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瑩瑩
“導入”,我們可以理解為“引導”和”“進入”。課堂教學的導入是一個為引起學習動機,教師給予學生適當?shù)拇碳?,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理解學習要點,提高學習欲望的教學階段。
一堂課,頭開得好,一下子就能夠抓住學生,就像一部好的小說有一個好的內容提示,讓人想去深入地讀。而唱歌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像唱歌找準了調,一切才有優(yōu)美的樂章。好的導入,可以發(fā)揮以下兩點作用:一是激起學習興趣。教師在新課教學時,若能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靈活運用導入的手段和方法,學生在興趣的牽引下,有了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沖動,從而樂于學習。二是明確學習方向。教師在上課的導入中,即向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音樂學習的目的的任務及教學活動的方向、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新課中來,學生對學習程序心中有數(shù),就能產生對學習的迫切期待,從而有目的、有意義地開展定向學習活動。
唱歌課是中小學音樂課中的重要課型。首先,歌唱這種形式是中小學生喜歡并樂于接受也樂于參與的一種音樂表現(xiàn)形式;其次,在中小學音樂教材中,唱歌教學的內容占有比較大的比例。所以唱歌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是我們音樂教師必須要研究的課題。本文將從十三個方面重點論述唱歌教學導入的一些方法。
一、多元化的導入主體——教師獨自導入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應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運用語言、動作引導學生迅速進入狀態(tài),拉開教學的序幕,指引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獨自導入的形式主要有:
(一)教師展示導入
教師在傳授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傳授學生音樂知識,更加需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感受美的能力,并創(chuàng)造美和營造美的體驗。在唱歌教學中教師如果采用展示自我才能(例如范唱新歌、根據(jù)歌曲音樂創(chuàng)編的舞蹈等等)作為新內容前的導入,這樣能夠讓學生和老師在心理的溝通上架起一座橋梁,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案例一:人音版四年級《我是少年阿凡提》
播放歌曲伴奏《我是少年阿凡提》,師生隨音樂律動。
師提問:同學們,聽到這個音樂,你仿佛來到了哪里?(生回答)
師隨歌曲伴奏表演舞蹈《我是少年阿凡提》
師:到底是哪里呢?老師請你們再來聽一遍,邊聽邊看老師表演。
師跳新疆舞,生猜地名(新疆)(播放新疆圖片)
師范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師:新疆是個美麗的地方,盛產葡萄、哈密瓜,還有孩子們喜歡吃的羊肉串,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讓大家認識一位新疆人,請你聽老師唱一唱,這個新疆人到底是誰? 師唱歌曲,生(阿凡提)師:我們今天就要學習一首關于阿凡提的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二)演示導入法
利用教學卡片、實物、掛圖、多媒體、影視片的演示,可以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聯(lián)系起來,更好地領悟新知識。
案例二:人音版八年級《美麗的村莊》
師:同學們歡迎來到快樂而愉悅的音樂課堂,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出國門,去到一個美麗而陌生國度,首先讓一起來來一段視頻。(播放視頻)
播放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我的太陽》片段,請學生回答是哪個國家,由意大利的簡介過渡到意大利民歌的教唱。
師問:同學們熟悉這首熱情、奔放的歌曲嗎?它來自哪個國家?生:……
師:同學們對意大利有多少了解呢?意大利位于歐洲南部,和我們中國一樣它也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意大利在世界音樂發(fā)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論是經典的歌劇藝術,還是美妙的美聲唱法都是從這里發(fā)源的。這里的人們熱情奔放,這里的音樂美妙動聽。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一首意大利民歌《美麗的村莊》
(三)直接導入法
這個方法就是教師概述新課題的主要內容及教學程序,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引起學生思想重視并產生認知需要。
(四)猜謎導入法
人人都有好奇心,猜謎導入就是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從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入手,既緊扣了課題,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氛圍。
(五)創(chuàng)設情境法
這是一種根據(jù)音樂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育情境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情感導入法,其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從而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活動。
