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東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實驗學校 山東東營 257000)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效果
何曉東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實驗學校 山東東營 257000)
在初中階段,為了確保素質教育的實施能夠滿足新時期的要求,應當將計算機納入教學范疇中。通過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增強學生技能。因此,本文對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方法與途徑進行了探析,然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為初中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借鑒。
計算機教學 有效方法 途徑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計算機在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其得到了普及與應用。在初中教育階段,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確保教學效果能夠滿足教育體制的需求,需要加大計算機教學的力度,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為了實現初中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與途徑進行教學,為學生掌握更多的計算機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1]
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有顯著提升,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教師必須對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方法與途徑予以高度重視,通過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在計算機教學期間,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為計算機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好鋪墊。[2]
在班集體中,并不是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特點都相似,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果教師未能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而是采取統一的教學方法,難免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诖耍诔踔杏嬎銠C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從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諸多方面入手,對學生予以全面考量,使得對班級學生有更為深刻的認知。
教師在此基礎上采用比較科學的方法展開教學活動,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利條件。教師可以運用分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程度,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保證每組間具有學習計算機比較好的學生,又包含對計算機掌握不夠熟練的學生。同時,各個小組間的差異性不大,這樣才能確保分組更加合理。例如,在“制作演示文稿”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將學生合理地分成若干個小組,先是向學生介紹該課程理論知識,使學生對“制作演示文稿”的內容有充分理解,然后教師向每個小組內的學生布置任務,讓小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封面幻燈片的任務。學生通過掌握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聯系在一起,科學地制作封面幻燈片。[3]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比較難以理解的學科,所以,計算機教師重視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枯燥的計算機理論基礎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理解記憶法,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好計算機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在具體的上機實踐操作中應用。所以,初中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適當地運用抽象的比喻的方法進行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授給初中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給初中學生提供一堂生動有意思的計算機課,有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合理的理解所要記憶的知識。
在初中計算機教學活動中,采用興趣激勵法進行教學對于提高學生課堂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計算機在具體的教學期間,課堂興趣激勵法的實施有助于形成學生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課堂氛圍。對于初中學生進行計算機教學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要出發(fā)點,把興趣激勵法運用到整個課堂的教學中,在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還能實現初中計算機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
計算機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在初中計算機教學期間,為了達到對計算機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教師一定要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發(fā)揮主導作用。為了確保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的機會,使學生將所掌握的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為學生技能水平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促進作用。
初中計算機教學活動中,計算機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際上機操作,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積極運用,一定程度上能鞏固學生學到的理論基礎知識,通過理解理論知識和實際上機操作的有機結合,理論聯系實際,把理解的基礎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后轉化成學生的基本技能。通過具體的實際上機操作,使學生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分析、演練、整合,有助于學生快速地掌握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4]
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學習到豐富的計算機知識,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與途徑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為學生深入學習計算機知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剛剛接觸計算機的學生而言,學生對計算機還是感覺有些陌生。如果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不完善,未能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那么,將導致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沒有得到激發(fā)。為了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展開教學活動,向學生講述計算機在實際生產與生活中的應用,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利用計算機制作電視節(jié)目以及其被運用于航天領域等內容,通過以實例為依據展開計算機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理解。
總之,在初中計算機教學期間,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途徑展開教學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從而為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也增強學生的技能水平。計算機在當前時代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學生在上初中時可以接觸到計算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初中計算機教師的教學任務任重而道遠,計算機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計算機教學方法的探索要不斷地更新,并總結現有經驗,再根據初中學生的發(fā)育特點,找出提高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
[1] 段亞娟 . 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J]. 新課程·中學,2015(1):63.
[2] 王想科 . 探究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J]. 都市 家教(下半月),2016(7):252-253.
[3] 宋黎威 . 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J]. 神州 (中旬刊),2015(11):100.
[4]陳斗波,劉琳 . 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小議[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2,5(9):120-135.