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英
(商洛學院 語言文化傳播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
【語言學研究】
合作原則視角下王熙鳳的會話藝術(shù)探究
劉淑英
(商洛學院 語言文化傳播學院,陜西 商洛726000)
《紅樓夢》中王熙鳳被戲稱為“鳳辣子”。由于某種特定需求,她的很多潑辣而風趣的話語都違反了合作原則,但卻因此而獨具特色。根據(jù)合作原則的理論指導,解讀王熙鳳的交際話語,通過剖析不同語境下其巧妙違反合作原則的語言個案,揭示了違反合作原則的語言表達方式所彰顯的不同一般的會話藝術(shù)風采。
合作原則;《紅樓夢》王熙鳳;會話藝術(shù)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語言藝術(shù)登峰造極,其中王熙鳳大膽潑辣的話語,盡管明顯違反了美國哲學家格賴斯的會話合作原則,但卻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使得這一人物栩栩如生、光彩奪目,成為眾多學者經(jīng)久不衰的研究話題。
合作原則是美國著名語言哲學家格萊斯于1967年提出的,他主張人們在語言交流中應(yīng)遵守一定的會話原則,以保證對話的順利進行,達到用語言溝通的目的。[1]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 (1975)一 書中,他認為合作原則應(yīng)包括以下四個范疇,[2]即:
(一)數(shù)量準則(Maxim of Quantity):談話的信息量要適中,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二)質(zhì)量準則(Maxim of Quality):要說真實的有根據(jù)的話。
(三)方式準則(Maxim of Manner):說話方式要清楚明了、簡練、有條理。避免晦澀;避免歧義。[3]
(四)關(guān)系準則(Maxim of Relation):談話內(nèi)容要緊貼主題。
然而,在實際言語交際中,人們并非總是遵守合作原則,有時出于需要,會故意違反合作原則。格賴斯指出,特定場合下的有意違反是合作原則的另一方面。合作原則的違反不一定造成交流上的障礙,[4]相反,故意違反往往會產(chǎn)生特殊的會話含義和語用意義,有助于會話的順利進行和信息的有效傳遞。[5]王熙鳳這個藝術(shù)形象,可以說是《紅樓夢》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她時時處處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出神入化,更是點睛之筆。在格賴斯會話合作原則的理論指導下,本文對王熙鳳的經(jīng)典語句進行分析,從而探討違反合作原則的會話所產(chǎn)生的精妙之處。
王熙鳳作為《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之一,雖然文化修養(yǎng)并無明顯優(yōu)勢,但卻能順應(yīng)形勢、左右逢源,成為賈府特別是榮府的棟梁之才、鐵腕人物,[6]其主要原因就是她的語言天賦。她能夠巧妙地違背合作原則,進行語言交際,既討得了賈母的歡心,又取得了王夫人的信任,因而在賈府里如魚得水。
(一)違反數(shù)量準則,突出人物性格
所謂違反數(shù)量準則,是指談話信息量超過實際所需,以達到某種特殊的交際效果,這是違反合作原則最常見的方式之一?!都t樓夢》中王熙鳳經(jīng)常故意違反數(shù)量準則,借以吸引眾人的注意,活躍氣氛,從而獲得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實現(xiàn)自己特定的意圖。
如在第三回初見林黛玉時,她說:“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7]23初次見面,通常只需簡短問候、自我介紹、相互認識就完成了交際。但王熙鳳卻違背了數(shù)量準則,談話超出所需的信息量,并說些似乎與主題無關(guān)的內(nèi)容。但話語簡練,信息量充足,寥寥數(shù)語就產(chǎn)生了多重良好的效果。首先表達了對林黛玉的贊美憐惜之情,也兼顧著表揚了賈母的嫡親孫女兒探春、迎春和惜春,更重要的是,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說一些自知是虛假的且證據(jù)不足的話。比如:“……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表達委婉含蓄又略顯啰嗦,從外人的角度自然順暢地轉(zhuǎn)達了賈母對林黛玉的疼愛和掛念,替賈母歡迎痛失愛母投奔賈府而來的外孫女,這樣更容易使林黛玉信服。