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濤 (中國文字博物館 455000)
從金文中看兩周時期的女性婚姻
楊 濤 (中國文字博物館 455000)
兩周時期獨特的婚姻一直在人們的心中蒙著神秘的面紗,在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中,有一小部分是專為婚嫁而鑄造的媵器。媵器上極其簡短的銘文為我們揭示了當(dāng)時女性的婚姻制度。
兩周;婚姻;媵器
許慎解釋“女”字:“女,婦人也,象形?!?在甲骨文中,女作;在金文中,女作。二者字形上都顯示了兩手交叉,曲膝跪跽之貌。有學(xué)者認為“女”字所描繪的是女子低眉柔順地跪坐于席上的姿態(tài),表達的是當(dāng)時社會對女子具備的美好氣質(zhì)的規(guī)范。2兩周時期,女性的婚姻和地位都較殷商有較大的改變,在歷年考古發(fā)現(xiàn)的兩周青銅器上,青銅銘文成為我們了解兩周女性婚姻的一個窗口。
兩周時期,在女性的婚姻過程中,父母的威嚴是顯而易見的?!对娊?jīng) 》中寫道:“將仲子兮,無踰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詩歌大意就是:哥哥啊,不要翻進我院里,不要攀折杞樹枝。哪里是我吝惜它,是害怕父母責(zé)罵啊。詩歌生動地描寫了女子對情郎說出自己感情的憂慮,也間接地反映了父母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考古學(xué)上,學(xué)者高兵統(tǒng)計了西周媵器銘文:“50例西周媵器中,以父母的名義為女作器者有兩例,由母的名義為女作器者亦是兩例,但由父的名義為出嫁女作媵器則超過半數(shù)”4從媵器統(tǒng)計的比例分析來看,西周時期,父權(quán)強大,父親在女兒的婚嫁問題上具有絕對的發(fā)言權(quán)。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縣妀簋,其銘文詳細地描述了一個父親在女兒婚嫁中的權(quán)威地位,銘文寫道:
5縣白室,易君我隹易壽,我不能不眔縣白(伯)萬年保。
縣妀簋銘文的大意是:伯屖父以命令的口吻告訴女兒縣妀,把你嫁給縣伯為妻了——“乃任白(縣伯)室”,同時還賜給你爵和玉器作為嫁妝——“爵 之戈,周(琱)玉黃□?!保h妀(女兒)唯唯諾諾,感恩戴德。這就是著名的縣妀簋。
從原始社會后期,人們就認識到近親繁衍的危害,同姓不婚在周初被定為一種人們必須遵從的婚姻制度?!蹲筠D(zhuǎn) · 僖公二十三年》記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因為血緣禁忌,即使納妾,也要提防同姓?!蹲筠D(zhuǎn) · 昭公元年》有:“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然而,隨著政治時局的改變,同姓不婚制度在悄然地被打破。
春秋時期,周王室日漸式微,政局動蕩不安,各諸侯國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往往有不顧“同姓不婚”而進行政治聯(lián)姻的。在出土青銅器銘文中清晰地記載了春秋諸侯之間的同姓聯(lián)姻。在郭沫若的《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中記有一件楚王鐘,其銘文為:唯正月初吉丁亥,楚王媵邛仲嬭南龢鐘,其眉壽無疆,子孫永寶用之。此鐘是媵器,“邛仲嬭南”是器主之名,“嬭”即楚姓羋之本字,“南”為女子私名?!摆觥奔捶驀?,日本學(xué)者白川靜認為:“此邛國與嬴姓江國、姬姓邛國是不同的國,而與楚是同姓之國?!?由此可以驗證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周初尊為金科玉律的同姓不婚制度也遭到破壞。
媵妾婚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以媵妾隨嫁的多妻制婚姻,春秋時期頗為盛行?!洞呵锕騻?· 莊公十九年》記載:“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左傳 · 成公八年》則記載:“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睋?jù)二者所言,當(dāng)“諸侯娶一國”時候,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二國往媵,以侄娣從;同姓媵之,異姓則否。典籍的記載是否符合歷史史實呢?
“以侄娣從”實際上就是姊妹同嫁一夫,或者姪姑同嫁一夫。據(jù)統(tǒng)計,《左傳》中共有40處記載了“娣從媵”,有3處記載了“姪從媵” 。9看來“娣從媵”的是比較常見的媵妾婚制,其中典型的案例是《詩經(jīng)·大雅·韓奕》中描述韓侯迎娶:“韓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韓侯迎止,于蹶之里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諸娣從之,祁祁如云。”韓侯迎娶了周厲王的外甥女,迎親的場面宏大,光迎親的馬車就達到“百兩彭彭,八鸞鏘鏘”,而隨嫁的媵妾更是象云彩般地簇擁著——“諸娣從之,祁祁如云”。詩歌是為了展示韓侯迎娶的風(fēng)光場景,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姊妹同嫁”已然成為當(dāng)時王室貴族婚嫁的標(biāo)配。
我們從一些青銅器銘文中可以看到各諸侯國之間的媵婚現(xiàn)象。京叔盤中有銘文曰:“京叔作孟嬴媵”,這是姬姓京叔為嬴姓女所做的媵器;陳侯簋中銘文曰:“唯正月初吉丁亥,陳侯作孟姜(媵)簋,用祈眉壽,萬年無疆,用壽用之”,這是媯姓陳侯為姜姓女子做的媵器,以上兩例都是諸侯國為異姓女子 做媵。而更加典型的是許子妝簠,通過其銘文:“許子妝擇其吉金,用鑄其簠,用媵孟姜、秦嬴”。銘文記載了秦國和許國共同嫁女的情形,一嫡一媵,且是異姓媵。從青銅媵器的角度證明了“同姓媵之,異姓則否”的論調(diào)是不確切的。
會計中心的管理者要定期清算往來款項,并且還要仔細核對往來款項,同時要以不同性質(zhì)的款項為依據(jù)來分別處理款項,防止出現(xiàn)串戶入賬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往來款項不可以進行長期掛賬,如果長期掛賬就會出現(xiàn)壞賬等情況。同時不能隨便利用往來款項來調(diào)節(jié)財政收支,只有經(jīng)過上級管理部門批示之后才可以調(diào)整壞賬以及爛賬。
兩周時期,女性的婚姻制度并不是一層不變的。隨著周王室的衰落和諸侯國的興起,貴族婚姻更多地體現(xiàn)出政治性,婚姻則更大程度上成為政治聯(lián)盟的工具。
注釋:
1.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258.
2.刑燕萍,吳永社.漢字符號中蘊涵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觀[M].大理學(xué)院學(xué)報,2009(8):47.
3.毛亨傳,鄭玄箋,孔新達疏.毛詩正義 [M]卷四:337.
5.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M].文物出版社,1988.
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 中華書局,1981:408.
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 中華書局,1981:1220.
8.白川靜.《金文通釋》第四卷[M].白鶴美術(shù)館,1973.
9.曹曉偉.春秋時期媵婚研究[J]. 理論學(xué)刊,2014(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