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英俊
(珠海廣播電視大學,廣東 珠海 519000)
電大學生遠程學習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艾英俊
(珠海廣播電視大學,廣東 珠海 519000)
遠程學習效能是學習者對自己通過遠程學習達成預定學習目標的行動過程所需能力的主觀判斷。以珠海電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準確分析遠程學習者的學習效能,學習者對學習目標的完成具有較高效能感,但同時對學習成績期望值不高、對學習困難估計不足、解決學習困難的自我認知偏低、不善于時間和精力管理、學習方法選擇單一等又表現(xiàn)出效能感偏低。采用構建學習型社交媒體平臺、遠程學習方法訓練、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策略,能有效提升電大學生遠程學習效能,促使學生持續(xù)學習。
遠程學習;學習效能;提升策略
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guī)模達1.10億人,占網(wǎng)民的16.0%;其中手機端在線教育用戶規(guī)模為5303萬人,占手機網(wǎng)民的8.6%。[1]“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豐富的網(wǎng)絡學習資源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或企業(yè)在線學習培訓,遠程學習成為個人和企業(yè)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而目前,遠程學習正處于“高注冊率、低完成率”的尷尬處境中,根據(jù)賓夕法尼亞大學對其“慕課”使用者的調查顯示,注冊后“僅看過一個視頻課程的使用者占55%,16門課程完成學習的使用者僅占2%~14%”[2]。
遠程學習需要學習者具有更強的學習動機,學習效能是學習動機的重要構成,學習效能高的學習者對學習投入的時間越長、投入程度越高,完成學習任務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從實際出發(fā),立足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在教育教學中采用有效策略提升學習效能,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習者養(yǎng)成良好的遠程學習習慣是當下電大教育向開放教育轉型中值得關注的課題。
自我效能是人們對其行為能力的自我信念(即自我效能),決定著人們的行為表現(xiàn)。(班杜拉)。遠程學習效能感是學習者對自己通過遠程學習達成預定學習目標的行動過程所需能力的期待或自我體驗,包括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和避免學業(yè)失敗的判斷,即個人學習能力效能;以及對自己的學習行為能否達成預定學習目標的期待和自己對未來學習成敗應負有的責任判斷,即學習行為效能。
相關研究表明,遠程學習效能感與學生的學習動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計算機使用能力等密切相關[3](張建偉、孫燕青,2003);學習者對自己通過遠程學習獲得知識的能力判斷偏低,對遠程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信心也不足;計算機知識水平較高的人遠程學習效能感較高[4](彭華茂等,2006);學習者的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體驗越豐富,元認知監(jiān)控能力越強,遠程學習效能感也越強[5](衷克定、潘海燕,2007)。
為研究遠程學習者學習效能的具體情況,選取珠海電大行政管理專業(yè)??茖W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了抽樣調查,通過電子郵件發(fā)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67份。同時,采用非結構性個別訪談探究影響學生學習效能的成因。
調查主要從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兩個維度研究學生的遠程學習效能,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對能否按時畢業(yè)的自我判斷、對學科成績的目標定位、專業(yè)課程難度的認知、在線學習遇到困難時的能力評估等方面,主要針對能否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取得良好成績避免學業(yè)失敗的主觀能力判斷;以及對時間管理能力的自我判斷、獲取網(wǎng)絡學習資源的行為評估、使用網(wǎng)絡學習方法的主觀判斷、網(wǎng)絡課程的學習完成度預估等,研究學習者對自己能否采取一定的學習方法或學習途徑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預期目標的判斷情況
(一)遠程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分析與評價
1.自己能否按時畢業(yè)的主觀判斷
相信自己“一定能按時畢業(yè)”的學生占67.2%,“爭取能夠按時畢業(yè)”的學生占19.4%,“不確定自己能按時畢業(yè)”的學生占7.5%,“不知道自己何時能畢業(yè)”的學生占5.9%。近七成的學生對自己“一定能按時畢業(yè)”抱有信心。
2.學科成績的目標定位
定位為“及格成績(60分-69分)”的學生占73.1%,定位為“中等成績(70分-79分)”的學生占23.8%,定位為“良好成績(80分-89分)的學生占3.1%,定位為“優(yōu)秀成績(90分-100分)的學生為零。大多數(shù)學生對學科成績定位在及格即可,目標設定偏低。
3.專業(yè)課程難度的自我認知
