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甘肅省岷縣十里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甘肅 岷縣 748400)
?
羊毛的主要物理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陳睿
(甘肅省岷縣十里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甘肅岷縣748400)
摘要:羊毛是養(yǎng)羊業(yè)的主要產品之一,其物理特性是反映羊毛質量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在養(yǎng)羊業(yè)和毛紡工業(yè)中都是根據(jù)羊毛的物理特性來評定羊毛品質。了解羊毛的物理特性,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對提高羊毛品質和指導養(yǎng)羊業(yè)實際生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論述了羊毛的細度、長度、彎曲、色澤等主要物理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關鍵詞:羊毛;物理特性;品質;影響因素
羊毛不僅是養(yǎng)羊業(yè)的主要產品之一,也是毛紡工業(yè)的重要原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羊毛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而羊毛的物理特性決定著羊毛的品質,因此了解和掌握羊毛的物理特性,分析其主要的影響因素,對提高羊毛品質和指導養(yǎng)羊業(yè)實際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羊毛的物理特性包括羊毛的細度、長度、彎曲、吸濕性、強度、伸度、縮絨性、色澤、光澤、比重等。這些物理特性與羊毛的工藝性能密切相關。其中羊毛最主要的物理性質包括羊毛的細度、長度、彎曲、色澤等,它們與羊毛的用途和毛紡產品質量密切相關。
1.1細度的概念及意義
羊毛的細度是指羊毛纖維橫切面直徑的大小,常用微米(μm)表示。羊毛纖維細度是衡量羊毛品質和羊毛價值方面最重要的物理性指標之一,也是羊毛性狀中最重要的一項質量指標。它決定著毛紗的細度、均勻度和織物的柔軟性以及皮膚舒適感。
細度分布狀態(tài)是用標準差或變異系數(shù)來表示的,細度分布狀態(tài)也影響著毛紗和織物品質,如衣物的堅挺程度、手感等。以典型的澳大利亞精梳毛為例,變異系數(shù)每降低5%,相當于細度減少1μm。較細的毛纖維含量較高時,所制成的織物穿著刺痛感較小,當較粗毛含量越高時,皮膚被刺痛的感覺越強。
因此,在羊毛細度指標中,除了傳統(tǒng)的平均細度,而應增加細度分布狀態(tài)。這樣更有利于全面掌握羊毛細度性狀。
1.2影響羊毛細度的因素
影響羊毛細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種、性別、年齡、部位、營養(yǎng)條件等因素。羊毛纖維的細度首先決定于品種,不同品種的羊毛均有其特定的細度范圍,在同一品種內,羊毛細度因個體、性別、年齡、部位、營養(yǎng)條件等不同而不同。
1.2.1品種不同生產方向的品種之間,如細毛羊、半細毛羊、粗毛羊、其羊毛細度差異很大,而在相同生產方向的羊品種之間,變化也較大。如細毛羊品種其細度一般在18.1~25.0 μm之間;半細毛羊品種,其羊毛細度在不同品種之間一般在25.1~67.0 μm之間;粗毛羊因為是異質毛,說平均細度,無實際意義,細度這一性狀是受羊遺傳性制約的。
1.2.2性別一般情況下,同一品種內,公羊比母羊羊毛粗一些,而羯羊介于公、母之間,從細度的均勻上講,羯羊最好,公羊其次,母羊較差。
1.2.3年齡羊毛細度隨年齡變化而稍有差異,一般說,4~6個月齡的羊羔毛較細,以后隨年齡的增長逐漸變粗,一般在3~5歲時,其羊毛細度是一生中最粗的時候,以后又逐漸變細。以上變化在粗毛羊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1.2.4部位羊體的細度與皮膚厚度和暴露情況有關,凡羊體經常受日曬雨淋的部位,頭部、背部、腰部、十字部的皮膚較厚,生長的羊毛也稍粗。反之,經常暴露較少的部位,如腹部皮膚較薄,羊毛也較細。這主要是羊毛細度與皮膚厚度、濕度以及血液循環(huán)有著密切的關系。
1.2.5營養(yǎng)條件羊的營養(yǎng)水平對羊毛的細度,尤其是均勻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充足而均衡飼養(yǎng)條件下的羊只,其羊毛沿長度方向幾乎非常一致。如飼養(yǎng)不足或患病,尤其是在母羊懷孕期,輸送給毛球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從而使羊毛較正常情況變得細,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羊毛的饑餓痕。當營養(yǎng)狀況得到改善,疾病痊愈后,羊毛纖維又恢復了它的正常生長,并在前一段饑餓細度之后,接著重新生長出正常細度的羊毛。帶有饑餓痕的羊毛其工藝價值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根據(jù)目前的生產條件,應當加強羊的飼養(yǎng)管理,盡可能消除草原生產力的季節(jié)性不平衡狀態(tài),是提高羊毛細度均勻度的有力措施。
