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英德市英德中學 劉艷齡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生活的全球化,作為一門越來越重要的交際語言,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學生意識到這種文化需求,將其作為一種能力和機會,試著去掌握這種國際語言。然而,在經(jīng)過十年的英語學習之后,仍然有很多的學生不太會聽,說,讀,寫。無疑,引起無效的英語教學的因素有很多,如缺乏語言環(huán)境,過重的課程負擔以及應試教育系統(tǒng)等。但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因素是僵硬的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受到這種模式的影響,學生過于依賴老師,沒有老師的指引,他們不知道怎樣利用他們的時間去自主地學習,不能明確他們的學習目標,不會選擇合適的資料去達到這個目標,更不用說獨立地繼續(xù)這個畢生的學習。
近年來,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綱要》的精神,結合英語學科自身的特點,國家教育部制定了新課程標準?!稑藴省敷w現(xiàn)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優(yōu)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加拿大語言教學專家斯特恩曾指出,第二外語教育應該能夠使學生發(fā)展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即“給予他們能力去幫助他們自己繼續(xù)獨立地學習”。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意識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作出很大的努力去改進。而課堂教學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它應該提供學生機會去發(fā)展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他們的潛力得以發(fā)揮。
在這篇論文里,我會陳述我對關于英語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三個方面因素的理解。
由學生自己設定目標是走向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學習的目的是一個人的渴望的結果,是他的方向和目標。如果學生在他們的腦中有一個明確而一致的目標,他們會有內在的動機去更好地利用時間努力學習,全力發(fā)揮他們的潛力。因此學生需要學習怎樣設定對他們有益的目標。首先,目標應該是實用并與他們的課程要求和他們的缺點一致的。如果目標設定得太高、太低,或與他們的需求結果不相關的,學生的努力就會白費。其次,目標應該是有意義的,有意義的學習應在原有的結構和儲存系統(tǒng)里注入新的信息,能夠確保學生從所學中聯(lián)系他們已知的東西,以使整個學習過程有意義。有意義的目標是有建設性和競爭性的,是能夠滿足一個人的需求,喚醒他的興趣和熱情的。只有當學生自己設定一個實用和有意義的目標,他們才能作出正確的學習計劃,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料,有效地縮短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差距。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里,教學趨向于使用同一種教學模式和同一種教學風格來傳遞知識,不知道學生個人的差異,教學就變成了另一個使學習無效的原因。眾所周知,學生在他們各自的語言學習根基、認知、情感和社會文化背景中都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近幾年,中國的入學率的擴充帶來了更大的個人差異,教師很難在課堂上顧及到所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更需要在學生各自的差異和需求的基礎上用有效和明確的學習策略來訓練學生。只有當學生有一個明確的“怎樣學習”的觀念,他們才能夠更好更快地達到他們的目標。
教師需指導學生認識到他們所選擇的策略要與他們的學習弱點,學習環(huán)境,認知能力和學習目標相一致。例如,那些英語基礎較差的人應該接受特殊的策略來擴展他們的詞匯,提高他們的語法理解力,在課上課后最大限度的利用機會來練習語言技巧,從而為語言學習發(fā)展一種“感覺”。同時,學習策略并不是固定的,并且由于人與人,時間與時間的差異而會有所不同,學生應該要隨時根據(jù)自身的需求調整他們的學習策略,才能如魚得水。
在自主學習的課堂上,評價有著一種回顧和前瞻的作用,因過去的學習經(jīng)驗可以反射在為未來的行動計劃的改變之上。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學生趨向于由測試分數(shù)來評定,這已被證實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應該有能力自我評定學習進程。因為只有當他們自己評定自己的學習進程,他們才能從中吸取教訓,自覺地修改學習策略,設立新的目標。
評價通常是通過做練習來進行的,從中學生可以看到他們在學習上的弱點,然后及時由老師的或同學的修正或注釋來制定他們的學習策略。在課堂上,評價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能力精密地反映在他們的學習上,這是一種學習環(huán)境效力的方法。因此,應組織更多的學習活動來發(fā)展他們的評價能力。如鼓勵學生用口頭陳述和寫作業(yè)評價,并在每節(jié)課后給予時間學生簡略的反思,“為什么我們要這么做?”“它有什么幫助?”“從中我可以學到什么?”等。這些自我反省活動有助于創(chuàng)造一個鼓勵的環(huán)境,學生可以從評價他人中更好地掌控他們自己的學習。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包括設立目標,定義內容和進程,選擇方法和技巧,監(jiān)測程序和評價學習的成果。然而由于長期的傳統(tǒng)填鴨式方法,學生無疑會在轉換學習風格和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方面有些困難。尤其是對那些羞怯內向的人而言。他們可能很難適應那種要求他們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氛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需要明白如何在課堂上實行自導式學習,同時,教師需要鼓勵那些被動的學生,讓他們意識到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急迫性,幫助他們認識到成功的語言學習大部分取決于他們自己。
上述的課堂計劃不僅僅包括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合作,也包括對教師的組織能力的高要求。他們需要對什么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怎樣指導學生在課上課后通過新的方法達到他們的目標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只有當學生不依賴教師而能自覺學習,他們才能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甚至在完成他們正式的學習之后,繼續(xù)這種終生的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