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旸
(桐鄉(xiāng)市衛(wèi)生學校,浙江 嘉興 314500)
信息化融合PBL教學法在生藥學教學中的應用
李旸
(桐鄉(xiāng)市衛(wèi)生學校,浙江 嘉興 314500)
信息化教學打破學習空間、資源的局限性,使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為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中職學生對生藥學學習的積極性,將信息化融合PBL教學法應用于生藥學教學中,貫穿于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思考中。
PBL教學法;信息化;生藥學教學
現(xiàn)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中藥行業(yè)的發(fā)展,而生藥學作為一門以多學科為基礎研究天然藥物應用的學科,在中藥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對生藥學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在生藥學教學的過程中,嘗試以信息化為主體環(huán)境,融入PBL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
PBL教學法即基于問題式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發(fā)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1]。PBL教學法強調的是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將學生置于一個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自主探究,橫向整合自己所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鼓勵討論,強調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而信息化教學可為學生模擬真實課堂環(huán)境,通過網(wǎng)絡給學生提供真實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2],使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因此,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PBL教學在信息獲取、信息交流、信息傳達方面更有優(yōu)勢。
2.1提出問題,引導課前預習
PBL教學法的核心是設置合理的問題,挑選與教學內容相關且具有引導性的案例,精心設計問題,通過預習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因此,學生是否能高質量地完成預習工作,是展開PBL教學的關鍵所在。以“金銀花”內容的課前預習為例,現(xiàn)介紹如下。
2.1.1信息化“設疑”首先選擇學生關注的微博、騰訊QQ作為問題設置的媒介。在課前教師通過微博發(fā)布一則關于王老吉摻假的新聞,同時在班級QQ群空間上傳預習導學稿。根據(jù)案例提出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系列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1.2信息化“解疑”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通過搜索引擎在學習網(wǎng)站尋找所需學習資源,在查找資料的同時,學生回憶了藥用植物學、中藥化學等課程內容,既鞏固了舊知,又較早地接觸了中藥方劑知識。另外,學生通過QQ群、論壇、微信等,實現(xiàn)了學習伙伴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網(wǎng)絡互動。在信息化技術的引領下,學生提高了自學能力,避免了漫無目的的預習。
2.1.3信息化“實踐” 根據(jù)學習資料,學生對金銀花充滿了好奇,開始在生活實踐中尋找身邊與金銀花相關的食品、藥品等,尋找金銀花原植物,去中藥房收集金銀花藥材,急于分享的學生將這些實物帶入課堂,為課堂學習準備了充分的素材。
2.2解決問題,引領課中學習
(1)在以信息化為基礎的PBL教學中,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轉變主體意識,成為課堂的引領者、促進者、合作者;學生要主動思考,成為課堂小主人。以“川貝的功效和臨床應用”的教學為例,根據(jù)課前設置的問題,方劑組、成藥組、藥膳組學生分別查閱相關典籍,搜集與川貝有關的方劑、中成藥及藥膳,介紹并說出川貝的功效、應用及注意事項,讓每組代表分享各組的成果,成藥組學生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得淋漓盡致,藥膳組學生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川貝燉雪梨;方劑組學生表演藥房情景劇,將課堂所講理論充分應用于實踐,體驗中藥師的角色。
(2)現(xiàn)今社會的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尤其是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PBL的一個潛在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交往與合作,能與人友好相處,共同完成任務[3]。以“川貝性狀特征”的教學為例,課上筆者將學生分為4個組,為調動組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展開小組競爭方式,帶動一些本來對該部分知識興趣一般的學生,然后分別提供不同品種的川貝,包括真品與偽品。根據(jù)課堂所講知識,不同學習小組對于川貝真?zhèn)蝺?yōu)劣的闡述、解答深度和廣度各不一樣,有些小組幾乎做出了完美解答,有些小組突破了課本知識,在這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的提示或點撥,最終實現(xiàn)了重難點的突破。
2.3突破問題,引發(fā)課后思考
在信息化技術背景下,PBL教學法課后實踐的內容及形式更加多樣化,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課堂的在線學習和答疑、論壇留言互動、在線測試、在線作業(yè)提交等途徑對知識加以鞏固。以學習“人參”為例,課后筆者要求學生完成上傳至QQ共享資料包中的習題,繪制思維導圖,并上傳至百度云盤;同時,制作一份關于介紹人參真?zhèn)舞b別的PPT,并上傳至微信公眾平臺,網(wǎng)上投票,選出最優(yōu)秀的PPT。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全面參與,實現(xiàn)了課堂的延伸。
信息化融合P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在生藥學教學中尚有很多問題,有些方面還需要不斷摸索與討論。首先,信息化背景下的PBL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更大的挑戰(zhàn)。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計算機功底,掌握通過網(wǎng)絡獲取信息和交流的各種方式、微課的錄制、微信公眾平臺的創(chuàng)建等。另外,信息化背景下的PBL教學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創(chuàng)新。中職學生學科知識較缺乏,長期接受“填鴨式”教育,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形成一定的依賴性,缺乏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4],但是通過多次應用信息化融合PBL教學法后,學生漸漸習慣于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學生克服了膽怯心理,大膽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J Martin Bland.Teaching sataistics to medical studends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J].BMC Med Educ,2004,4(31):31.
[2]蔡金艷,李曉蒙,呂華沖,等.天然藥物化學網(wǎng)絡課程教學的實踐[J].藥學教育,2008,24(4):29-30,43.
[3]文艷平,秦國杰.PBL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4]張全剛.PBL教學模式在生藥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教育與科學研究,2010,24(2):113-114.
G424.1
B
1671-1246(2016)18-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