社會增加了不可忽視的不穩(wěn)定因素。只有加大對小型水利工程資金投入,建后工程管護的跟上,才能解決當前水利工程現狀存在的問題,才能確保輝縣市農田水利工程的長效發(fā)揮。
(責任編輯:劉長垠韋詩佳)
中圖分類號:TV6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853(2016)04-0103-02
收稿日期: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