至于隨后所問的關(guān)于林黛玉上學讀書以及吃藥的話語,雖然也很瑣碎,但關(guān)切之情真真假假,既是做給賈母看的,以獲取老太太的歡心;又給林黛玉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第四十六回中,因為邢夫人替賈赦討鴛鴦做妾,賈母生氣并遷怒眾人,后覺過分埋怨王熙鳳不提醒。王熙鳳笑著回答:“誰教老太太會調(diào)理人,調(diào)理得水蔥似的,怎么怨得人要?……”[7]625這種“明貶實褒”的話語,違背了數(shù)量準則,但卻遠遠高于直接的奉承,讓眾人先吃驚于她批評賈母的膽量,后折服于她夸人的技巧,既新鮮又刺激,賈母聽了不但舒心而且開心。難怪紅學前輩王昆侖先生曾一針見血地評論說:“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盵8]
(二)違反質(zhì)量準則,彰顯人物心理
違反質(zhì)量準則也就是說假話,提供一些偽信息,獲取對方暫時的信任,以實現(xiàn)某種企圖。王熙鳳一直能在不同人物面前不同情勢下審時度勢、伸曲自如,用虛假的語言實現(xiàn)自己的意圖。
尤其在處理尤二姐事件中,王熙鳳的違反質(zhì)量準則的言語功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試想,如果不是既違反了質(zhì)量準則又違背了數(shù)量和方式準則,說不讓丈夫在外尋花問柳是為了不讓公婆操心,自稱“奴家”,稱呼對方“姐姐”,不惜自貶身份,放低姿態(tài),怎能騙取尤二姐的信任和好感,并成功說服其入住賈府,然后“借刀殺人”,實現(xiàn)自己除掉尤二姐的企圖呢?但由于王熙鳳厲害非凡的言語功夫,借助虛假語言,掩蓋了心狠手辣的可惡嘴臉,可憐的尤二姐至死都被蒙在鼓里。
賈瑞無知好色,而王熙鳳作為嫂嫂不是指點迷津,卻虛假地贊美:“你是個聰明和氣的人了”(第十一回),“十個里也挑不出一個來”(第十二回)。她違背質(zhì)量準則的虛情假意讓賈瑞沉迷而難以自拔,最后又設(shè)計相思局,欺騙賈瑞,使他白白地葬送了年輕的性命。第五十二回,王熙鳳說老太太的伶俐聰明超過“十倍的”“活一千歲”等,此句的夸張修辭手法,也違背了質(zhì)量準則。很顯然,這些都是不切合實際的曲意奉承,目的是逗老太太開心,提升自己的地位。
(三)違反方式準則,反映人物關(guān)系
違反方式準則就是說話不簡練甚至啰嗦重復(fù),并選用一些日常生活不常用的詞匯,咬文嚼字并且拐彎抹角,從而達到特殊的語言效果。王熙鳳言語中經(jīng)常會違反方式準則,呈現(xiàn)尊卑,獲得歡心,顯得風趣幽默、融洽和諧,可拉近彼此的關(guān)系。
如賈璉護送林黛玉辦后事回來, 夫婦二人獨處時,王熙鳳尊稱自己的丈夫“國舅老爺”,說他“一路風塵辛苦”,現(xiàn)在“大駕歸府”,自己只“預(yù)備了一杯水酒”等都不符合方式準則的簡練而有條理的表達,但卻因此而加強了交際效果,說明了即使是女強人的王熙鳳也只能服從于夫權(quán)社會,不能凌駕于丈夫之上。語言表達幽默風趣,二人世界其樂融融,溫馨和諧,體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歡喜。
又如賈母開玩笑說把貼身丫環(huán)鴛鴦送給賈璉,鳳姐委婉地說賈璉配不上,就只有她和平兒“和他混罷”。[7]415盡管是玩笑,王熙鳳如果直接回應(yīng)說“不”,難免會讓老太太難堪;如果接受,顯然是要奪賈母之所愛,雙方都難以下臺。她只好再次違反方式準則,取笑自己和平兒是“一對燒糊了的卷子”,就這樣,不顯山露水地接招拆招,巧妙應(yīng)對賈母的玩笑,也逗得大家開心大笑,一團和氣景象。
(四)違反關(guān)系準則,突顯人物應(yīng)對
違反關(guān)系準則是指故意采取與談話內(nèi)容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表達方式以取得更好的語言表達效果。在人際沖突的情況下,王熙鳳有意違反關(guān)系準則,避開話鋒,禮貌而恰當?shù)貫樽约恨q解,巧妙開脫自己。
如在第七十四回,王夫人懷疑“淫物”并當面質(zhì)問鳳姐,王熙鳳情急之下,連忙下跪,雙眼含淚說:“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但其中還要求太太細詳其理……”,[7]213面對強勢的王夫人的指責,鳳姐不敢直接應(yīng)對據(jù)理力爭,表面上說自己不敢辯解,但是卻違背關(guān)聯(lián)準則以迂回的方式傳達了替自己辯白的意思。先肯定了太太的話有道理, 減少了雙方的分歧,縮小了雙方的意見沖突,實際上也達到了自己的交際目的。這樣既含蓄又禮貌,避免了激化矛盾,并取得了王夫人的諒解,[9]維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進而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
