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廣西藝術學院大四畢業(yè)生胡海洋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陷入求職的困境之中,
學的是自己感興趣又新潮熱門的專業(yè)——影視動畫制作,
大學生活一直過得蠻順心,該參加的比賽參加了,想做的社會實踐也做了。
誰知畢業(yè)季一輪求職跑下來,他發(fā)現(xiàn)情況不妙。
所學和要求相去甚遠
應聘了幾家影視后制公司,胡海洋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公司都采用MAX(一款三維動畫制作軟件)進行特效制作,可學校所學的是瑪雅(一款三維動畫制作軟件),究其原因,雖然國際上多運用瑪雅制作,但國內(nèi)三維動畫影視特效尚屬起步階段,大學開設相關專業(yè)也沒幾年,市場上很多這方面的技術人才都是半路出家。MAX比瑪雅上手快,而且相對于英文版的瑪雅來說,MAX是純中文版的,因此在國內(nèi)很快普及。專業(yè)技能的不配套讓胡海洋還沒有開始找工作,就面臨得先自學MAX技術才能謀職。畢竟學了四年的動畫制作,換一種軟件,學起來應該不會太難,但顯然還有更麻煩的問題。
學校所學大而闊,但是公司里面的要求卻很細。動畫特效制作涉及到:原畫、劇本、建模、骨骼綁定、渲染、合成等步驟,作為專業(yè)學習時,這些內(nèi)容都獨立成章,但在工作中,要制作一段視頻,需要融合這些內(nèi)容。另外,無論你在學校成績有多好,去了公司,對方更看重你的動手能力,他們希望新手什么都會,能夠馬上跟得上項目,“他們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而是希望有一個多面手,哪里缺人你就得上。”胡海洋說。
很顯然,一般應屆畢業(yè)生很難達到這樣的要求,據(jù)胡海洋介紹,新人去公司干不了活兒,就得先自費參加崗前技術培訓,時間三到四個月,然后再實習三個月才能轉(zhuǎn)正正式跟項目,這樣說來,新人第一年的生活很艱難,所得薪酬難以維持正常的生活開銷,壓力甚大。關于這一點,胡海洋是這次一輪求職跑下來才知道的,他很后悔自己在大學的前三年沒找家公司實習。
可說起大學生活,胡海洋從沒閑著。影視動畫專業(yè)課業(yè)負擔重,又不好學。大一得學一年的美術基礎,根本上不了手。大二接觸了專業(yè)知識,剛把知識消化完,胡海洋一點不敢耽誤,一邊學習一邊參加了學校一個省級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和幾個同學成立了一個小型的動畫工作室,做影視特效。這個創(chuàng)新項目要求制作一段四五分鐘的三維動畫小短片,在很多外人看來,一個三五分鐘的動畫視頻對專業(yè)學生來講一定是小菜一碟。的確,如果是二維動畫難度會小很多,但制作三維動畫視頻,其工程就繁瑣多了。
動畫的一秒是24幀,即24幅畫面,一分鐘是一千多幀,可以想象需要畫多少張畫。除了畫面,還得有好的劇本構(gòu)思才能開始建模。
剛開始建人物模型時,怎么建都不像,只能一點點調(diào)那個點。要想模型建得好,就得有好的基礎,平時需要多畫多試,多學習那些動畫大師的制作視頻。模型建好后,也不一定馬上就能綁定骨骼,動畫是運動的,一動起來骨骼很容易變形,必須不斷地調(diào)試,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就算這些全都做好之后,還需要渲染,渲染又是一項大工程,又得花上好幾個月,渲染完成了再合成,又是一項大工程。
如此看來,三維動畫制作很少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因為工作量實在太大,太繁瑣了。之前網(wǎng)上流傳一段十分鐘的三維動畫視頻,是由一個人完成的,簡直被胡海洋奉為大神,即便這么牛的人物,也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才完成,但已經(jīng)算相當厲害了。
胡海洋的這個創(chuàng)新團隊只有四五個人,人數(shù)太少,顯然不可能分工太細,都得兼顧著做些別的部分。作為團隊的副手,胡海洋得寫劇本、寫分鏡頭,骨骼綁定、人物模型,動作調(diào)試他也承擔了一些。開始做項目,大家因為喜歡志同道合,但畢竟工程太過龐大,過了激情期,效率自然下滑,大家開始感到疲憊,有人開始抱怨分工不均。有人覺得自己做多了,覺得他人少做了,時間一長矛盾也產(chǎn)生了,胡海洋還得忙著協(xié)調(diào)關系?;艘荒陼r間,項目最終完成,此時已是大三下學期,考慮到大四還要找工作,畢業(yè)設計又是一段七分鐘的三維動畫,項目交上去后,胡海洋已經(jīng)無暇繼續(xù)跟進下一步的比賽了,他得馬不停蹄地準備畢業(yè)設計,無疑七分鐘的視頻又得花上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完美主義在“作祟”