認為“專業(yè)課程難度大,難以理解”的學生占28.4%,認為“專業(yè)課程難度較大,較難理解”的學生占37.3%,認為“專業(yè)課程難度一般,可以接受”的學生占25.4%,認為“專業(yè)課程難度小,容易理解”的學生占8.9%。調查顯示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認為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存在較大難度,比較難理解。訪談中,多名學生表示行管專業(yè)目前所學課程與工作之間關聯(lián)度較小,缺乏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也增加了理解難度。
4.解決學習困難的能力判斷
當在線學習遇到困難時,“總能很快找到辦法解決”的學生占35.8%;“需要老師指導才能找到解決方法”的學生占22.4%;“先試一試,不能解決就放棄”的學生占41.8%。超過六成的學生表示“自己解決學習困難的能力有限,處理困難花費時間長收效低”,自我導向學習意識和能力都較薄弱,容易積累挫敗體驗,導致遠程學習效能偏低。
(二)遠程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分析與評價
1. 管理時間能力的自我判斷
認為自己“即使工作很忙,也有辦法安排時間學習”的學生占32.8%;“工作忙時,很難安排時間學習”的學生占46.3%,“考試前才會找時間學習”的學生占20.9%。近七成學生表示時間管理能力較弱,很難采用有效時間管理方法來保證學習時間。
2. 獲取遠程學習資源的行為評估
“善于利用網(wǎng)絡找到需要的學習資源”的學生占38.8%,“學習資源主要通過班級QQ群獲得”的學生占41.8%,“不知如何找到有效學習資源”的學生占19.4%。超過六成學生并不善于利用網(wǎng)絡獲取遠程學習資源,網(wǎng)絡主要用于娛樂、社交和購物等。
3. 應用遠程學習方法的主觀判斷
47.2%的學生認為“遠程學習主要通過看視頻資源,如網(wǎng)易公開課、TED演講、開放大學學習平臺課程視頻等”;37.6%的學生參加過在線專題討論,18.3%的學生表示會主動發(fā)言,62.4%的學生表示很少或從未參加過在線討論;76.1%的學生認為解決問題主要通過百度搜索和百度文庫。79.1%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習方法比較單一,有效性不高。
4. 網(wǎng)絡學習課程完成度的預估
相信“能堅持把一門網(wǎng)絡課程的視頻看完”的學生占26.9%;表示“較難完成網(wǎng)絡課程學習”的學生占59.7%,“看不下去,很難完成”的學生占13.4%。超過七成學生對完成網(wǎng)絡課程學習缺乏應有信心,認為無法保證有足夠的學習時間來看視頻,另一方面認為目前的網(wǎng)絡課程主要采用的講授方式,缺乏及時互動,雖有一些動畫,但語速均勻,需要集中很大注意力才能聽完或看完,自己很難堅持看完。
從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兩個維度能準確分析遠程學習者的學習效能,學習者對學習目標的完成具有較高效能感,但同時對學習成績期望值不高、對學習困難估計不足、解決學習困難的自我認知偏低又顯示出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偏低;自我效能影響學習行為的努力水平、堅持性和學習活動的選擇,學習者表現(xiàn)出不善于時間和精力管理、挖掘遠程學習資源的能力薄弱、學習方法選擇單一等學習行為效能感偏低。
“自我效能是個體把從不同信息源獲得的關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信息,經(jīng)過認知加工而逐漸形成的”(班杜拉)[6]。學習效能高低主要來自于學習者過往學習經(jīng)歷的成敗體驗、與自己相似的同伴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家長和老師的言語勸說以及自身的身心狀態(tài)等信息的認知加工,學習目標設立是否合適、學習材料的信息加工能力、學習的及時反饋等具體因素對學習效能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影響。
(一)自身過往學習經(jīng)歷的負面影響
“效能知覺的變化源自于對行為表現(xiàn)所傳遞的有關能力的診斷信息的認知加工,而不是行為表現(xiàn)本身”[7](班杜拉)。個體學習效能影響最大的信息來源是個體在過去的學習經(jīng)歷所獲得的關于自身學習能力的直接經(jīng)驗,以及個體基于自我認知結構對這些信息的整合分析,直接影響個體對其學習效能的判斷。
調查顯示,46.3%的學生表示選擇本專業(yè)學習的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專業(yè)不用學數(shù)學,拿到文憑比較容易,因為以前數(shù)學老是學不好?!?3.6%的學生認為“如果掛科1-2門時,會堅持讀完學業(yè)?!?1%的學生認為“如果掛科超過4門時,會考慮是否退學,因為這種學習方式可能不適合我?!?/p>
開放大學采用“面授+網(wǎng)絡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學生入學后一方面因工學矛盾客觀存在,常常不能按時參加面授學習;主要依靠學生網(wǎng)絡自主學習,網(wǎng)絡學習的時空獨立性給學習者帶來了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便利的同時,更需要學習者有非常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才能完成學習過程,而學習者常常無法協(xié)調工作、生活和學習之間的關系,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無法得到保障,導致學習延誤至終結性考試失敗。多次的失敗學習體驗會削弱個體的學習效能預期。
(二)周邊同學不順暢的學習發(fā)展經(jīng)歷
“不管我們是從直接經(jīng)驗中學習還是從替代經(jīng)驗中學習,絕大多數(shù)學習都涉及社會環(huán)境中的他人(班杜拉)”[8]。自我是在觀察他人和與他人互動的基礎上得以發(fā)展,觀察與自己相似的人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獲得的替代性經(jīng)驗,對個體學習效能形成影響較大,尤其是個體“缺乏評價自身能力的直接經(jīng)驗時,往往需要依據(jù)他人的表現(xiàn)進行評估自我效能”。[9]