二、多元化的導入主體——師生共同導入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教師要引領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通過師生交流、生生討論等互動方式導入之間。
(一)發(fā)聲訓練導入法
這種方法是教師唱歌教學中常用開課形式。教師通過示范、啟發(fā)、引導學生進入練聲的良好狀態(tài),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
案例三:人音版六年級《鈴兒響叮當》學:師生互問好。
長音練習:2∕4 1=C <-> G 5 -∣5. 4∣3 2∣1 -∣
要求:a、聲音向一條直線往前走。 b、氣息貫穿到最后一個音。統(tǒng)一氣息練習。用歌曲《搖籃曲》前四小節(jié)做發(fā)聲練習。兩個小節(jié)換一口氣。聲音連貫,身體可隨音樂自由晃動。
跳音練習:選用歌曲《鈴兒響叮當》二聲部前幾小節(jié)做跳音練習。為學好歌曲二聲部做鋪墊。
導入:肯定同學們的聲音。 師: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曲,他們的聲音怎樣?這首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情緒?歌曲的演唱形式?幾拍子?請同學們用動作和表情一起來感受。(聽歌曲《鈴兒響叮當》范唱) 生答:略師:這是一首曲調流暢,情緒歡快的美國歌曲《鈴兒響叮當》。
(二)呼吸訓練導入法
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唱歌的基礎。日常的呼吸訓練也是音樂教師們非常注重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能夠唱出美妙的聲音,老師們通常會在唱歌前進行呼吸訓練,以便讓學生盡快進入唱歌狀態(tài)。
(三)節(jié)奏訓練導入法
節(jié)奏是音樂的脈搏,學生掌握節(jié)奏的程度直接影響唱歌的質量,節(jié)奏訓練是音樂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活動之一。在教學中有趣、循序漸進的節(jié)奏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音樂基礎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聽音訓練導入法
每個學生的音樂才能是不一致的。有的學生聲音唱不準,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訓練不足,二是先天的缺陷。為了彌補聲音的音準問題,老師們會有意識地從低段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聽音訓練。這種訓練也是唱歌教學中準確找到音高非常重要的訓練手段。
(五)音樂導入法
這種導入就是在課的開始就把本課教材同主題或題材的音樂作品傳到學生的感官,以樂說樂的方式更突出了音樂課的音樂性,使學生在課的開設就處于探究體驗音樂的興奮狀態(tài),為積極學唱歌曲作了情感鋪墊。
案例四:人音版一年級《火車開了》 欣賞《火車波爾卡》導入:同學們都玩過猜謎語的游戲吧,今天老師想邀請請同學們猜一個音樂謎語,可以么?老師這里有一首樂曲的片段,這個片段用音樂模仿了一種交通工具,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以下哪一種交通工具(出示:飛機、火車、輪船) 聽樂曲第一樂段,猜交通工具——火車 這個片段是由奧地利作曲家愛德華.施特勞斯根據(jù)火車的特點所創(chuàng)作的樂曲《火車波爾卡》,其中就包括了火車的聲音特點,那火車有那些聲音特點呢?請同學們討論、總結火車的聲音:齒輪——咔嚓 汽笛——LU 結合聲音學律動動作
歌曲《火車開啦》教學:今天老師不僅帶來了關于火車的樂曲,還帶來了一首關于火車的歌曲,請同學一起來聽聽,邊聽邊為這首歌曲取一個名字吧!
初聽歌曲 請同學根據(jù)歌詞為歌曲取名字 揭示課題——火車開啦,有節(jié)奏讀歌名
(六)音樂游戲導入法
這種導入就是教師結合學生生活經驗,用靈活多樣的規(guī)模和形式設計的適合學生生理和心理能力以游戲為呈現(xiàn)方式的一種音樂活動。
案例五:人音版一年級《理發(fā)師》 導入猜物游戲: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百寶箱,請同學們來摸一摸、猜一猜,看看里面藏著什么神秘的東西?能發(fā)出怎樣的聲音?生:學生逐個上來摸,說說是什么物品,并模仿表演發(fā)聲。
節(jié)奏訓練: 師:引導學生模仿物品有節(jié)奏的發(fā)聲。
梳子: 刷 — 梳子: 刷 — ︳ 刷 — ︳刷 — ︳ 刷 — ‖
吹風機:呼 呼 吹風機:呼 呼 ︳ 呼 — ︳呼 呼 ︳ 呼 — ‖
剪刀: 咔 嚓 剪刀: 咔 嚓 ︳ 咔 嚓 ︳咔 嚓 ︳ 咔 嚓 ‖
噴霧: 沙 沙 噴霧: 沙 沙 ︳ 沙 — ︳沙 沙 ︳ 沙 — ‖
節(jié)奏接龍游戲:
師:請學生快速反應,老師指到什么物品,請學生用節(jié)奏和動作表現(xiàn)出來。
揭示課題:《理發(fā)師》師:誰知道這些物品在什么地方會用到? 生:理發(fā)店里。
師:是啊,理發(fā)師會用這些理發(fā)用品為我們設計出各種漂亮的發(fā)型,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首好聽的歌曲叫:《理發(fā)師》,讓我們一起走進理發(fā)師的快樂生活吧!
(七)律動導入法
教師根據(jù)歌曲的性質、節(jié)拍、速度、節(jié)奏設計的有規(guī)律、簡單易學、趣味性強的律動練習。這種導入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八)歌表演導入法
這是一種由將歌曲的主題和歌曲內容用舞蹈和表演的形式演示出來的音樂活動導入方法。
總之,成功的導入能與學生的智慧產生碰撞,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美的體驗當中,更加深層次的感悟到音樂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盧康娥.中學音樂教師教學技能.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2012,2(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