這次去外面找工作,胡海洋順道參觀了一些影視后制公司,他看到這一行工作強度很大,在學校做項目,累了、心情不好了,可以馬上放下手邊的活兒。但是在工作崗位上,如果活兒做不完做不好,就得加班,直到完成任務為止,新手肯定都需要加班。另外工作任務沒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在學校做項目,胡海洋可以自己拿創(chuàng)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很自由,但在公司,項目是客戶說了算,他只不過是執(zhí)行者,別人要求怎么做,哪怕他再不情愿,也得尊重客戶的需求,除非是獨立設計師。只要做客戶這一塊的設計,哪怕自己創(chuàng)業(yè),也得按照客戶的要求來的,“只要別人付錢了,你就得按人家的要求辦事?!?偏偏做設計的人都不太喜歡被拘束,這讓胡海洋感到很無奈,他清楚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
胡海洋坦言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甚高,就連個性他都試圖改變。原本個性比較宅,不善于交際。想想自己畢業(yè)后不得不面對社會,他認為一定要改變自己。于是,胡海洋去沃爾瑪超市當促銷員?!百嶅X是其次,最主要想讓自己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鍛煉膽量。”第一次跟陌生人搭訕,胡海洋蠻猶豫的,可想想既然去了總不能白白浪費時間,既然鍛煉了也不能一分錢不掙啊,他硬著頭皮跨出了第一步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為情,就這樣干了半個學期。最好的一天,他賣出去將近兩千塊錢的商品。過了這一關,胡海洋就離開了超市,又在學校的夜市擺起了地攤,希望鍛煉自己的抗壓力。和在超市當打工仔賣東西不同,擺地攤是自己當老板,要進貨,得搭成本,賣不出去虧錢不說,還要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指指點點,壓力遠比出去做兼職大很多,挑戰(zhàn)又升級了一點。果然,擺地攤,胡海洋也做得不錯,非但沒有賠本還小賺了一筆?!拔疫@人挺愿意去嘗試,敢于面對自己性格當中的小缺陷,畢竟我是個男生,不能像個大閨女一樣整日躲在閨房呀?!焙Q笮α恕?/p>
說回求職,胡海洋的完美主義思想又開始作祟。班上有同學自費參加崗前培訓等待留用,他不為所動。還有那種二三十人的小公司想要他,讓他做策劃,他既覺得這樣的平臺小了一點,又對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很不滿意,一口回絕了。他害怕在團隊當中成為拖后腿的人,影響整個項目的進程,“做得不好的人在團隊中很容易受歧視,長此以往就會沒自信,這是個惡性循環(huán),我還是先做完畢業(yè)設計,過完年先找個實習單位學習了再說吧。”
說起城市,胡海洋坦言想去大一點的城市,最好是北上廣,不濟也得是江浙滬?!澳呐滤涂爝f,江浙滬還包郵呢,這是說笑,其實就是想見見世面,看看最新最酷的技術?!?/p>
Q&A:
問:有無跟學長請教過面經(jīng)?
答:有,但不太多,選擇做我們這行的,工作都比較忙,而且他們也都才出來沒幾年,三維特效這個專業(yè)在國內(nèi)開設的時間不長,沒有很老的學長,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經(jīng)驗只能靠我們自己摸索了。我覺得我書看得太少,四年才看了60本左右,畢竟是男生,多少有點貪玩,在學校里不能人云亦云,不要看到別人在玩,你也沒了自控力,還得有自己的想法,多看書、多實踐。如果我能回到大一,我一定會花更多地時間學習、實踐。
問:你覺得找工作難不難?
答:難,但如果你想找個要求不高的工作還是很容易的。要找一份合適的薪資高的工作就難多了,現(xiàn)在消費這么高,租房、吃飯樣樣都要花錢呀,很發(fā)愁。
責任編輯: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