在訪談中,47.8%的學生表示“看到班上越來越少的人來聽課,不少同學退學了,自己不知還能堅持多久”。37.3%的學生表示“所認識的上幾屆的同學拿到文憑后,工作現(xiàn)狀變化不大”,50.7%的學生表示“行政管理專業(yè)對口的工作崗位招聘時,大多數(shù)會注明招收起始學歷全日制本科,即使讀完了本科,也很難有機會?!?/p>
成人學生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和改善工作境遇,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成長。學習具有個體和社會的雙重性,個體在觀察到同學付出了巨大努力獲得了文憑,職業(yè)生涯沒有獲得預期發(fā)展的經(jīng)歷,又無法準確歸因時,周邊同學不順暢的學習發(fā)展經(jīng)歷會降低個體學習效能預期。
(三)對學習終結性目標的過分關注
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大專文憑,行政管理專業(yè)的大專文憑相對比較容易獲得,對數(shù)學和英語要求不高”,43.3%的學生表示“所學內容與目前的崗位要求相差甚遠,只想獲得大專文憑以取得職位提拔資格。”
行政管理專業(yè)學生對學習終結性目標的過分關注,會忽視過程性目標的設立和實現(xiàn),直接影響他們對學習過程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64.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過程就是“提交形考作業(yè)、準備考試資料、參加考試爭取及格。”即使考試合格,因忽略學習過程中自身發(fā)展的變化,61.2%的學生表示“自己學了這么久,沒覺得有什么變化?!睂W生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自己正在變得有能力、有知識、有技能”的反饋,學習效能沒有得到證實,會降低效能期望。
(四)不準確的結果歸因
學習者把學習的成功和失敗與某種原因聯(lián)系在一起時,會為其學習能力提供有效的效能信息。在導致自己學習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調查中:62.7%的學生表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學習”;31.3%的學生認為“學習內容較難理解”;25.4%的學生認為“自己記性不好,老記不住”;19.4的學生認為“運氣不好,監(jiān)考太嚴”。大多數(shù)學生更傾向將學習的失敗歸因為工作忙、學習難度大或監(jiān)考嚴等外因,少數(shù)學生傾向于歸因為努力不夠、學習能力較弱等內因。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失敗越傾向于外因,學習效能感越低。
培養(yǎng)遠程學習者學習效能需要根據(jù)學習者學習效能形成和發(fā)展的信息來源,為學習者提供有利于學習效能增強的有效信息,同時充分考慮遠程學習特點和影響學習效能的各種因素,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能。
(一)學習型社交媒體平臺構建
QQ是學生獲取學習支持最主要的社交媒體工具,98.5%的學生利用班級QQ群與教師和同學溝通,獲取學習資源,了解同學學習近況,獲得老師的學習支持;57.6%的學生會利用微信與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QQ和微信平臺進行學習資料投放,方便學生利用碎片時間了解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通過平臺交流學習體會、分享學習成果,遇到學習困難能隨時用文字或語音向任課教師提問,獲得教師的及時幫助。
學習型社交媒體平臺構建能有效提高學習者的主體意識,學習者會主動接受他人信息,并貢獻自己的信息;建立簽到打卡制度、在線提醒功能和學習排行榜等;網(wǎng)上選擇同桌形成學習小組,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定期組織專題討論和分享,能保持社交平臺高水平的交互活躍度。教師全程跟進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進程,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反饋和認可,提供有效的學習行為效能信息。因此,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加強學習效能反饋是提升學習者學習效能的重要途徑。
(二)遠程學習方法訓練
高效的遠程學習需要學習者具備電腦網(wǎng)絡基本操作技術、了解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資源獲取應用方法、并能根據(jù)自身特點確定可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方法、掌握學習計劃制定和執(zhí)行策略、掌握提高學習專注力的方法、學會通過任務優(yōu)先級進行時間管理等。遠程學習方法的引導和能力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認為“學習不僅僅是加強正確的反應而更多的是消除不正確的策略的問題?!保?0]早期學習緩慢是在消除不正確的策略,尋找適合的學習策略,一旦找到正確的學習策略,后來的學習就能迅速增長。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是遠程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開學初的入學教育,注重專業(yè)介紹引導樹立SMART學習目標,以期拓展職業(yè)發(fā)展通道;學期中注重遠程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盡快學會平衡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方法。通過教師的教學支持和學習效果及時反饋,提高學習專注力;幫助學生反思,引導學生對學習困難正確歸因,選擇適合的學習策略,解決學習困難。