2.1羊毛長度及其重要性
羊毛長度即纖維兩端的距離,由于羊毛是具有天然彎曲的纖維,所以其長度可分為自然長度和伸直長度兩種。
自然長度是指毛叢在自然彎曲狀態(tài)下,兩端的直線距離。在羊體上是指毛叢的自然垂直高度。一般在剪毛之前,羊毛生長足12個月時量取。主要用于養(yǎng)羊實際生產、商業(yè)收購標準和羊毛工業(yè)分級。
伸直長度指將羊毛纖維拉到彎曲剛剛消失時兩端的直線距離。亦稱真實長度。這種長度指標在毛紡工業(yè)中和養(yǎng)羊業(yè)中主要用于評價羊毛品質。
羊毛纖維的長度是僅次于羊毛細度的另一項重要指標,羊毛長度指標有兩種,一種是羊毛長度集中性指標,如自然長度、伸直長度、主體長度等。另一種是離散性指標,如羊毛長度的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整齊度、短毛率等,這些指標不但在工業(yè)中應用,而且更多的應用于養(yǎng)羊業(yè)中。由于羊個體不同,其平均伸直長度的離散性指標差異很大。這對選種尤其是對種公羊的選擇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依據(jù)。
羊毛長度在工藝特性上,其重要性僅次于細度。這是因為,一方面長度可以影響織品的品質,另一方面長度決定著紡紗加工系統(tǒng)和工藝條件的正確選擇。從品質上看,在細度相同的情況下,羊毛愈長,紡紗性能愈好,成品的品質愈好。
不同長度的羊毛只能在相應的紡紗系統(tǒng)中利用,而一定的毛織品也要求一定的毛纖維長度。
在養(yǎng)羊業(yè)生產中,羊毛長度直接影響著羊的剪毛量。如果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羊毛愈長,剪毛量愈高。因此,在羊育種工作和養(yǎng)羊業(yè)生產中,都非常重視提高羊毛長度。
2.2影響羊毛長度的因素
影響羊毛長度的最主要和最明顯的因素是品種,此外,羊的個體、羊的營養(yǎng)狀況、性別、年齡、不同身體部位以及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均與羊毛長度有關。
2.2.1品種品種是決定羊毛長度的重要因素,羊毛長度這一數(shù)量性狀,受品種的遺傳性所制約。不同品種的羊,均有該品種特定的長度范圍。如:同質毛的長毛種,其羊毛平均長度為150~200 mm以上,屬于這一類的品種有羅姆尼、林肯羊等;同質毛的中毛種,其羊毛長度平均長度為80~100 mm,屬于這一類的品種有茨蓋羊、薩??搜虻?;同質毛的細毛羊,其羊毛平均長度為50~90 mm以上。屬于這一類的品種有新疆細毛羊、中國美利奴、澳洲美利奴等。
2.2.2個體在同一品種內不同個體間差異很大,個體間差異往往超過品種間的差異。如一般細毛羊品種平均長度70 mm,羊毛較長的細毛羊品種平均為80~90 mm,品種間羊毛長度的差異為20 mm,在任何一個細毛羊品種內,有的個體毛長在110 mm以上,個體間羊毛長度差異在40 mm以上,這對選種工作非常有利,引用某些毛長品種的特點,或利用一個品種內個體間毛長的較大差異,來擴大選種范圍,以提高群體的羊毛長度。
2.2.3營養(yǎng)狀況羊毛長度的品種內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環(huán)境因素中,特別是營養(yǎng)水平較低時,通過有機體生理狀況的變化,導致毛乳頭營養(yǎng)物質供應不足,造成羊毛生長減緩。而飼養(yǎng)條件相對穩(wěn)定,羊毛纖維在全年不同時期的生長趨勢,基本上是比較均衡的。
2.2.4年齡羔羊羊毛生長較快,周歲羊的羊毛長度始終大于兩歲以上個體。到老齡時(一般6歲以后),由于羊只生理機能減退的關系,羊毛長度漸減。
2.2.5部位在同一羊體上各部位間的長度亦不同,一般表現(xiàn)頸部最長,肩部、體側稍次,股部、背部次之,四肢及腹部最短。
此外,羊只所處的環(huán)境,如母羊的懷孕、哺乳、季節(jié)溫度的變化以及疾病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
3.1羊毛彎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羊毛纖維在自然狀態(tài)并不是直線,而且沿著它的長度方向形成自然、規(guī)則的或不規(guī)則的周期性弧形稱彎曲,單位長度毛纖維的卷曲數(shù)稱卷曲度,常用彎曲數(shù)/cm表示。
一般來講羊毛愈細彎曲數(shù)愈多,彎曲度越大,反之相反,細毛彎曲數(shù)多為6~9個、半細毛多為3~6個。
羊毛彎曲的形狀,按其深淺大小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七類。
3.1.1平彎(平波)沿著纖維的長度方向稍有波浪。
3.1.2長彎曲(微波)有彎曲,但彎曲與彎曲之間的距離大,波浪小。