又如第四十六回,邢夫人說要討鴛鴦做賈赦小妾時,王熙鳳自知行不通,又怕牽扯上自己,先是勸說不行,然后就改變策略說“到底是太太有智謀,這是千妥萬妥的”,[7]135讓邢夫人自己去碰壁。她心知肚明,賈母舍不得鴛鴦,但又不愿撕破臉皮勸阻一意孤行的邢夫人,所以轉(zhuǎn)換思路,違反關(guān)系準則,明哲保身,虛情假意地贊揚邢夫人“有智謀”。這樣不顧婆媳關(guān)系,只求自保的“聰明”策略也只有王熙鳳做得出來。
總的來說,王熙鳳的很多言語都違反了合作原則,因事因人因勢,靈活轉(zhuǎn)換,運用語言技巧,既表達了自己的謙虛和對別人的贊美,又頗有技巧地化解了人際尷尬;既滿足了自己的貪婪殘忍的私欲,又玩弄殘害可憐無辜的小人物,更重要的是幫助自己鞏固了在賈府的實權(quán)地位,充分體現(xiàn)了王熙鳳高超的語言表達才能和交際語境的高度駕馭能力。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這些精妙語言不僅使這部經(jīng)典小說的內(nèi)涵更博大精深,也能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本質(zhì)。通過對王熙鳳的話語分析,可以看出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場合中,有時違反合作原則而脫離常規(guī)的話語,能突顯人物的個性特征,反映其微妙心理以及作者對人物形象的褒貶,增強表達效果,實現(xiàn)預(yù)期的交流目的,揭示了合作原則的違背在會話交際中的重要作用。
[1]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261.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ress,2001:33.
[3]Grice,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37.
[4]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3:11.
[5]吳彩霞.違反會話合作原則所表達的含義[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4):96-98.
[6]聶石樵.古代文學中人物形象論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5.
[7]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2.
[8]王昆侖.王熙鳳論[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3:444.
[9]范文嫣.淺議王熙鳳語言中的禮貌原則[J].社會科學家,2015,(5):32-34.
[責任編輯石曉博]
Studies on WANG Xi-feng’s Conversational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LIU Shu-ying
(SchoolofLanguageandculturalCommunication,ShangluoCollege,Shangluo726000,Shannxi,China)
InTheDreamofRedMansions, WANG Xi-feng goes against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her speeches, which, however, forms her vixenish and humorous language style. Studies on WANG Xi’feng’s conversational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dicate the special speech art in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TheDreamsofRedMasions; WANG Xi-feng’s speech; conversational strategy
2016-04-10
劉淑英(1969—),女,陜西洛南人,商洛學院語言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教育及跨文化交際研究。
H134
A
1008-777X(2016)03-00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