(三)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培養(yǎng)
遠程學習是學習者通過積極主動地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和評估學習成果,積累學習經(jīng)驗的自我導向型學習。加里森自我導向學習模型理論認為“自我導向學習包括自我管理(情境控制)、自我監(jiān)控(認知責任)與自我激勵(任務與參與)三個維度。”[11]
遠程學習者自我管理包含了學習者對遠程學習空間控制和改造,能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學習材料和學習路徑,并且善于運用;同時與學習指導者、學習同伴保持著持續(xù)溝通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習目標。因此,遠程學習平臺空間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對學習空間自主設計的需要,設計更多學習路徑供學生選擇運用;同時加強學習社區(qū)的建設,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學習同伴的存在,創(chuàng)造能相互監(jiān)督、相互支持的學習氛圍。教師作為學習困難的解決者、持續(xù)學習的支持者,關注學生學習變化的傾向,及時調整教學資源的投放,并經(jīng)常在學習社區(qū)激起話題,保持社區(qū)交流的活躍度,幫助學習者實現(xiàn)預期目標,獲得積極效能體驗。
遠程學習者自我監(jiān)控是學習者監(jiān)控自身認知和元認知過程的能力,包括學習者使用一系列學習策略的能力與對自身認知過程的認知能力。成人學習者在建構認知過程中自身的能動性顯得尤為重要,學習效能感強的學習者更傾向于行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較弱的學習者傾向于教師作為知識權威,依賴教師的指導,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中找到正確答案以完成學習任務;自我監(jiān)控能力強的學習者傾向于反思,有意識地把自己作為一個問題解決者來關注,以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把教師作為引導者。教師在遠程網(wǎng)絡學習監(jiān)控中要能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準確判斷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的高低,選擇適合的角色定位,為學習者提供支持。
遠程學習者自我激勵是使遠程學習者持續(xù)參與學習活動或完成學習任務的因素,成人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學習者通過學習而改進自身和周圍人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的力量和信心。教師在設計學習活動和學習任務時,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能有效提升學習者自我激勵的能力,學習本身帶給學習者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的改變能給學習效能增強提供有利信息。
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能使電大學生更高效地進行遠程學習,通過準確設立目標、制定計劃、實施監(jiān)控、不斷自我激勵以實現(xiàn)目標。
總之,要提升電大學生的遠程學習效能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根據(jù)其獲得學習效能的信息來源,分析不利因素,通過學習型社交媒體平臺構建、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等策略使學生獲得效能提升的有利信息,有效增強學習者的學習效能,達成學習目標。
[1] 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 t20160122_53271.html.
[2] 2015年中國社交應用用戶行為研究報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sqbg/201604/ t20160408_53518.htmL.
[3]張建偉,孫燕青.關于遠程學習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68-74.
[4]彭華茂,王迎等.遠程學習效能感的結構和影響因素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6(2):41-45.
[5]衷克定,潘海燕.遠程學習者元認知與學習效能感關系分析與研究[J].開放學習,2007(12):40-43.
[6][7]郭本禹,姜本月.自我效能理論及其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72.
[8][9]班杜拉著. 林穎等譯.自我控制:控制的實施 [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15.
[10]B.R.赫根漢,馬修.H.奧爾森著.郭本禹等譯.學習理論導論(第7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96,209-210.
[11]Sharan B.Merriam, Rosemary S.Caffarella著.黃健等譯.成人學習的綜合研究與實踐指導(第2版)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279.
G434
A
1672-0385(2016)03-0005-05
廣東開放大學遠程開放教育科研項目“遠程學習者學習效能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YJ1416 )。
2016-06-24
艾英俊,女,高級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