3.1.3淺彎(淺波)(大彎曲)比長彎波大而且距離小,但還不是半圓形。
3.1.4正常彎曲(正常波)彎曲弧度的高與底的半徑大體相等。
3.1.5扁圓彎曲(密波)彎曲弧度比正常彎曲的深,但還是扁圓。
3.1.6高彎曲(高波)彎曲弧高明顯的大于半徑,相當于直徑,但不能成圓形。
3.1.7環(huán)狀彎曲(環(huán)狀波)彎曲幾乎成環(huán)狀。
在上面幾種彎曲中,具有淺彎和正常彎曲的羊毛好,并以淺彎最好,具有這兩種彎曲的羊毛品質較優(yōu),其他彎曲不論是在工業(yè)上還是在養(yǎng)羊業(yè)中均不屬于理想的彎曲。
羊毛的彎曲形狀與毛紡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毛紡工業(yè)上羊毛彎曲被認為是及寶貴的技術性能,是其它紡織纖維所難比擬的。細毛羊羊毛具有淺彎曲和正常彎曲,適于制作精紡織品。具有深彎曲的羊毛,不宜作精紡用毛,因其紡制光滑的紗線比較困難,但可以用于粗梳紡紗,可以織出表面毛絨豐滿,手感好而富于彈性的織品。環(huán)狀彎曲屬疵點毛,不利于紡紗。
3.2影響羊毛彎曲的因素
羊毛彎曲主要因羊品種不同而異。從毛紡工業(yè)和養(yǎng)羊業(yè)的角度看,細毛羊和半細毛羊都應具有正常彎曲或淺彎曲。具有淺彎曲和正常彎曲的羊毛,毛叢結構好,羊毛品質高,細度均勻,凈毛率高,毛紡產品質量好。具有深彎曲和高彎曲的羊毛,一般毛叢結構不良,被毛含雜質多。羊只表現(xiàn)出體質不夠堅實,產毛量不高,羊毛密度小,而且腹部羊毛雜亂。羊毛品質較差.具有環(huán)狀彎曲形狀的羊只遺傳性較強,在生產中應予以降級或淘汰。
羊毛的顏色是指毛纖維在洗凈以后的天然色澤。羊毛在洗凈以前的顏色與其天然色彩是不完全相同的,因為在未洗凈的羊毛上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油汗、塵土、糞尿和污物等外來雜質。所以要準確判斷羊毛的顏色,必須先將羊毛洗凈后才可評定。
羊毛的顏色因羊品種而不同。在同一品種內,毛色亦因個體而異。顏色是由羊毛纖維中的色素決定的,這些色素主要分布在毛纖維皮質細胞中。色素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有擴散狀和粒狀兩種,而以粒狀為主,這些色素有些存在于整根纖維上,也有的僅僅存在于纖維的某一段落上。
羊毛所具有的天然顏色,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白色,凡羊毛不帶任何顏色,并且也不夾雜單根的有色纖維的稱為白色。二是黑色,凡羊毛帶有各種色度的黑色,稱為黑色毛,其中也包括深褐色。三是灰色,凡羊毛具有黑(深)白兩種纖維相混雜在一起的稱為灰色毛。根據(jù)這兩類纖維在羊毛中所占數(shù)量比例的不同以及深色毛色度的深淺,可分為淺灰色和深灰色。四是雜色毛,凡在白羊毛中,除了白色纖維之外還含有各種色度的有色纖維的羊毛稱之為雜色毛。
除一些羔皮羊和裘皮羊品種具有天然有色毛外,羊毛以白色為最理想,因為它在紡織加工中,可以任意染成各種顏色,且光澤好看。有色毛很難染色,即使染上也不均勻,因而會大大降低其利用價值。澳大利亞羊毛研究所指出:白色在決定羊毛加工利用上與細度占同等重要地位,因為發(fā)黃的羊毛不適合做淺色和顏色鮮艷的織品,色澤發(fā)暗會影響織品外觀。所以在養(yǎng)羊業(yè)中,一般應注意選留白色個體,以提高羊毛品質。
羊毛的顏色主要受遺傳決定,不同品種都有其特有的羊毛遺傳基礎。
羊毛的產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養(yǎng)羊業(yè)和毛紡織工業(yè)的發(fā)展,因此通過對羊毛的主要物理性質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幫助現(xiàn)代養(yǎng)羊生產實現(xiàn)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生產更多的優(yōu)質羊毛,滿足毛紡工業(yè)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竇全林,陳剛等.影響羊毛生長的主要因素研究綜述(J).畜禽業(yè),2007,(8):10- 12.
[2]趙有璋.羊生產學(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32- 55.
[3]程凌.養(yǎng)羊與養(yǎng)病防治(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454- 470.
[4]張惠萍,顏壽東,吳成順等.青海藏羊毛纖維物理性能分析(J).中國草食動物,2007,(5):36- 38.
[5]左北瑤.細毛羊育種狀況及發(fā)展趨勢(J).草食家畜,2006,(5):27- 29.
中圖分類號:S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 799X(2015)03- 0046- 03
作者簡介:陳睿(1988-),女,甘肅岷縣人,助理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