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福
(貴州省甕安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甕安550400)
甕安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專業(yè)合作社運行情況調查
肖德福
(貴州省甕安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甕安550400)
為了切實加強我縣農村散養(yǎng)畜禽的免疫、檢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動物防疫工作,探索新常態(tài)下政府向合作社購買動物防疫公共服務的路子,構建新型動物疫病防治社會化服務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黔南州農業(yè)委員會關于推進“動物防疫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的指導意見》(黔南農發(fā)[2015]83號)等有關政策法規(guī)的要求,甕安縣結合縣域村級防疫員工作實際,以鎮(zhèn)(鄉(xiāng)、街道)為單位,以鎮(zhèn)(鄉(xiāng)、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為載體,組織村級防疫員成立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專業(yè)合作社(簡稱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了職責分明的勞務承包制,嚴格的考核制度,強化村級防疫員管理,穩(wěn)定村級防疫隊伍,更好地完成基層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F將甕安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專業(yè)合作社運行情況報道如下。
1.1 合作社成立情況 縣各鎮(zhèn)(鄉(xiāng)、街道)合作社的成立以鎮(zhèn)(鄉(xiāng)、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為基礎,采取自愿入社、擇優(yōu)選用的原則,吸收工作積極性高、年輕有為、專業(yè)技術水平強、文化素質較高的村級防疫員作為社員,由社員推選經驗豐富、有組織管理能力、技術過硬的村級防疫員為合作社負責人,牽頭注冊合作社。入社社員遵守合作社章程,服從統一管理?,F成立合作社13個,合作社與政府簽訂動物防疫勞務承包合同并開展工作。
1.2 人員基本情況 現有社員179人,有大專學歷的占20.1%,高中占12.3%,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67.6%;在年齡方面,30歲以下占7.3%,30~50歲的占55.9%,51~60歲的占30.7%,61歲以上的占6.1%,每個學員每年參加培訓2~4次。
2.1 前提和目的 成立合作社是探索和創(chuàng)新鎮(zhèn)(鄉(xiāng)、街道)村級防疫員管理模式,充分發(fā)揮合作社的組織、協調作用,實現防疫員優(yōu)化配置、自我管理、自主經營,推動畜牧獸醫(yī)工作社會化服務進程。在縣農村工作局的指導下,以動物防疫工作為主,為全縣畜牧業(yè)提供服務。
2.2 組織管理模式 合作社實行自主經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鎮(zhèn)(鄉(xiāng)、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的各類動物防疫設備可供合作社社員使用,入社社員按照合作社負責人要求開展動物防疫工作。
2.3 工作職責 合作社負責實施動物防疫,建立健全免疫檔案,開展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采集動物監(jiān)測樣品,參與重大動物疫病撲殺和突發(fā)事件處置,協助官方獸醫(yī)開展動物檢疫,為養(yǎng)殖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等工作。
2.4 運行模式 鎮(zhèn)(鄉(xiāng)、街道)政府與合作社簽訂《動物防疫服務承包合同》,由鎮(zhèn)(鄉(xiāng)、街道)政府出資向合作社購買動物防疫服務,并支付動物防疫服務承包費。
3.1 穩(wěn)定了村級動物防疫隊伍 未成立合作社前,村級防疫員按照流動式管理模式,村級防疫員流失嚴重 ,鎮(zhèn)(鄉(xiāng)、街道)防疫工作任務繁重,防疫隊伍組織困難。合作社成立后,從 2015年秋季動物防疫開始,村級防疫員在開展日常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外 ,實施集中免疫與日常補免工作相結合,實行有償服務,在全面完成動物防疫基礎上,減少了養(yǎng)殖戶因其它疾病造成的損失。
3.2 提高了免疫工作質量 未成立合作社前,部分防疫員的免疫工作怠慢,出現防疫空白,免疫抗體合格率低。合作社成立后,全縣免疫工作到位 ,密度高 ,質量好。2015年秋季重大動物疫病實施強制免疫密度均達到應免疫數的 100%,經隨機抽樣檢測,免疫抗體合格率達80%以上,有效預防和控制了動物疫病的發(fā)生,確保無重大動物疫情。
3.3 調動了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工作積極性,增強了防疫責任心 未成立合作社前,防疫員工作積極性不高,防疫工作滯后。合作社成立后,對年度考核為優(yōu)秀的合作社社員實行年度額外獎勵,激發(fā)了工作熱情,社員們對工作認真負責,及時開展動物免疫工作,報送防疫工作進度,按時或提前完成防疫任務。
3.4 減輕了鎮(zhèn)(鄉(xiāng)、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工作壓力 鎮(zhèn)(鄉(xiāng)、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的技術干部人員較少,既要組織動物防疫工作,又要承擔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生產指導、技術服務等工作,還有部分被借用于其他工作,工作任務繁重且責任大。合作社成立后,村級動物防疫工作由合作社牽頭,鎮(zhèn)(鄉(xiāng)、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對合作社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以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為核心,將常規(guī)免疫工作推向市場,從而解決了鎮(zhèn)(鄉(xiāng)、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的技術干部工作繁重問題。
3.5 增加了經濟收入 未成立合作社前,防疫免疫注射服務工作由村級防疫員單個運作,難以形成合力,有償服務費用收費不規(guī)范,服務市場競爭不平衡。合作社成立后,由合作社負責人組織人員開展動物防疫工作,服務體系統一、規(guī)范,降低各項成本,防疫勞務補貼由合作社按工作量分配給參與防疫工作的社員。
4.1 合作社的章程內容與執(zhí)行尚需規(guī)范,組織機構還不健全,監(jiān)督制度以及對社員的管理等需進一步加強。
4.2 沒有及時地為社員提供信息、技術等服務,加上社員之間文化、技術水平及服務時間差異,使合作社難以實行統一服務標準管理。
5.1 強化內部管理,加大人才培訓,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體素質。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制度,完善運行機制。強化對社員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素質,增強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服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5.2 建議政府加強政策扶持,拓展服務功能。進一步落實政府對合作社的各項優(yōu)惠政策,開辟綠色通道,引導項目實施,推進合作社的發(fā)展與農民增收相結合,在延伸合作領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切實提高科技含量。
2015-12-03
S851.32
C
1007-1474(2016)02-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